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武汉高产作家罗定对老师的佳作:《同频共振是精神享受》「飘舞的剑」(818辑)
同频共振是精神享受
定对
同频共振,是一个沉重犹如难苦恨,繁霜鬓的话题。
多少个夜晚,我在想,人和人为什么那么不易友好相处,即便是同床共枕的夫妻,共同浴血打下江山的战友,都明斗暗斗得厉害,甚至恨不得把对方搞死。
除了利益,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生来就是水火不容的两路人。
每人的性格,对世事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对如何做人,如同每人的长相,没有重复,只有相似。
相似者,可谓之同频。同频者在一起,互听悦耳,互看悦目。
很年轻时,叶辛和我都在贵州,我总想见他,总想和他谈话。央视播放他《蹉跎岁月》,我和他坐在他家里的沙发上看。边看边聊,这是怎么写的,那是怎么写的,好开心。我的中篇小《风满五层楼》就是在他的启发下写出来的。
和叶辛在一起,我深深感到真是一种享受。
盘点几十年岁月中,能够和自己无论风雨都还是朋友的人,除了义气,无疑是同频共振。
作家雷智贵说,交人,要像打麻将,运用排除法,该排除的一定排除,该留下的一定留下。那么,能够同频共振的肯定紧紧拥抱。
这样,你就随时在朋友中快乐,在朋友中得到精神享受。
我在小区公园的小河边,撑起一把。遮阳伞,放上石桌石凳,沏上好茶,盛盘五香花生,随时迎接朋友来倾诉,来研讨,来话天南地北,只为图一个精神享受。
主编简介:周光彦(飘舞的剑),贵州省织金人,大学法学本科,世界诗歌网金牌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桃花源主流诗刊精华版编辑,绿土地文学编辑,苏研创作群成员作家,中国乡协孔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多家文学网站法律顾问。曾经在国内多家大型报刊杂志网站上发表通迅报道、调研文章、典型案例等1100余篇,诗歌600多首,被70多个专题收录,出版周光彦都市头条精华热点诗选集《生命的印痕》、三人合著诗选《雨水漫过秋》,作品多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