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夜深(一作寒食夜)
唐末·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一作杏花)飘雪杏花(一作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一作细)雨中。
《遁斋闲览》:
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
《留青日札》:
李贺“桃花乱落如红雨”,韩偓“杏花飘雪小桃红”,桃花红而长吉以雨比之,杏花红而致光以雪比之,皆可为善用不拘拘于故常者,所以为奇。不然,柳雪、李月、梨雪、桃霞,谁不能道?
《诗境浅说续编》:
春日多雨,唐人诗如“春在濛濛细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昔人诗中屡见之。此则写庭院之景,楼阁宵寒,秋千罢戏,其中有剪灯听雨人在也。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乍看,通篇只写景物,而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如果细加玩绎,它的字里行间不仅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还似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四句诗中,特别值得拈出的是第三句──“夜深斜搭秋千索”。这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
(27)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一作秖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梦溪笔谈》:
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只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惟《本事诗》作“只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围炉诗话》:
唐人作诗,意细法密,如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后改为“人面只今何处在”,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
(28)
塞下(一作上)曲
中唐·戎昱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唐诗笺注》:
凯歌得意之曲,却以悲凉语出之,塞下景色如见。
《唐人绝句精华》:
写战罢归来,便具雄浑气象。
(29)
宫词一百首 其十七
中唐·王建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遍舞时(一作头)分两向(一作句),太平万岁字当中。
钟云:
事浅而慧。
《池北偶谈》:
王建《宫词》“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外国犹传其制。郑麟趾《高丽史》:教坊女子奏《王母队歌舞》,一队五十五人,舞成四字,或“君王万岁”,或“天下太平”。此其遗意也。
《唐诗笺注》:
上二句舞者之妆束,下二句舞时之结象。“太平万岁字当中”,大约令舞者变现结采,团成四字。曰“每遍”,凡以此为节也。

(30)
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
中唐·王建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陈辅之诗话》:
王建《宫词》,荆公独爱其“树头树底觅残红……”谓其意味深婉而悠长也。
《注解选唐诗》:
说到落花,气象便萧索。独有此诗“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从落花说归“结子”,便有生意。此四句诗解者不一,多是就宫嫔颜色上说,可以意会。前二句喻其华落色衰也。
《唐诗归》:
钟云:翻得奇,又是至理(“自是桃花”句下)。又云:王建宫词,非宫怨也,此首微有怨意,然亦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比而兴也。用情用调,不拘拘掩袭宫词旧套子。意新奇,词清脆,前无古人。
《唐诗摘钞》:
语兼比兴,宫人必有先幸而后弃者,故用此体影其事。
《唐诗选胜直解》:
极伤心事,却说得不败兴,妙甚妙甚!
《唐诗笺要》:
玲珑引跃,如银汉星桥,莫能迹象。须知诗意不粘着花说,宋人谓说到结子便不萧索,究浅浅论诗。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仲初此百首,为宫词之祖,然宫词非比宫怨,皆就事直书,无庸比兴,故寄托不深,终嫌味短。就中只“树头树底觅残红”一首,饶有深致。
《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
《宫词》始于王仲初,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树头树底觅残红”,于百篇中宕开一首,尤非浅人所解。
《唐诗鉴赏辞典》:
王建《宫词》共百首,描写宫女生活,素材据说得自一位作内侍的宗人王守澄。但它也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颇中肯綮。这首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一首。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