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自动播放音乐,可将音量调小)
常怀感动(散文)
刘克勤
人生的赛场常常是这样开始的:两旁是朋友助威的呐喊,身后有亲人关注的目光。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是在这亲朋们的赞美与喝彩中长成的,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快乐的源泉。
其实,我们这些平凡的生命,能否赢得别人的喝彩并不重要。只要在自己生存与生活的环境里,大部分人能容纳你,接受你;小部分人能善待你,喜欢你;有那么几个人能牵挂你,关心你,甚至真爱你,他们的关心与关爱足以令你感动,更值得你珍惜--那么,便是幸福的人生了。
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也是一个有情的世界。尽管人们时常为相互间的一些矛盾和争执而抱怨、叹息过,但扪心想一想,争执只是各人见解的不同,但并不有碍于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善意里。

打开记忆的闸门,许多令我感动的事,像纷纷放飞的鸽子,在我脑海中“扑闪扑闪”地自由翱翔。
记得刚入伍的那年,因不适应驻地潮汕平原的气候和水土,患上了由感冒引起的综合症,浑身乏力,上吐下泻,终因体力不支卧床了。连队炊事班知道后,按惯例给我做了一碗肉丝面条。要是平常的胃口,这碗香喷喷、油渍渍的汤面,我准会在两分钟内解决战斗,可眼下心里直腻歪,连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这时,刚从师部集训回来的排长听说我生病了,忙过来摸摸我的头,关切地询问了几句后便出去了。约摸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将一碗稠稠的稀饭,外加一小碟近似家乡口味的萝卜条端到我的床前,嘱咐我趁热吃下去。看着他为我煮稀饭被柴火熏红的眼和沾满锅灰的手,我好感动,顷刻间泪水溢了出来。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了,至今我仍觉得那碗稀饭是我平生吃得最香甜的一次。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起因可能会让你抱怨甚至恼怒,但结局却出乎意料地令你感动。记得一次我随车队去广东梅州市执行拉煤任务。晚饭后,战友们有的结伴逛公园、找影院,有的去散步遛街,我仍像往常一样,独自去蹲书店。走进一家个体图书小超市,我发现了那本寻觅已久的《文学概论》书,书价标明13.5元,我摸遍口袋只有11元。于是便试探着询问柜台内那位50开外的男店主,是否优惠一些卖给我。谁知话刚出口,老汉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最多优惠5角钱。”瞧他那再无商量的样子,我知道这本书是买不成了。看看时间尚早,我便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和笔,走到旁边相对安静点的柜台一角,意欲将书中重要章节能摘抄一段也好呀。
不知过了多久,正当我全神贯注做着摘录时,那位老汉竟站在我身后,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大军兄弟,别抄了,看得出你是个好学的人啊!凭你这股劲,这本书就送给你好了。”停住手里的笔,望着老汉一脸的真诚,我捧着书本的手在抖动,后来不知是怎样离开那家图书超市的。

世上经常有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也会令我感动不已。行走在街头,常看到有热心人携扶残疾人过马路;公园里,一位独臂老伯俯身拾起前面游客扔下的果皮,悄然无声地送往路旁的垃圾桶;打开电视机,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给身遭不幸的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这一切,似乎与自己无关,但是那份善意,那颗爱心,却是那样强烈地温暖和感动着我,使我常常忘情地置身其间,在心灵深处体会那种被爱的感觉。
常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所感动,不是心肠软绵,也不是无端地“自作多情”,而是对人们善意的一种心灵感应。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只要这个世界有一些人和事能让一颗平常的心感动起来,那么,就绝不会有人成天唱忧伤的歌。只要心灵的感应没有滞顿,在被别人的所为感动之余,就会寻思:我能不能再多做些好事,也经常让别人感动呢?在人与人之间经常的感动中,我们会更加感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美好的。在自己常怀感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常常告勉自己:该如何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善意善举去感化感动他人。哪怕是毫不起眼或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好啊!

陈思思-你让我感动
你让我心动,你让我感动。你让我撒满一路,芬芳的影踪。温情在流动,热情来相拥。一份真的关怀,你不说我也懂。
祝福你每天每分钟,都有开心的笑容。平凡的生活平凡中,活得快乐又放松。祝福你每天每分钟,坚强又从容。我就在你的掌声中,有那做不完的梦……
延伸阅读刘克勤其他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刘克勤作品选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先后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个人专著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