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中秋佳期,黄花助兴,红叶入诗。
9月20日,诗人解智伟新诗集《借路》首发式暨“借路·解智伟诗歌作品分享会”,在全国五星级茶楼武汉贵缘堂书院举行。国内知名作家、诗人、文学理论家、书画家、朗诵艺术家及诗歌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诗歌分享盛会。
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车延高为分享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辞。武汉广播电视台进行了网络直播。
分享会在伴随着解智伟诗歌《中国茶》配乐诗朗诵的茶艺表演中拉开序幕。解智伟诗歌的优美深远,朗诵者的声情并茂,茶艺表演的温馨高雅,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将与会者引入心神怡然,如醉如痴的境界。
谢智伟先生致辞
贵缘堂董事长谭文艺女士致欢迎词在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原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的学术主持下,著名作家董宏猷、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晓晖、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田天、武汉出版社城市文化中心主任胡新等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现场分享了解智伟的诗歌作品。
原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大家认为,解智伟虽生活坎坷,历尽磨难,但仍然心存一个崇高的词语: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敬畏,对诗歌的敬畏。解智伟就像著名诗人车延高在贺辞里所说:“懂得用知足的隐忍去降解苦难,并让灵魂里的善良为一支笔做主,就不会失去古朴,又有所超拔,能用古典文化铸就字里行间的人文风骨。” 大家认为,谢智伟的诗歌,具有文化传承,灵魂善良,家国情怀,哲学境界。在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当今诗坛,守护了诗歌的纯洁,捍卫了诗歌的尊严,伸展了诗歌的魅力。大家认为, 解智伟的诗歌,创作取材甚广,涉猎颇繁,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宇宙间万事万物,皆能让他游目骋怀,在他笔下皆能成诗。他的诗,都是寻觅万物之灵的人在茫茫宇宙中困惑的突破。诗人、散文家任蒙认为,解智伟更多的诗章都是被用来抒发对历史文化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著名作家董宏猷
诗人、散文家任蒙与会专家认为,解智伟的诗歌,插上了时空的想象翅翼,看得到诗人的思绪在时空中穿梭往返,肆意飞翔,在诗歌艺术天空留下的痕迹,都是令人遐思的生命哲理,使其诗歌的当代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与天地自然融合应会,达到超然高境。大家认为,解智伟的诗歌,是古老的语言通过诗人向人类发话。是真善美以诗人作媒介向世界说话。
大家认为,解智伟的诗歌,正如车延高在贺辞说的:体现了“他是一个善于用汉字与灵感和想象力打交道的人。” “在古典文学的浩渺烟海中艰难跋涉,所以诗意表达具有别具一格的重量和质感。”其诗歌有着错彩镂金的华丽,精美得让人窒息的意境,但并未伤害诗歌意旨的厚重。故而他的诗歌清新隽永,典雅深沉。
武汉出版社城市文化中心主任胡新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爱平说,解智伟的诗歌,是岁月的诉说、生活的低吟、灵魂的深思、生命的遐想、历史的流淌,这些都是生命凝重的成长,解智伟内心始终都在探索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并尝试用他具有历史审视、哲学思辨的诗歌,去竭力推动生命这扇古老而神秘之门的开启,这是解智伟诗歌的独到之处。
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爱平湖北省作家协会一级巡视员高晓晖说,解智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而其个性是自由而独立的头脑与灵魂。作为诗人,他坚持个性,坚持自己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追求,不流俗,不媚俗。正因为他的个性特质,使他的诗歌作品摒弃了肤浅和平庸,显得那么深刻和不同凡响。
湖北省作家协会一级巡视员高晓晖大家认为,解智伟在诗歌创作的道路,始终在寻找打通古今诗歌的传承文脉。其诗歌承宋词唐诗,诉古人境遇,抒今人衷情。如《文心雕龙》所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其诗歌或激昂或委婉,抒发志气,畅述情怀,但遣辞写景,述事抒情,不刻意追求细密的技巧,而是真率地展现才情,故其诗歌可谓道尽“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仁义。”
长江诗人黄强、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大家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诗人,解智伟应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为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创作出更多的精美诗篇,成为一个时代的诗歌图腾。
文字与声音的创作也需要一份灵魂深处的契合,正如朗诵艺术家柳棣所说的,一个诗人把一生写在一首诗里,我们要在一首诗里读出诗人的一辈子。
现场赏析分享后,进入解智伟诗歌作品朗诵表演单元。著名朗诵艺术家柳棣、李贻清、沈威,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常务副会长杨建、副会长鄢萍、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昕等朗诵艺术家,用他们具有神奇魅力的声音,以他们的生活积淀、情感积累,朗诵了解智伟的部分诗歌作品,让人们深感诗人与朗诵艺术家珠联璧合,相映成辉,撞击出生命的巨响,震撼人们的灵魂。
诗歌朗诵表演中间,还穿插了著名书法家、湖北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伯兴、兰干武、王合多、杨耀洲、孙德生等知名书画家与诗人解智伟的书画与诗歌的互动。“借路·解智伟诗歌作品分享会“”是一场打通古今,合璧中西,融汇不同门类艺术的诗歌文化盛会,是一曲把诗歌融入生活的交响乐,它使我们的诗歌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厚重,诗歌理解领悟更为愉悦深刻。诗歌,历史最悠远的文学样式。
从诗经伊始,诗歌就源于生活,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文化精髓已深深植入民众之中。我们的诗歌,不应远离人间烟火,而应将诗歌的记忆和精神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把诗歌还给生活本身。
解智伟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将诗歌融入生活,他把诗歌还给生活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致力于传播、光大传统的诗歌文化,促使诗歌与朗诵、书画、 茶艺联姻,尝试打通诗歌文化传播赏析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用优秀的诗歌文化熏陶人们,以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诗歌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谢智伟提供;图/胡士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