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别已是三年,中间的两年都是女儿代劳前往探望。我家丫头带老人去品当地特色焖锅虾,蒸汽鱼,老人坐上孙女开的车,享受着孙女孝敬她的礼物,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一大早,六点就醒,七点起床,收拾所有要带给老太太的东西,米、油、橘子、香蕉、山楂、饮料、猪头肉、猪蹄、绿豆糕、葡萄提子等,八点开饭,九点整准时出发。
上苍也很给力,天气预报非常友好的减半雨水的发行量,照顾着我们的出行,把中到大雨都改成了微风细雨,路过超市,丫头又去给老人特意提了一箱蒙牛奶,专程拐到富平交界采购老人常用药品,再拐上阎良。
事先也没有通知老太太,打个伏击战,悄悄的抵达时,老太太正端坐在门口,花红柳绿的衣服,显出她的老年幸福慢时光。柿子树挂着大丰收在右侧,丝瓜开着满藤悠闲的黄花。村子的水泥路很长、很长。

爱人先下车,阿姨拍着他的肩膀,就像朱毛红军终于会师的感觉一样,激动地热泪盈眶,他俩已经好几年没见了,相互倾吐“衷肠”后才过来接我出车,因为是半坡停车,我窝在座位上,下车有难度。
把东西都一一给她放进屋子后,寒暄几句,坐下喝茶。干净整洁的卧室,铺着粗布的红单子,放着两床厚被子红红火火,暖暖和和的模样。老人的小女儿玛瑙两口子在县城做生意,就剩老人一个人在家看家护院,平日里只有电视陪伴着她。
丫头建议带老人到县城去吃个午餐,一路上丫头笑问老太太:"还能追上未来的孙子不?”老太太回答:"不能追上也得追上。”逗着大家笑了一路。那语言份量是相当有底气,还透着当年的那种虎劲儿。
车开了很久,才到了那个吃饭的地方,因为找不到,打电话,才发现店还藏在一个小巷子里,木辛水水——名字别致极了,丫头问我们:“要换地方吗?”我说:“雅致的地方就好!”就那样一挑门帘进去,好熟悉,像梦里来过的地方,室小、聚气、温馨,门头的设计就格外的诗情画意。

冰煮羊肉?看见老板把切好的方块羊肉和透明的冰块一起往火锅里倒,感到很奇怪,老板解释道:“去腥的!”然后添加农夫山泉,让我一下子想起和父亲一起吃的泉水鱼来。房间里古色古香,点缀着时尚的小饰品。草原上的羊羔肉,鲜、嫩、爽口。主要是他们自己配的酱料独一无二,辣子更是锦上添花,丫头点的配菜全是菌,美鲜至极。
爱人专程又要了细脖的二两装的西凤酒,小酌上几杯,老板给配的柠檬水,淡淡地飘着柠檬的香气。他们的锅是标准的蒙族风格,一进门就闪亮了我们的眼睛,太养眼了,就像进入了蒙古包和大汗在一起品味火锅,共度漫漫严寒的冬天,外面是白雪皑皑的牧场,旁边是悠扬的马头琴曲子。
饭桌上烹煮着过去的故事,翻开一张一张发黄的记忆,用回忆又一页一页漂白。时针指向14.:30时,店里要打烊,但14:45才通知我们,已经格外关照,往回走的路上,爱人格外幽默风趣的调侃女儿专被蚊子咬的事件。
她说老太太蚊子扎不动,我黑的连蚊子也看不见。只有他们两个人白,所以是被频频光顾的对象。尤其是女儿又白又嫩,对于蚊子来说那就是过年了。它们打电话组团来吃大餐,改善伙食。他的喜剧细胞逗地老太太前仰后合,女儿被咬的历史就在笑声中释然。

返回高铁站,到车站的时候只剩八分钟,离我们吃饭的地方只有七分钟的距离,我们不知道在这一站,车要停十二分钟,购票时显示只有三分钟,过安检,用身份证扫码就浪费了几分钟,顾不上取票,就拿着身份证冲上车。
从五车厢走到七车厢,车厢人很空,到了座位上才发现我们是唯一一排有茶几的位置。因为女儿坐过,特意买的,可供我们放水杯子和食品。因为有人把脚放在了我俩的位置上。我没有告诉爱人,而是友好的坐在了同排的另一边。享受更大的一个茶几。
早上起得早,此时已经困得不行了,打个顿,睡了一觉,一个小时的路程,竟然提前几分钟到了铜川东站,伸个懒腰出站,站外面有很多人在拍照。纪念这样的第一次出行——绿皮火车,时隔多年,绿巨人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来。
无意中打开手机日历,巧遇秋分的节气。在古代,秋分就是丰收的日子,也就是“秋社”,而“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希望庄稼能够迎来丰收。其实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它是官方于2018年确定下来的,寓示每年都能五谷丰登。
秋分的来源,还有一说是这个节气为秋中,也就是秋天中间的时刻,同时,这一天昼夜长度相等,阳光直射赤道,故而得名,古人认为春分、秋分为阴阳二气的转换点,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这一天还可以立起鸡蛋。秋分——祝愿我们都好运!

楚丰华
2021.9.23
18:36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