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组诗/历代书法大家考略 作者‖李永强
组诗/历代书法大家考略 作者‖李永强
精华热点




历代书法大家考略
文/李永强
张芝
(?~192)
草圣高名研结体,精工楷则万人追。
一帖在手圆梦难,源头觅宝终有归。
诸葛亮
(181~234)
一代名臣留墨迹,百世无人敢对尊。
谋略分明得天下,卧龙之举论高低。
皇象
(三国.吴)
急就难成古扑风,弦琴歌绕屋中音。
当年书圣传密诀,准是东吴第一师。

王循
(晋初)
晋初循翁习书痴,仕途曾为建昌守。
生事未知两不详,留得七月惊稀少。

卫瓘
(220~291)
精熟笔法藏心中,翻腾起舞便多姿。
名与银钩齐树立,拟如天星布景奇。

杜预
(220~284)
书与文风一代名,毫端洒脱亦分明。
刚柔并用有激情,故而意境神能品。

张华
(232~300)
古雅书风意气名,尊碑线畅在当时。
得书一帖传佳墨,俗而何曾梦书圣。

司马炎
(236~290)
初而落笔意当先,旋律翻转雨中情。
不惜诸君深此道,谓有民谟未施仁。

索靖
(261~303)
月仪七月两珍贵,草法当年幸而存。
虿尾银钩不可思,出师之颂似真龙。

陆机
(261~303)
文章千古世代传,笔端草法万人摹。
墨宝平复帖有神,豪门羲献亦长嗟。

王衍
(256~311)
清淡雅举谈其身,笔札飘逸似鹤蹲。
可惜无多真迹在,摩攀想见麦秋纯。

王敦
(266~324)
晋而骄横果未敦,何时笔楮掩心灵。
只是难解当年意,慢且飞刀斫大轮。
王廙
(276~322)
切玉分金意未华,疏平落满地藤瓜。
王家世出书豪杰,兄嫂亲弟各异葩。

王导
(276~322)
落笔神奇意有余,挥洒如肩惊世鱼。
修亳不与钟繇似,间而偏锋妍亦真。

王羲之
(303~361)
书圣名高世而赞,笔而险境料如神。
千年笔法谁来继,江山待有是今人。

桓温
(312~373)
将军百战如虎雄,挥笔横扫满乾坤。
轻慢字神感人意,解如此道是真龙。

郗愔
(313~384)
怪人郗兄草书飞,槐树精神却曼支。
书道晋人尚雅韵,无多逸气出樊离。

王徽之
(?~386)
圣豪家族才子出,徽之笔墨亦代神。
银钩铁线非虚语,青竹近音赏识难。

王献之
(344~386)
小圣当年得奇名,墨法神韵带灵活。
风流一世谁能绝,看势悟到弄潮儿。

王珣
(350~401)
三希堂里有齐墨,神笔情调隔岭峤。
能守家法在新变,潇洒得意古难全。

王珉
(351~388)
小令大令得齐名,灵仙草法显世人。
当年妙手谁宰主,唯有珉兄知后情。
王僧权
(426~485)
深得渊源笔力厚,偏而逸兴笑傲王。
南齐父子在琅邪,祖述风华第一流。

沈约
(441~513)
万卷齐放笔力雄,中锋快笔敢屠龙。
江东豪杰竞陵友,墨韵高超神柔飞。

王慈
(451~513)
笔法神力乃父姿,敢研新意心志强。
百年草行谁得主,浩渺烟尘景而奇。

释智永
(南朝.陈隋间人)
千字文迹有八百,才学面世达五车。
铁砚临来谁所破,高风亮节总为难。

孙过庭
(648~703前)
翰墨情怀遵大令,风格出新是书谱。
理论笔法留后世,唐迹体态照晋人。

贺知章
(659~744)
狂客来世几人知,落笔分行如小令。
诗绝吟着上千首,墨宝仅存是一卷。

张旭
(675~759)
悲欢喜忧挟风云,笔法精到传后世。
连绵狂翰千万字,字字珠玉却成仙。

释怀素
(737~799)
芭蕉叶多当纸练,三十余年不下楼。
笔废退出成坟塚,自撰诗文岂艺乐。

释高闲
(晚唐宣宗时人)
出家心静退之言,神笔功远是后贤。
翰墨千文犹未足,为多形役尽蹄鉴。

黄庭坚
(1045~1105)
少年之时老始成,狂笔翰墨惊鬼神。
高标逸韵继羲献,叹息无人追此程。

王昇
(1067~1149)
可怜笔情留华章,一卷千文草而枯。
令名却盗掩世人,羔羊自荐有缘由。

吴镇
(1280~1346)
一卷心经当神墨,境界高尺寒身立。
当年谁能解书味,画上题跋撰诗文。

宋克
(1327~1387)
急就奇妙后世藏,智慧过人出群伦。
天生能解书中密,看上南宫一卷真。

张弼
(1425~1487)
东海习气起大风,波涛澎湃却从容。
龙欢狂舞莫惊下,斑阑星光在晨空。

祝允明
(1460~1526)
枝山怪手换新容,意韵还追北宋风。
精墨横生别有趣,狂笔引世万人颂。

文彭
(1495~1573)
文郎家法非奇事,夕阳西下入山阴。
若能毫端真立世,或可天马不堪几。

王问
(1497~1576)
鲁公雄世直立姿,墨发淋漓自作师。
宝地山中传神笔,胸有潇脱在世间。

徐渭
(1521~1593)
落笔惊人骇浪姿,乱发粗衣不去思。
青藤苦中难言语,草杂真行笑痴迷。

张瑞图
(1570~1644)
骨架之魂事而难,森法如剑鬼门关。
邢张米董柔姿态,草狂独具尽一丹。

黄道周
(1585~1646)
文风气节高千古,下笔翻腾不平宜。
章法行楷无枸束,诗作奇妙自成家。

王铎
(1592~1652)
一生临摹纸上功,神笔还骨是孟津。
狂奔点线深有意,连绵起伏世人知。

傅山
(1605~1690)
毋宁法度论理深,草而狂吟见精神。
行医德风妙回春,多才面世奇怪人。

于右任
(1879~1964)
四则融会草而精,笔功神采俗雅风。
标准草书梳理顺,流传后世传佳语。

毛泽东
(1893~1976)
笔底风云卷巨浪,胸中奇才挥千秋。
张素追意难为伴,可把右军美神留。

林散之
(1898~1989)
自得江上有诗言,古瘦新添墨真迹。
此道深长立草字,融纳百家称圣笔。

王蘧常
(1900~1989)
遵汉入秦瞻有余,瑗翁草隶浪漫情。
书尽世人笔底功,却难之时变体姿。

费新我
左手行笔有势态,但求无我出风姿。
拟帖抚碑推演义,习古今玩达神化。

杨仁恺
鉴定之人得美名,文史论术可彪炳。
高风亮节留铮骨,立古谈今两钟情。
书宗二王凭意兴,运笔有法随心平。
唯有著述常握管,风雅逸韵透性灵。

刘海栗
历经风雨三世纪,遍步行踪五大洲。
千年画坛弄潮儿,百寿老人气凌顶。
贯通中西任笔挥,书而演义脱凡俗。
毫端烟云吞江河,笔功奇妙一狂翁。

麦华三
隐居番遇麦公翁,攻书高论宗二王。
涉及法帖三百种,一生尊爱十三行。

朱复戡
心藏金石三代功,气足坚实不动摇。
章草银勾含碑意,篆工笔法見中锋。
粗划铺展多凝重,疾徐转折生刚猛。
细微也有精入神,力而扛鼎世称雄。

沈尹默
传承帖学沈公得,笔锋自如顿挫明。
精论执笔五指法,海派书坛称大家。
辛丑年之金秋于上党古城墨人斋灯下拙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