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教育阶段论
和主观能动性培养的问题
唐王紫苏
一、【教育阶段论】
我个人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分两个阶段:一是最初的教育——基础教育,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知识,尤其是某些常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这个阶段主要由家长和小学老师来完成。二是最终的的教育——高级教育,让学生提升认知,修炼思想,创造理想,规划人生!这个阶段主要由中学老师来完成,当然家长的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最初的教育在于培养其习惯;最终的教育在于成就其思想!人生在世,没有良好的习惯,就做不了好人;没有崇高的思想,就当不了领路人!
二、【加强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前苏联)马卡连柯讲:“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梦想吧。我认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观察事物、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强大的自我才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和冲击作用。所以,当我们还十分幼小脆弱的时候,就应该注重思想修炼,加强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外界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寻找托辞是不利于自我发展的。要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就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寻求自我进步和超越。正所谓“努力才能点燃自信的火光;坚持才能登临成功的殿堂”。
作者简介:

唐王紫苏,原名王明华,男,四川—南充—嘉陵人,民间学者,作家,诗人,网络励志教育自愿者。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教育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研究,传播现代国学。提出思想主宰命运的见解;指出人类教育,无论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如思想培养;指出善良是人类最高的智慧。热情呼吁将八字语录【为善向上,求进务实】用作校训和家训,在全国推广。近日,唐王紫苏再度倡议广大文友、诗友,围绕【为善向上,求进务实】这一主题,大力创作教育文化方面的力作,为纯化民风民俗做出积极的努力,为中华文化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