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是高粱
遁魔
前天一早,在小区里溜达,透过栅栏看外边的田地,发现一片红火,我怀疑那是久违的高粱,观察了一会儿,终于不能确定。黄昏时分,出去散步,我刻意往“高梁地”去,要弄个究竟。顺着泥土的田间路走不多远,前边似乎没路了,路边确是一色的玉米,再后边是矗立的大杨树。我驻足环顾,哪有什么高粱?我猜测,莫非,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旭日东升的时候,我迎着朝阳去观看远处的物事,当然不真切,火红的霞光给所有物体渲染了色彩,让原本白色的、淡色的东西变得红润,那几近成熟的玉米茎叶褪去了青翠,变得枯槁而又干瘪,早就呈现出暖色了,再经彩霞这么一映照,它的天穗就更像高粱穗了。嗯,眼见也不见得为实啊,我暗自好笑,嘲笑自己多疑,嘲笑自己多事。
昨天清晨,我照例出来漫步,无意间又看到了那片“高粱”——不对呀,太像高粱了,比玉米略低的身姿,比玉米天穗硕大的穗子,关键是穗子红红的,而茎叶却黯淡的多。无奈,距离较远,我视力较差,一时间无从判别。索性,我当即决定,即刻去验明正身。出小区,按昨天的原路前行,又到了路的尽头。我转而往小区看,拿楼宇做参照,确定自己与“高粱”的相对位置。嗯,还没有临近呢,中间还隔着树木和庄稼呢,我须亲临现场才行。这时候,我发现旁边一带杨树下有一条小路,隐蔽的小径,我慢慢地走上去。绕过树林,穿过一片玉米地,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不是高粱是什么?看吧,一个个高傲的头颅,一张张成熟的面孔,齐刷刷的阵势,团结的群体,热烈的场面。
返回来的路上,我琢磨,我的第一次验证是怎样被迷惑的呢?是高粱或者玉米在作祟吗?难道我还要怪它们没有主动展现真容吗?不吧,不是的,是我自己,我没有严格严谨地对待这件事,是因为我马马虎虎的求证,是因为我不到位的见证。是的,我差点“冤枉”了高粱,差点把它们误判为玉米。当然,我作何判定没有任何意义和影响的,对于玉米,对于高粱,对于农民,对于收成,我的想法和看法就是虚无。然而,纷繁的世事中,有多少事情是需要我们审明的,是需要我们剖明的,是需要我们确认确定的。是一是二,是对是错,是真是假……往往攸关生死,决定成败,往往左右着个体或者群体的劫数命运,是非面前,我们敢不慎之又慎么?
事实是,有多少事情由于我们“亲眼目睹”而铁板钉钉,有多少事情由于我们“认真考察”而无可辩驳,我们哪里晓得,我们的“科学客观”竟然那么轻率,竟然那么悖谬,竟然那么荒诞。我们所做的努力,距离现实往往就因为只差一步,我们与真理就从此失之交臂了。

作者简介:许茂生,男,笔名遁魔、洗耳翁等。河北省涿鹿县人。县文化局工作。已出版多本作品集。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涿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收藏家协会理事。涿鹿秧歌角研究会理事。热心于推广和研究本土文化。文笔优雅细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