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小学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那时,大人们都去搞大兵团作战,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到了吃饭的点,就拿着碗筷去村里食堂吃,都是免费的,管够。天黑了,就各自去家里睡觉。大人们白天黑夜在外干活,没人有功夫去管孩子。
记得是这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几个孩子们正在村后街玩耍。忽然,村里的二爷就朝大家喊:有上学的吗?几个孩子,似乎也懂得点什么是上学,都举起小手说,我去,我去,我也去。
就这样,那个叫二爷的村干部,就把我们几个送到了村南边的胡官屯小学。
就是这么简单,开始了我的学生时代,在人生旅途中迈出了第一步。
,
胡官屯小学大门朝南,学校的东边和南边都是大湾坑。其实,学校这地方原先是个玉皇庙。正北面是个大殿。雕梁画栋,黛瓦飞檐,气势恢宏。在左边还有一座西廊坊,规模比起大殿来,要小得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还有后来建起的几排土坯房。院的中央,是棵半搂粗的大槐树。树干笔直,树顶如盖,枝繁叶茂。大概也有几十年的树龄了。前几年,从那里路过,总要看一看那棵寄托情思的大槐树。再后来,学校搬迁了,原来的学校,成了民宅。

上学第一天,有四十来个孩子。来自东屯、前屯、张大屯、任宫庄、徐庄和郑庄,都是周围八排的。记得这天,是一个姓霍的老师安排我们走进了西南角上的几间坏房。里面黑洞洞地,也没有桌橙,只有一块黑板。我们都坐着砖摞子。这天,是那个姓霍的老师,给我们首先讲了学校纪律,然后,又给我们讲了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还讲了加加琳的故事。
虽然对那个霍老师我并不喜欢,但他讲得故事,至今还非常清晰。是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有了一颗学好文化,为父母争光,为祖国效力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