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诵读 邢丽红
嫩绿的春色,婉转的江流,半开的花蕾,银色的月光,静谧的夜晚,其中的哪一道景色都足以叫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然而盛唐之初,一位诗坛俊杰张若虚,却神奇地把这五种景色凝结在一首诗作之中,成为响彻历史长廊的盛唐之音,诗中之诗。它是一幅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怨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它又是一首清丽而婉转的江南丝竹,以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这里的明月不仅可以遥寄相思,可以让游子乘月还乡,还可以在他旷达明净的诗情里聆听到人生的意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但愿我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这样一片皎洁的月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邢丽红,退休职工。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朗诵。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会员。目前正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语言艺术高级教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建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