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之美
文/上善若水
诵/婉晴
余常自思何为大美之美,就人的个体而言,因学识、经历、观念不同对美的认识迥异。当然也有共识,这种共识可能来源于对本族文化的认知。然而当今在传统文化凋落、外来文化冲击、知识爆炸、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学说、观念,以及对于美的认识犹如百味齐聚的酱缸,身在其中,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受其染指。以至于在以发现、传播美为己任的艺术领域,求奇、求怪、以丑为美现象大行其道,传统对美的认识似有颠覆的趋势。

当然对于某种文化或学说的认同,似乎也离不开自身的经历和潜意识的观念,甚至取决于自身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于此相合者易于得到认同。但是究竟有没有终极或者说是普世的审美观?个人认为有是肯定的。当然这离不开正统文化,传统文化其实扎根于宗教信仰,也就是古人的宇宙观。上古之先贤用“道、阴阳、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等阐述宇宙运化规律。基于此,古人之三纲五常、社会家庭之伦理、以及所谓的审美观,均出自于对宇宙规律的认识。就算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宇宙飞船、星际探索似乎很先进了,但其实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并未比古人超越多少,甚至落后于古人,因为探索的道路和方法不同,实证科学因为受空间的局限,而上古先贤对于宇宙规律的探索则是多维、开放的。

何为大美之美,我以为应是归善之美、祥和之美、莅道之美。就像有位研究古乐的老者形容音乐,有活人之乐和杀人之乐之分,活人之乐听之可使人平静、安详、归正、智慧,而杀人之乐听之可使人烦躁、勾起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与邪恶(重金属摇滚就被成为魔鬼音乐)。西方的古典音乐大都出自于宗教音乐,都是对宇宙真理及大善的人性之美的歌颂和诠释,后来才从宫廷逐渐走向民间。中国古代的“雅乐”也很相似,“雅”中体现的就是善恶标准、天地人伦。其实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善恶标准不会随着人类道德的滑坡而变化,似为亘古不变之法则。道法自然,而自然亦蕴阴阳善恶,如何区分和取舍才是关键。
大美之美,从善如流。大美之美,因循道而美。大美之美,开示真知,启智开慧。

审核: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