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记忆.家乡的辗和磨
文/ 马杰年
刘欢的“不能这样活”这首歌的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回到家里还照样推辗子拉磨。每次我听到这句歌词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辗和磨。
我出生于50年代末期,对家乡的轧辗和推磨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每天不是轧辗就是推磨,轧辗、推磨是每天必干的活。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棍子推磨,晚饭后,还要点上煤油灯,推上一大阵子。虽然是很不情愿,累得头晕脑胀的。但儿时那些经历过的往事的确很难让人释怀。

记的我们村村西头,路北有一块宽敞的空地,贴北边座北朝南有一个大敞棚,我们叫它辗棚,里边安放着两个大石辗,我们那里叫作辗(nian)读四声,从我记事起,西边那个石辗,辗盘已坏,一直无法使用,全村只用东边那个辗。忙时要端着粮食到辗棚排号,到辗上轧的东西五花八门,有高粱、谷子、玉米、地瓜干子等,有时还把棉花籽放到辗上轧,轧碎后回家放上玉米面或地瓜面,做成饼子,大铁锅里放上点油,摊咸食饼子,可好吃了。
石磨是那个年代每个农户不可缺少的必备物件,但也有个别农户没有,就到邻居家借用一下。石磨一般安放在东西厢房或敞棚里。石磨由磨床、磨盘、两叶石磨和磨棍组成。磨的粮食有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最费功夫的是小麦,一般要磨二到三遍。第一遍箩下的是头白面,第二遍是二麸面,第三遍是黑麸面,最后剩下后是麦麸,只能用来喂养牲畜和鸡鸭。

推磨一般是按逆时针方向,据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听专业人士讲,人的左腿迈的比右腿近,左腿起支撑作用,右腿发力起推送作用,所以,人们喜欢左转,按逆时针方向走。不妨留意一下在广场散步的人,他们大部分是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的。再者,在百米赛跑做蹲踞式起跑时,都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后,这样有利于发挥出最佳的爆发力。特别是赛跑经过弯道时,左右腿的作用发挥的更加明显。同样,推磨作圆周运动,也是左腿起支撑作用,右腿用力起推送作用。这样会更省力,石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村里都通上了电,各种粮食都用机械加工了,村里的辗和各家各户的磨就派不上用场了。这轧辗、推磨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