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图/百度+实拍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恨不能时刻陪伴着我们,哪怕是没日没夜的工作,都希望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影形不离,心才能踏实。
深夜里,当所有的人进入梦乡放松劳累了一天的躯体。此时,孩子的一声轻声啼哭,哪怕是梦呓,都能让父母从梦中惊醒。娘疲惫的一边轻轻拍着孩子的肩膀,一边轻哼着催眠曲,让孩子枕着自己的臂弯,或者夹在腋下,温暖的手心里握着那对幼嫩的小手,孩子才香甜的睡着,因为娘的怀里才是最安全的港湾。
我出生于六零年代,记得小时候每次生病,娘总是寝食难安,到处求医。今天背去这,明天背去那,双脚打起了血泡。娘忍着剧痛,咬着牙,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移动。没有医药费,爹娘到处求人借,没有了粮食,爹娘宁愿自己不吃,首先喂饱我们五姊妹。这就是我们的爹娘,甘愿为子女奉献一切的人。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父母老了,变得像孩子一样,害怕黑暗,害怕孤独,害怕与亲人分离,我们做儿女的又有几个能理解他们?
或许,我们中间有做子女的会像吼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去吼他们:“你知道我们的辛苦吗?你总说以前生活过得多么的苦,生多少个子女,不过,从我懂事的那天开始,你一年没有给我买过一件新衣服,没吃过两餐猪肉,连读书的几元钱学费都是赊账的。”
“现在养孩子容易吗?每个孩子光幼儿园的开支都要过万,到了初中,高中还要花钱补课,出来社会还要买房子,花十几万或者更多的钱娶媳妇,我们容易吗?”认为自己的本事比父母大得多。
面对吼叫,父母还敢说什么?只怪自己那时没本事,每个月工资才二、三十元。农村的父母就更惨了,每天辛辛苦苦才两三毛钱,饭都吃不饱。所以,他们只好将想在儿女身上得到的那份关爱深深的收藏在心底。但是,我们谁又去了解过那个艰苦的年代?连我们最伟大的领袖都营养不良。
其实,我们都在做父母,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有精力去赚钱。别忘了,我们的父母曾经也年轻过,他们苦守着一家老小,靠力气养活了一家人。 假如我们不离乡背井,不让儿女当留守儿童,不让父母做空巢老人的话。扪心自问,我们行吗?。
年迈之后的父母各种机能退化,思维又回到了幼婴时期的脆弱,我们拿不出他们当年对我们那种百分之一的爱去对待她们,但是我们必须尽职尽责,不能将父母当皮球一样在兄弟姐妹之间踢来踢去。心思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没错,但是别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依赖感,那是一种责任,我们的行为,子女总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我们欠父母的债,必须要还的。
哭闹,是孩子对大人依赖的表达,而老人对子女表达的依赖方式是电话中的“我差点见不到你们,可能感冒了,在床上睡了好几天。”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不过没事了,你们忙你们的,不要担心我们两个老家伙,我们好着呢。哦,前日吹大风将屋顶上的瓦吹开了,屋里到处是水,你爸叫维修师傅搞好了,给了八百元工钱。”他们就是这样,总想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总担心一句话会引发我们的不安,总害怕给子女带来什么压力和不便。此时,我们还嫌他们在电话里啰嗦吗?那间住着两位老人的破房子是否应该重建?哪怕只建一层也好。
回到老家,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不停的说事,过度的关心着,频繁做我们最爱吃的菜直到吃到厌烦为止。其实,那也是他们对儿女表达依赖的一种方式。其实,他们是好希望让儿女们多陪自己几天,很想像孩时一样牵着我们的手,不愿松开 。这时,我们还会讨厌他们不耐烦的唠叨吗?
我们常说父母是老小孩,其实,他们就是像你在婴孩时代依赖她一样依赖着你。
娘来我家住的时候,我安排她住在我对面房,睡觉时,娘说:“儿啊,睡觉时你别关那个小灯,别关房门,我怕。”就好像小时候娘在深夜剁猪草一样,自己爬在凳子上睡觉,必须有娘在身边才能放心的睡、娘走开一步都会惊醒。
小时候,牵着父母有力的手才有安全感。今天,他们老了,双手不再有力,双脚步履艰难,他们也需要牵着我们有力的双手才会踏实、心安。
是的,这世上最让人温馨的是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在公园、林荫小道散步。
同样,当我们牵着父母的手在公园散步时,会赢来更多羡慕的眼光。
感慨着我们已经长大,趁老人还在,我们来报答,用手里的温暖让父母读懂对你的珍惜和依赖,多些陪伴,多些牵手。多些像自己牵着孩子那样牵着老人的手。
可惜,我已经失去了机会,只有遗憾和愧疚。
20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