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了也要老出个样(文兼诗)
——致奔七的同龄人
作者:一片红叶
诵读:木子
(文)
有一个微信段子,在我的朋友圈里反反复复地出现,并被“知音”者鼓吹为“高人之见,打死不删”。
其中,有几句“高见”是:“活着就是胜利,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才是真谛,享受才是唯一。”
实话实说,我对这几句话相当反感。当下的中国人,不把自己当自己的究竟有多少人?能占到中国人的几分之几?还需要如此“高人”如此这般地强调和教诲吗?话儿说过了头,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与人为善呢,还是包藏着祸心?按照“高人”的指点走下去、活下去,你就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健康人、幸福人?我看未必是。

古往今来,“老有所乐”的办法和途径,成千上万,不胜枚举,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成了“享受才是唯一”了呢?这是宣扬的哪家子的人生哲学?如果按照“高人”的“养老指南”走下去,十有八九会让一些中老年人走进一个“无亲无故”的死胡同,十有八九会使一些中老年人变得自私和冷漠,自己把自己弄得“与世隔绝”,哪里还会有什么幸福可言?
人类较之动物界,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生命进程中,“精神生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时候甚至会成为“幸福与否、快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信仰、理想、责任,兴趣、追求、自由,亲情、爱情、友情,祥和、健康、被尊重,等等,少了一样,幸福感和快乐感,都会大打折扣。对于已经达到“小康”的中老年人来说,充实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可能比“丰衣足食”更显重要些。
于是,就写了这篇《老了也要老出个样》。初衷是:提醒一下亲友们不要上这些个“高人”的当,一定要活出“自己认为幸福快乐的”样子来。

不论哪个年龄段,要活得有声有色,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健康绝不是人生的目的;享受生活,享受美好的一切,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绝不是人生的唯一!若把“享受”作为“唯一”,“享受”十有八九也就远走高飞了。
人类社会,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付出、努力下,在一代对一代的帮扶、示范下,才走到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如果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大多数都是“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不敢想像,人类社会的今天,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笔者以为,在我们还没有老到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家人、为亲友做点事情,为他们增添一份快乐,一份温暖——哪怕很小很小,才是活得充实、活得幸福、活得光彩的最佳选择。
孟子问齐宣王:“独乐(yue)乐(le),与人乐乐,孰乐(le)?”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众。”孟子的活“法”,活得大气,活得洒脱,活出了境界,活得比我们现在的一些“高人”高明得多、高尚得多了。难怪他老人家在2300年前,就潇潇洒洒地活到了83岁。

(诗)
白发悄悄驱赶着黑发,
皱纹默默雕刻着脸颊。
我们匆匆走过了中年,
正像午后的太阳——
缓缓西下——不过,
午后的太阳并没有老去,
他依然热烈,依旧潇洒。
已经告别了中年的我们,
也依然神清气爽、不聋不花。
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
退休以后,我们迎来了新的生涯。
先前的激情,已燃烧成恬淡,
曾经的执着,也锤炼为豁达。
春风夏雨织成了一串串往事,
岁月悠悠,我们踏进了金秋年华。
有人标榜:
享受才是中老年的唯一,
才能弥补那辛酸的以往。
这样的话,似乎理直气壮,
却像鸟儿少了一支翅膀。
试问:你身边的人们
——比你老的,比你小的,
是否也和你一样?
有人宣扬:
健康才是中老年的目的,
否则,一切的一切,都是妄想。
这样的话,俨然为你着想,
却像壮士断了一条臂膀。
试问:你周围的人们
——帮助过你的,
需要你帮助的,
是否也和你一样?
人人都这么去想这么去做,
你的健康,还有没有保障?
若把健康当成人生的目的,
我们是否真的就会健康?
若把快乐视作人生的真谛,
我们的生活还有没有光芒?
若把享受作为活着的唯一!
又该怎样解释人类的以往?
我们不妨学学夕阳
——即便是走到了最后,
也不吝啬仅有的一抹余光。
我们何妨学学晚霞
——那怕是就要落幕了,
也要留下一个光彩的形象。
童年有童年的天真,
少年有少年的梦想;
青年有青年的浪漫,
中年有中年的担当。
我们——年过花甲的老人,
也应当活出我们的模样。
除了关注健康,善待自己,
还应该有更多的旋律飞扬。
让长辈们称心如意,
为晚辈们做出榜样,
为他和她送上一份温暖,
为天和地增添一缕芬芳,
奔七也好,奔八也好,
都会满载着金秋一般的风光。
初稿:2016.9
修改:2021.9

【作者简介】一片红叶,本名冉庆忱,山东曹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73年12月入伍,1978年4月转业到柴达木油田。从教13年,从事文秘工作、行政管理、党群工作16年。退休以后,从敦煌迁居温江。喜欢文学创作,闲暇时,自吟自乐。已撰写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百余篇。

【朗诵简介】木子,国企退休职工。退休前曾任单位广播员、工会副主席等职,高级政工师。酷爱诵读,用自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现为天津老年大学朗诵班学员,天图经典朗诵志愿者。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