读许峰《戈壁滩
上战争序曲》联想

每当经过军营,看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醒目红珠大字时,使人自然会感到这是建军强军的保证。是每个军人的标志,也是曾经从军营里走出来的退役军人心中闪光的灵魂!这十二个字,回答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谁打胜仗,以及必定能打胜仗的问题。这言简意赅的口号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打胜仗,关键在于有优良作风和听党指挥。这三者关系,辨证又统一。
作者许峰的散文《戈壁滩上战争序曲》,阐述了如何建军强军的具体方法:部队在戈壁滩上,进行耐寒、耐饥、耐渴、耐力的试验。实际部队是在极为残酷的条件下进行战地训练。我作为曾经的一个兵,感到激动和骄傲,唤起我对不同程度的“四耐”经历回忆。
1976年初秋,福建建阳新村,午后的天气温度是36-38.c,地上的花草植物,全被太阳暴晒得倒伏下去。我们以排为单位进行射击瞄准训练,由八班长孟宪芳统一叫口令操作,每隔半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我们穿着整齐的军装,扎着腰带,伏在强阳光下滚烫的地上进行瞄准训练。地面上没有一丝风气,像烤炉似的。我人生首次感受到“赤日炎炎似火烧,农夫心里汤如煮”的滋味。一开始还能看清楚准星和靶子,到后来,两只眼睛被眼眶里的汗水和脑门上不停地流下来的汗水完全蒙住了,多抹几次,两眼疼痛难忍,根本睁不开眼,看不清三点成一线,但战友们谁都不叫一声苦。我认为,这是毎个战友怀着为保卫祖国奉献青春,心甘情愿地经受这样的考验!我每次爬起来,一连喝几口盅的凉开水,全身排汗变成了排水,胸前像从烂泥潭里爬出来似的。集合回营的时候,全身的汗水直接从双脚流入两只鞋内,当齐步走时候,两只鞋内的汗水再往外喷,同时发出有节奏喷射的响声。
经过这样的实地训练,我深深懂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不怕苦和累,迎难而上的精神意志。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从实际训练中,摸爬滚打锻造出来的。
一九七七年,我们连实行军事全训,“以硬骨头六连,南京航空兵一师”为榜样。要求每个战士的七大军事技术项目都要过关,保证考核合格。因此,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自觉做到全身心投入,争取达到各项闯关达标。 七大军事技术项目,其中十公里越野验收,令我终生难忘。十公里越野项目,通过考核验收,实际是检查毎个步兵的体能、耐力、韧劲、意志,规定全副武装在71分钟到达终点线为及格成绩。
训练时,要求脚尖要先落地,不能整个脚掌贴地,不然,脚容易受伤;在前3公里内要匀速,4公里应做好调节,5公里开始“冲刺”至终点。
我们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坚持早晚长跑训练。九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全连全副武装进行验收。我在七公里内,按平时训练速度都在队伍的前面,但最后冲刺时,越来越感到体力不支,慢慢落在队伍的后面。那时,战友廖桂元前来帮我背枪,并搀着我,我说:“给我水喝,我不会倒下的”,他扶我靠在公路傍的树上,并给我喝了几口水。大约几分钟,我感到恢复了些体力,又跟上了队伍,最后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终点。
经过部队一系列的训练,我感到自已的体质强健多了。通过学习,感到自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特别是原来比较暴躁的性格,遇到问题能够冷静地分析思考,能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处理解决。尤其适应地方开展工作,养成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思想意志。

1983年农历12月23日早上8点多钟,我正在派出所值班,大坪农科所负责人罗汉华前来报案,说农科所的大水牛昨晚被盗了。在当时,牛是农家宝,是最值钱的农耕物,在市场上一般都在1500元以上,如果耕牛被盗,公安部门都以大要案立案侦查。
我没有过多考虑,随手拿件衣服穿上,同时穿上便鞋急忙赶到现场。因为破案成功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现场的勘查取证,争分夺秒是最主要的。经现场观察,牛栏门是被牛闯坏冲出来的。农科所的人员反映,因放牛的丘玉如近日病了,没有人喂草料,也没有人去放它。所以,牛闯坏牛栏门冲了出来。直到九点多钟,仍然没有一点线索,在场人一致认为,牛已被人牵走了。摆在我面前的,主要是如何确定牛的去向,怎样追回来的问题。
我细心观察,发观牛的右后脚有个明显的小缺口。 首先以牛栏为中心,以盘旋式扩大范围寻找牛脚印的去向。根据判断,牛往祠堂、甲池交界的炮楼山方向去了。我亮起双眼,必须下决心追回这条牛!
我跟踪牛的脚印,从祠堂村往胜利村,再往木輋塘仸坳村,登上兴龙两县交界处,即当年苏维埃红色苏区二架笔。回过头来,看看牛走过的都是山岗,心想,怪不得没有人发现。午后两点多钟,我在二架笔找到大队干部罗耀云,说明情况,他知道我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时说:现成好吃的只有锅里的番薯了(地瓜),饭就要再煮才有了。我说难等了,拿几条番薯(地瓜)给我,边吃边追就可以了。

随着牛的脚印,翻过两座山,沿着小路再追下去,我便来到了龙川县迴龙区的罗中村。天黑下来,再也看不清地上的牛脚印了,我只好找到有过工作交往的该村大队治保主任刘月如同志,并在他家住了下来。晚上,我们共同分析情况,认为牵牛的人,一路走的都是山岗,不容易被群众发现,而且兴龙两县交界的地方比较熟,应该是有一定作案经验的人。根据地理位置和牵牛的速度,目前牛应该距离我们不远,如果他发现有人追踪,可能会途中把牛丢掉脱身,不让你见面,而且明天往新田大岭方向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二十多公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山沟小道。
第二天破晓,我起床与老刘告辞。令我感动的是,他比我起来更早,而且煮好两只荷包蛋和米粉等着,我毫不客气地全部吃完。接着我便返回去找回原来的牛脚印,踏着牛脚印一路追踪。当跨过村子里的一条河时,牛便下河去了,我好不容易又在原地方盘旋找到了牛的脚印,紧接着自己便在荒无人烟的山沟小路上急起直追。
下午四点半钟,我远远看到牛在路边吃草,四周却不见有人影。我去到拿起牛鼻子上拖地的绳子,还是完好的,可能那人是认识我的缘故,只好把牛丢下走了。

我牵着牛往回赶,兴奋极了。因连日劳累,两脚感到很重沉的,牵着牛,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得很慢。老天爷也好像在考验我,很快就黑了。我按谚语“晴天见黑莫踏,不是水沟就是旯。雨天见白莫踏,不是水就是石”,牵着牛在漆黑的夜晚摸黑前行。
北风啸啸,吹得两边山上树木芒草发出使人毛骨悚然的怪声,时而恰似漫天鬼哭狼嚎,一下子像是满地草木皆兵,舞刀弄枪的厮杀声。只好自我安慰,无非是狂风怒嚎一时罢了。随着夜深,可能开始冻霜结冰了,阵阵北风往骨子里钻,两只手冻得发麻不知使换,两只耳朵没有任何感觉。想起部队十公里越野最后冲刺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牵着牛往前走,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什么位置。发现路边有个小屋,我进去一切都凭手摸找感觉,当摸到台阶上时,有茶杯,有香炉钵,便断定是个神坛社庙,再摸摸有一只碗,装着的是米饭,因肚饿的关系,手拿饭放在嘴里,感到特别好吃,在当时,这米饭可是救命的东西,三两口就被我吃完了。我从身上拿出三张二角钱的纸币,放在碗里,并对放饭的人表示感谢!再四周摸来摸去,摸到一面布旗,我扯下撕成几条布条,把耳朵和头面包起来,算是解决了饥饿和寒冷的问题,心里踏实多了,庆幸天无绝人之路,乃天助我也!我是无神论者,但从那时起,凡看到神庙,我都会放慢速度,心中暗暗祈祷一下。
凌晨四点多钟,我牵着牛终于返回到刘月如家,他见到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饭都为你准备好了。没想到你会那么晚,如果今早给你备支手电筒就好了,真难为你能摸回来。
又是个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刘月如陪我吃了些早点,亲自送我走出村子。没想到,这个好兄弟此次相送,竟然使我终生难以忘怀。
当我把牛交回给区农科所时,天已傍晚了。
许峰的散文《戈壁滩上战争序曲》,部队在戈壁滩上,进行耐寒、耐饥、耐渴、耐力的试验,我绎为“戈壁滩精神”。而戈壁滩精神,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硬劲,百折不挠的韧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强劲体现!
(备注:文中照片由作者提供)


《九江文学社》
领导组织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李延录,倪金茂,张晓元,刘长江(通辽)、徐和勇、丘新梅、余斯文、丘昭骏、李小燕
顾问:刘长江(四平),王述成,马艳峰,王长顺,郭洪森 叶新华
名誉社长:易顺天,张升,徐明,逢春晖、杨成宝、张丽贤、石慧、王勤
社长:洪新爱
常务副社长:吴生泉
秘书长:朱少华
执行主编:郭景刚
编辑办公室主任:箫海玉
现代诗歌主编:张冰剑
散文,小说主编:杨学是
格律诗主编:逢春晖
编辑部长:杨柳风
管理部长:张丽贤
朗诵部长:朱德天
组织部长:杨成宝
生活部长:王立田
宣传部长:张安敏
翻译部长:石慧
法律顾问:长缨
组稿:放飞 制作:杨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