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背心,要是撂在现在,:应是最普通的服装了。可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就算得上时髦了。在我八九岁时,却因一件背心惹了祸。
夏天到了,农村的孩子都是穿着母亲用针线缝制的粗布衣服,粗布短袖短裤。六月天里,干脆就光着脊梁满街跑。有时连鞋都不穿。
有一天中午,我到村东池塘去玩,忽然看到一个叫栋的孩子,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背心。看上去,是那么神气。当时,我就看傻眼了。心想,自己如果也有这么一件背心该多好啊!心里暗暗盘算着,顿时美滋滋的。
到了第二天晌午,我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正在做饭,就对着母亲嘟喽起来。母亲头也不抬,照常做饭。我反反复复哀求着,没完没了。突然,母亲崩着脸,顺手抓起炕上的笤帚疙瘩就朝我打来。
我见势不妙,拔腿就朝大街上跑。母亲就拿着笤帚疙瘩在后面追,一直追到村东头。
从此,我再也不敢提买背心的事了。
几十年了,这是我还想着。大概是当时拿不出几毛钱买背心吧。少年不懂愁滋味,当时难以理解家庭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