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后面有一片海
——悼白航吾师
作者:蓝 幽
中秋之晨,一觉醒來,看手机,三条微信均是白航先生仙逝的讣告。先生阳寿95岁,虽已离百岁纪寿不远,但我仍悲从中來,整整一天,脑际尽是与他相处的视频。
我生性愚纯,虽写诗,但交往的文学前辈不多,至于能称“吾师”的,委实也就二三人了。称白航为“吾师”,是在八十年代初离开《星星》后,给他写第一封信时,很自然地从筆端冒出來的,其后也就一直沿用下來。《星星》复刋后,编辑人手不够,遂从作者中借调三五人充做业余编辑,我就是有幸被流沙河先生推荐给白航老师的。犹记当年成都布后街二号省文联大院,《星星》编辑部座落在最里面右侧一间屋子里,我报道时,白航老师指着一張木椅说:“骆耕野走了,你就坐这里吧。”桌上,红墨水和毛筆都还在,一本处稿笺还剩下一小半。我一坐下,就有另一位先我而來的诗友分给我一叠稿子,每件前面都已别上处稿笺,说明大家已知我这新成员将至的消息。见大家都在专心致志看稿,我不便多问,只好一件一件默读起來。
最初的感觉是都写得不错,不知如何取舍,只好去问白航老师。他微微一笑:“下班前先看看大家选的稿子就知道了,好吗?”顺手递给我几件他审阅过的稿子。话不多,很温和,也传递了并不要我马上进入角色的意思。又过了一会,他起身招呼大家工间休息,但又专门叫上我:“你,來打盘乒乓球吧。”走出编辑部,才发现过厅里摆着一張乒乓球台。我打得很差,被他左右扣杀,一边还得意地做出威胁我的姿势,一旁观战的同仁们嘻笑着鼓励我。半个小时不到,当我再囬到编辑部时,我局促的陌生感已荡然不存。下午,我送上几件选过的稿子,他立即审看。大约四五十分钟后,他悄悄地退给我,低声说:“你熟悉一下,以后就这么办。"我接过一看,每一件的处稿笺上都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全是对來稿不同风格和意趣的分析,最后面是极简的批语:“四首选二,你意?”“其一不如其四,如何?"“只选其二,余不用"。直到一个月后,才出现“你选了一首好诗,改的两行至关重要”这样的批语,这个表扬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北京的《诗刋》每年都举办“青春诗会”,白航老师应邀做特聘辅导。此事他从不告诉我们,只在某一期《诗刋》上集中发表与会者作品时,我才知道由他撰写了综合评述。这种情况连续了好几年,他也与那些“诗之骄子”建立了友谊,要他们把好作品投寄《星星》。有一天上午快下班时,他突然大声问:“这一期《诗刋》上有两位四川作者的稿子,你们收到过没有?”他的意思是,如果收到而漏编,那是很不应该的。平时,他总爱说四川诗人很苦很努力,我们要充分关注和尊重,要认真揣摸他们为何要写这首诗。他还说:“你们应该知道,业余作者的作品有时比出了名的诗人更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星星》开展了一次“我喜爱的中青年诗人”评选活动,反应热烈,影响深远,当选的十位诗人都已成为当代新诗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他又时时提醒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恣肆汪洋的现代诗现象,要善于学习,要兼收并容,不可厚此薄彼。“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也是刋物的存在价值。”他主持的《星星》率先发表现代诗,他并接受大学诗歌社团的呼吁,在《星星》开设了校园诗选栏目(可惜不乆就莫明其妙的取销了),他亲自接待來访的大学生们,有时也叫上我们参与对话。
虽然只是业余编辑,但我们却可以对编定付排的稿件提出异义,只要理由充分,就会抽换下來。对有段时间,这已成为一种常态,老编辑和我们一样不以为怪。对外,白航老师总是维护我们的自尊,介绍时,总是称“这是我们的编辑XX”,以致多年以后,诗友通信,他们仍称我为“编辑老师”。有一年,白航老师应邀与王尔碑、木斧等老诗人一起到德阳做客,在孝泉师范的诗歌对话晚会上,他还特意把早已不在《星星》的我叫起來,向师生们介绍:“他也是我们的编辑,十多年了,不会忘记的!”当年,他也曾邀约我参与接待外地诗人的饭局,席间对话坦诚而热烈,这使我得以从某些侧面窥见当代诗坛的现状,了解了诗人们对诗与时代、诗与社会的颇有见地的思考,以及诗歌艺术的新信息等等,使我获益多多。
记忆中,他好像从未开怀大笑过,总是悄无声息地伏案阅读和写着什么。与他交谈,也总是温言细语,并始终带着商榷的口吻。略微浑浊的眼睛诚挚地看着你,那样的眼神是不会有半点虚假的,也不允许你有一丝虚伪。在许多场合,他都只是黙然静坐。人们恭敬地介绍他就是名满天下的《星星》诗刋的主编时,掌声中他又总是起立一躬后又默然坐下。现在囬想起來,他实在低调到不欲人知的地步,与某些惟恐別人不知他还是文人的人比起來,这种姿态反而令人肃然。事实上,我们这些业余编辑对他是敬畏的,“畏"的是怕做错事,比如出现文字硬伤之类。虽然他终审时会为你悄悄改过,但我总会惶恐自责好一阵子。也许,这就叫潛然生威或无欲则刚吧。
深秋,我被供职的单位三令五申地叫了囬去。
我清楚地记得,白航老师执意要把我送到大门外。一路上,他叮嘱我要多读多思而少写,尤其不要浮躁地粗制滥造,不要总惦记着诗人身份,更不要去标榜自己是什么新流派之类。“诗人应该是独立不羁的,写你内心想写的吧,留下自己真实的背影”。
我们握别。四十年后,秋月浩浩,我分明还清晰地看着他略微浑浊的眼晴,那背后是一片明 丽的大海。
辛丑中秋之亱.
于德阳枕水小镇
著名诗人白航,于2021年9月20日23:56分在成都去世,享年95岁。9月21日,消息传开后,曾担任《星星》诗刊主编的诗人杨牧、梁平,以及《星星》诗刊现任主编龚学敏,纷纷发表文字表示悼念。


──转载《商旅诗界》2021.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