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征程 共读伴你行
广州故事知多少
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广州传》阅读分享会活动回顾
9月20日上午,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广州传》阅读分享会在广州花都24小时书店举行。
本次活动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花都读书会主办,广州图书馆、花都24小时书店协办。

花都读书会负责人、本次活动主持江永强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背景、广州公益阅读和花都读书会。
该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广州、佛山两地文化交流,促进广佛同城化建设,为广州图书馆与佛山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广佛同城共读”阅读活动。本次活动以“时代新征程 共读伴你行”为主题,号召广佛两地市民共荐、共选“广佛同城共读”书籍。经过专家认真评审及主办方有关程序,最终确定2021“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为《广州传》。

《广州传》以丰富详实的史料、通俗明快的语言,娓娓讲述了广州从新石器时代到1949年间,从“化外之地”变成外贸重镇、几经毁灭又重获繁荣的跌宕历史。
现场播放了9月4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钟晓毅,《广州传》责任编辑、副编审、小说作家汪泉上线羊城学堂,介绍《广州传》的视频,让大家了解了该书从策划到成书以及成书后获得系列好评的故事。
接着,江永强老师介绍了阅读该书的感受。他认为该书恢宏博大,60多万字的体量考验读者的阅读力,但读来收获颇大,一是让人对广州多了更多的新认知,领略了广州两千年老城市的来龙去脉,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厚重的独特魅力。二是该书由作家书写,语言独具魅力,让人读史有韵味,是书写广州历史的难得的好书。三是该书展现了广州传承不绝的城市特质,那就是从2000年前形成期开始就孕育的开放和包容,至今依然在广州这座城市的人和物上赓续着。
随后,读书会读者冯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拿到《广州传》已经有两三天了,由于工作原因昨天才开始读这本书,但是直到深夜,读累了就伴着《广州传》睡着了。今早6:30起床读书完成读书任务。现在满紧张的,感觉不讲两句不合适。下面我来讲两句我的想法:我是外地来的,大学毕业就来广州。最早了解的是广州四大名园还有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木棉花,现在的木棉花比之前多很多了,以至于现在一看到木棉花就想起广州。《广州传》详细的描述了广州地理文化的发展。这本书带给我很直观的广州历史,甚至里面还有一些广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事物我都能从书中获取。《广州传》给了我原来对广州的碎片化的认知补充了缺陷。总之有很大的收获。”

教育工作者范剑峰老师也谈了感受。他说道:“首先很感谢被邀请来这次读书会。现在我就讲一些我的观念:首先是写作。《广州传》的写法 很有层次给人很有体会 。里面感触深的是一本书罗列了87本参考资料书。这里就看出写作要会选材料并且这些材料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第二是阅读。写作来源于阅读,阅读是很好的习惯 。阅读要会阅读 ,阅读就像经历人生 。不同的书就像不同的经历。有些人不是不识字 ,而是看书分不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年轻人喜欢快餐文化,类似抖音这些就分不出精彩 。举个例子:音乐会人家可能泪流满面 ,而有些人无感 ,无法引起共鸣 。这就是像不会阅读。无法从结构上 、语句上分辨好与不好 。现在诗歌泛滥放眼过去, 阅读真的是很好的习惯 ,不会写作就多阅读吗,读得多了就自然会写了。 《广州传》语言接地气 ,值得我们学习。”
本次活动还特邀了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金来老师领读分享。
黄金来老师首先对主办方举办本次活动表示了肯定,随后作了精彩的发言:
《广州传》的写法让我惊奇
“叶曙明是一个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他有过接触,知道他痴迷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广东民国史的研究。
这套分上下集的《广州传》,应该是第一部把一个把城市与地理、历史、人文结合起来写传的城市传记,也是最好的一本。作者在浩繁的史料上,潜心梳理广州的历史脉络,挖掘丰富的人文细节,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
让我惊奇的是,作者与以往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绝然不同,没有那种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盖棺定论的高调,而是像慈祥的外婆一样,把家族的来历向孙辈们娓娓道来。说出了这座城市带着烟火味的市井生活,说出了我们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的故事,从中知道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人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缠。
譬如说,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广州在晚清时有个“十三行”,但不知详情。作者在“十三行灰飞烟灭”中,作者很详细道出了广州十三行的来历、发生的火灾,以及后来林则徐到广州禁烟销烟的原因。这些可是我们中学历史课就知道的大事件,但一点也不清楚历史的绉折里有这么多的细节故事。
又譬如,我们都知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我们花都就有18名英烈。但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作者在“皇朝的最后一夜”中,作者非常详细讲述了1911年3月29日(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起义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对黄花岗起义和七十二烈士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认识与了解。
读了《广州传》这本书,我们会对广州更加了解,更加亲切,更加珍惜。

呼吁大家读读书!否则,就亏大了
黄金来老师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每天早上起来阅读,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他还还特别分享了读书的见解:
“谈到读书,我还是非常认同美国畅销书《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说的,读书可以经历千百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看过一段关于锻炼与读书的观点是这么说的: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壤之别。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的追求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物质的满足,第二是精神的满足。物质的满足,有钱就能做到。精神的满足,不是有钱就能做到。需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譬如说读书、思考,自律等等。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钱多钱少,不是官大官小,关键在精神境界的差距。
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的人生精神境界更加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多读书才能解锁无限可能的人生剧情,才能拓展人生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不读书的人,无疑是少了很多人生的感知、心灵的快乐、品味的提升。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来人世一趟,你少了这垂手可得的精神享受和人生体验,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缺陷与遗憾。等于你只活了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是活了两辈子。
所以,我希望在坐各位都能活两辈子。否则,就亏大了!”

本次活动现场多名读者分别朗读《广州传》的片段。


他们均获得由广州公益阅读和支持单位24小时书店赠送的《广州传》一套。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开展,所有进场人员均经过书店工作人员测温、检查穗康码、行程码等,符合要求才允许进场。活动现场共有19人出席,活动同步在24小时书店微信视频号上进行直播,20多人次观看了直播。
读书会心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听取老师们对《广州传》的看法和感想中,我体会到了广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碎片化阅读仿佛雨后春笋,但这样的阅读几乎都是拾人牙慧的见解,真正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可谓难能可贵。希望自己能不被滚滚洪流覆盖,在物质发展的社会不随波逐流,而是时刻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认真向学,头脑清醒,认真生活。
——广州工商学院学生 柯晓仪
读书会心得
今日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广州传》,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在书中了解到了广州的一些文化与历史及饮食爱好吧,例如:广州人特别喜欢吃鱼生,有句俗话:“冬至鱼生夏至狗。”当然啦,真的真的非常能参加读书会这个活动!!
就像那句“没有读书的人活了两辈子,明天读书的人活了一辈子。”一样,我深深的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读书呢,将自身带入书中去体验作者想给我们表达的是什么?他当时所经历些了什么,当时的场景是如何的。读书呢就像去一个自己未曾去过的地方旅游了一番,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也了解到了当地的一些文明一些美丽的风景与它的历史。读一本书看一个不一样人生,认真看完了就像是活了两辈子一般,读好书,好读书,选择一本好的书籍是非常的重要的。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李玉玲
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还获得的一些读者线上参与,并发来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