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下午,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在线上召开了九届十八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由秘书长潘小娴主持。
与会的常务理事共同学习了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全文)、《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大会通报了近期我会开展的一些主要活动,它们主要有台山创作基地在台城举行了贺中秋文化交流活动;开平创作基地会员创作《侨乡新时代》文学作品集出版并召开新书发布会;《春花烂漫·广东省侨界作家优秀作品集》新书发布会在9月4日在广州举行;中秋前夕,广州黄埔创作基地发起参与“迎中秋关爱行动”等。




大会还讨论同意了25位新会员入会申请,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陈纯郁、陈新、崔艳颜、戴慕竹、郭镇文、郭自若、黄川、黄敏艺、黄树楠、李海涛、李丽慈、李普祥、李永平、罗燕燕、吕秀华、潘伟璘、潘志超、彭远鸣、饶晓林、谭慧雄、徐镇营、许萍、许友维、岳勇、张萍。
最后,张文峰会长作了讲话:
薪火相传,奋发向前
——在省侨作联九届十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张文峰
2021年9月22日

朋友们、同志们:大家好!
昨天是中秋节,有道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首先预祝大家事业圆满,家庭幸福!
去年以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抗击疫情,度过了艰难的时刻。虽然疫情有反复,但是形势不断的向好。侨作联的会员们在你们的带领下坚守岗位,积极创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今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里我布置几项工作:
一、以创作基地为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近年来我们已先后建立了汕头、开平、台山和广州黄埔等4个创作基地。这些创作基地成立以后迅速地主动地开展工作,成绩斐然。例如台山基地出版会员的新书首发式,定期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开平创作基地开展中学生作文评奖、组织会员开展创作活动,出版会员作品集《侨乡新时代》;黄埔创作基地联合黄埔侨联,和印尼《千岛日报》开展艺术交流,最近又联手广东省阳春市彩虹志愿者协会举办“迎中秋关爱行动”,给贫困户送大米,等等。这一个个文学“侨军方阵”,通过各种活动,扩大了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希望各个基地,立足“侨”字,继续努力,年内再组织一至两次活动。
二、积极筹建番禺创作基地。
本会番禺创作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我们要积极协助番禺区侨联、文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给他们以支持配合,尽快地把基地建立起来,开展工作。
三、举办一场《“祖国颂”诗与歌会》。
作联年底(拟和广东省朗诵协会合作)组织一场《“祖国颂”诗与歌会》。以诗朗诵为主,以歌舞为附。作联艺术团要准备精巧的歌舞节目。从现在起,我们要发出征稿通知。要求诗不超过50行。不要过于空灵,也不要空泛的口号和套话,要贴近生活,要适合朗诵。请诗词创作委员会把好关,筛选后送上来。征集工作要求在10月底完成。
四、组织《“祖国颂”侨界作家书画展览》
年底要举办一场以祖国颂为主题的侨界作家书画展览。由作联书画院负责组织。(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五、做好换届的准备工作
侨作联第九届即将届满,接下来将会做好换届工作,组成新一届的组织机构。这几年来,在省侨联的指导下,在本会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的努力下,秘书处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会务工作有了一些发展。藉这次会议,我感谢两会对作联的支持,并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谢谢大家。

————————————————————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原名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于1983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侨界作家群众团体。我省著名老作家陈残云、秦牧、杜埃、郑达、于逢等等是该会早期的中堅力量。先后与泰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不定期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和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作联会员共出版著作1000多部(种)。国内外发行的《侨星》杂志出版了120多期。目前作联共有会员三百余人。成立了小說、诗詞、散文、報告文學、儿童文学、文学評論等专业委員會;并成立了书画院和艺朮团。
————————————————————
主编:张文峰 副主编:郭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