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像章闪金光
胥全迎
1966年的清江市,一场风暴席卷而来,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崇敬崇拜的形式也进入了巅峰阶段。 其中,佩戴毛主席像章,既是时代大环境中人民群众对领袖表达忠心的需要,也是当时服饰时尚时髦的亮点。如新人结婚,除了要手捧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外,还要佩戴毛主席像章,因为这是当时婚礼的“标配”。
那个时候,毛主席像章真的是一枚难求啊!你如果有了一枚,朋友啊同学啊都会簇拥过来,翻来覆去欣赏个半天。你如果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走在大街上,那回头率不用担心。
196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全军统一制作配发了星形毛泽东像章、条形“为人民服务”手书,上下两枚配套,不得单独佩戴,在当年最精致、珍贵。那时候,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有这样的政治待遇,是多么羡慕啊。

毛主席像章大都是直径小于1寸的圆形或长度不到2寸的长方型的像章,有主席头像,也有语录文字的。像章的材质基本上都是铝合金的。
1966年的11月份,在我的央求下,上海的大伯用平信给我家邮来一枚毛主席像章,就是那种最常见的圆形主席头像,大约同解放装上的纽扣差不多大小。我如获至宝,喜滋滋地戴着乱窜,难免炫耀之意。谁知一天晚上,淮汽公司大楼操场放映电影。散场时,人流乱哄哄地。突然,有一个看上去比我还小一点的男孩,突然伸手从我的胸前撸走了像章。待我回过神来去追时,他早已淹没在人流之中……气得我几天饭菜不香。
我记得1966年底的一天,清江市东大街(那时候东大街已经被红卫兵改名为东风大街)新华书店出售毛主席像章,大约直径2公分,金色的包边,金色的主席头像,里面为紫红色的背景。五分钱1枚,排队购买(当时只能说:“请”,不能说“买”),每个人限购1枚。因为争购的人太多,新华书店特请来多名解放军战士维持秩序。我和小伙伴幸运地“请”到了毛主席像章。
1969年淮汽公司革委会为庆祝革委会成立一周年,特别定制了缀有长江大桥图案的毛主席像章,分给淮汽每个职工。像章直径10公分,右边是著名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图案,左边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只可惜其中大桥桥头堡三面红旗的方向搞反了,还有客车图案在视觉上也不对)。像章的背面,“淮汽革委会成立一周年69.3.31”的文字和日期很清晰。在清江市当时创了制作毛主席像章尺寸最大的记录,也引起轰动。


其实,这样大的像章,佩戴起来很不方便的,只能放在家里摆放或者珍藏。
我在那时还曾向别人学过并自制过毛主席像章。在繁荣大队淮师路边上挖来一块油泥,因为此处的油泥特别好。上小学时,我们淮师一附小的同学会在这里挖油泥刻手枪。油泥揉捏到非常劲道时,找来一枚毛主席像章,用力按在油泥上,形成一个凹进去的毛主席像模子。然后,将两三个牙膏皮(当时的牙膏皮是用铅、锡或铝制作的),放在一容器内,容器放在炉子上加热熔化。趁液体状态时,浇入模子,待冷却后,取出。然后稍加打磨,一枚自制的毛主席像章即完成了。
我,一个12岁的少年,望着这样劳动成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酷!
到了1970年,社会上传着一个消息,说是毛主席讲了一句话:“还我飞机”,对各个地方出现制作“像章热”,浪费了铝合金资源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此一说法民间传得很广,听口吻真像伟人的气势。同时,也没见哪级组织出来正式传达或者正式“辟谣”。但是,人民群众相信了。因为,“像章热”确实从那时候开始降温了。
周总理一直佩戴着一枚横式的像章,右为毛主席头像,左为“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直至去世,给人民群众以强烈的印象。社会上模仿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那个年代,我既十分崇敬毛主席,也十分崇尚周总理。1973年,我搞到一枚这样的像章,也一直佩戴在中山装的左胸口袋上。

后来,我所佩戴和珍藏的毛主席像章,大都散失了。但是,淮汽公司革委会定制的缀有长江大桥图案的毛主席像章,我作为淮汽公司的子弟,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一直珍藏着。
1981年我结婚时,夫人从娘家带来两件“特别嫁妆”,我见了特别高兴。一枚小的软塑料材质的毛主席像章,上为毛主席戴草帽的画像。另一枚是大的硬塑料材质的毛主席头像工艺品,上为有荧光粉涂层的毛主席头像,头像四周呈放射形光芒,下部为卷起的浪花,加上底座,高度达17公分。由于时间长了,原来那个头像部分可以在夜里发光的功能,早已褪尽。


2013年,我去北京出差。在天安门城楼上,在那个毛主席曾经多次出现的,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我特地“请”了两枚毛主席像章。


现在,这几枚毛主席像章都存放在我的书橱内。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岁月的侵蚀,但是依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原创发表于2018.8.1《淮安文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