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祝所有支持和关注武汉千年古镇黄花涝【三清书院】文化事业的朋友们国庆长假快乐!天天开心,月月如意,年年幸福!
热烈祝贺黄花涝第二部《古镇情》出版发行暨第三部《古镇恋》研讨会圆满成功!
朋友, 您想了解武汉千年古镇黄花涝吗?请查看本文第十七章几十幅(古镇风景)照片和注释!
第一部《古镇缘》由著名书画家蒋城关题名
第二部《古镇情》由北京李殿仁中将题名
第三部《古镇恋》由沈鹏女弟子陈春梅题名
第四部《古镇谱》由青年书法家王永康题
衷心感谢国内外40位好朋友积极加入友情照!
简 讯
(内容和照片还在不断添加中,请朋友们随时关注)
2021年9月19日上午9时,经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社长办公会议研究、并与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黄花涝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共同举办,由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三清书院】承办,邀请各地人员来黄花涝村会议室,召开“黄花涝第二部《古镇情》出版发行暨第三部《古镇恋》编辑研讨会”
参加人员共计83人
目 录:
特邀嘉宾
杨斌庆(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
刘伟新(湖北省原政法系统领导)
易 凡(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原广水市人大常委兼教工委主任)
新闻媒体
王 涛(央视军事频道原驻北海舰队记者站站长、帆顺达媒体负责人)
张甲原(大学生实习记者)
各省市区县嘉宾
蒋城关 丁国松 彭凤霞 张和平 罗丽萍 张兆嵩 刘顶利 任茂华潘波莲 程新桥
李秀玲 周建文 廖 萍 周汉鲲 周资钧 叶海田 王桂红 裴光华 殷琼霞 李钦才
吴新桥 林明金 冯名胜 王康国 罗建华 李刚明 李焱芳 李志力 方小和 张幼安
冯南征 李宝珍 彭桂萍 秦玉珍 夏 斌 李必胜 彭根林 明清阶 陈 勇 何祥成
李汉桥 谢作明 张安宇 成水生 周可兰 游金红 彭开全 萧 军 朱华志 辜文军
聂德仙
黄花涝村两成员及有关人士
刘仁山 王东武 王大华 刘 倩 王 涛 王清迪 王益凡 王雄飞 叶桂萍 王 武
王精华 王益民 王 虹 王国华 王三毛 王建文 王美鄂 梅斌刚 彭国俊 刘 林
章腊生 倪胜宏 彭建国 张大辉 王治清 王三清 王凤云
会议慨况
一.会议由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社长蒋城关主持
二.{三清书院】负责人王三清逐一介绍各位来宾、简述第二部168万字的《古镇情》出版发行和第三部《古镇恋》的编辑工作,并向与会人员赠送《古镇情》书籍。
三.樱花诗社副社长张和平致欢迎词
四.武汉盘龙城开发区驻村领导、黄花涝第一书记刘仁山致欢迎词
五.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易凡讲话
六.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社长彭凤霞讲话
七.湖北省地名文化诗词学会会长张兆嵩讲话
八.武汉盘龙文化研究会会长任茂华讲话
九.南昌市驻湖北省卓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文讲话
十.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兰亭书院】院长叶海田讲话
十一.武汉盘龙城开发区黄花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东武讲话
十二.湖北省政法系统老领导刘伟新代表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杨斌庆讲话
十三.参加会议的诗友在会上会下自由发挥,献诗献歌或发贺词,他们分别是:
1.刘顶利(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樱花诗社会员)
2.李秀玲(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名人名流杂志主编)
3.陈玉华(深圳市京韵诗社社长)
4.程新桥(湖北省黄梅县著名诗人)
5.彭开全(湖北监利人杂志主编)
6.辜文军 (成都市驻天门市好友)
7.萧 军(湖北省洪湖市书法家)
8.聂德仙(湖北省随州市书法家)
9.罗建华(武汉园林局退休干部)
10.李必胜(武汉百步亭社区文化活动总策划)
11.李少华(三店村学校老校长、其子是中国书协党组书记)
12.彭根林(武汉汉阳社区党委书记)
13.明清阶(武汉菱角湖读书会会长)
14.冯南征(武汉黄陂区滠口中学高级教师)
15.冯明胜(武汉黄陂区横店中学高级教师)
16.林明金(武汉黄陂区横店街原纪委副书记)
17.谢作明(武汉汉口诗友)
18.秦玉珍(武汉诗友)
19.何祥成(武汉蔡甸区诗友)
20.李焱芳(湖北省报告文学会艺委会办公室主任)
21.裴光华(武汉黄陂区诗友)
22.李汉桥(武汉蔡甸区好友)
23.王 虹(江西厚达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4.彭桂萍(黄陂区原前川街组织委员)
25.方小和(武汉黄陂区天河街教师)
26.刘 林(湖北省文物考古收藏协会会员)
27.殷琼霞(黄陂区社团业余歌唱家)
28.李宝珍(武汉黄陂区滠口街好友)
29.丁国松(湖北黄梅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
30.罗丽萍(武汉国药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
31.陈 勇(武汉市诗词爱好者)
32.村两委和有关人士照片
王大华 王清迪 王雄飞 叶桂萍 王武 王国华 王美鄂 梅斌刚(其他人员待录)
会后,诗友们前往【三清书院】参观,其中:洪湖市著 名书法家朱华志,【兰亭书院】常务副院长王桂红、黄陂区书法家张幼安、李钦才、吴新桥、王康国,武汉著名书画家周可兰、张安宇等分别向书院赠送书画作品。会议期间,中国田园诗人金奖得主李刚明、黄陂美篇制作人李志力、武汉楹联制作专家游金红进行跟踪拍摄。
特别感谢《古镇情》校对员潘波莲、【古镇食府】老总张大辉、知名人士彭国俊、倪宏胜、彭建国,黄花涝文化旅游团团长王美鄂、顾问梅斌刚、向导王治清,黄花涝业余剧团负责人王益民,盘龙城供电站片长章腊生、黄陂区水务局工程公司副总王国华、滠口供销社主任王建文、武汉环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老总王武、副总王精华,黄花涝村两委全体成员进行热情服务,在此一并感谢,祝会上会下所有朋友们中秋佳节开心快乐,全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十四,领导讲话稿
蒋城关 王三清 张和平 刘仁山 易凡 彭凤霞 张兆嵩 任茂华 周建文 叶海田 王东武 刘伟新
十五,贺诗收录
张兆嵩 程新桥 周玉香 李雪莹 林明金 张和平 周可兰 郭艾英 康怀信 李志力
蒋城关 罗仁发 明道华 李必胜 游金红 吴新桥
十六.友情照选登(按先后顺序已收录41位)
(友情照只收录为第三部《古镇恋》赞助和定购的人员,具体金额直接与个人反馈,并在出版书籍时作为单独章节公布)
o1.王三清 蒋城关 彭凤霞 石 艳 曾宪杰 潘波莲 王治清 谢骥 王洪涛 王菊年
11.陈耀平 张兆嵩 付坤照 胡一博 胡圣辞元 王玲玲 周建文 吴琼媛 王辉亮 陶醉
21.彭明生 王娜 欧阳萱萱 刘秀明 陈玉华 王建文 王益民 殷琼霞 王国华 李汉桥
31.陈勇 章腊生 彭建国 彭国俊 王大桂 罗勋斌 王清迪 吴宏国 陈少莉 叶重豪
41.郭 丽
十七,古镇水乡风景照
1.古迹寻览
2.黄花涝大草原
3.古镇渡口
4.古镇龙舟赛
5.古铁佛寺
6.文博馆
7.三清书院
8水乡四大鱼菜馆
按目录顺序
特邀嘉宾
杨斌庆(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下图右一
刘伟新(湖北省原政法系统领导)右一
易 凡(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原广水市人大常委兼教工委主任)
新闻媒体
王 涛(央视军事频道原驻北海舰队记者站站长、帆顺达媒体负责人)右一
张甲原(大学生实习记者)
会议慨况
一.会议由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社长蒋城关主持
二.{三清书院】负责人王三清逐一介绍各位来宾、简述第二部168万字的《古镇情》出版发行和第三部1200幅照片的《古镇恋》编辑工作,并向与会人员赠送《古镇情》书籍。
三.樱花诗社副社长张和平致欢迎词
四.武汉盘龙城开发区驻村领导、黄花涝第一书记刘仁山致欢迎词
五.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易凡讲话
六.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社长彭凤霞讲话
七.湖北省地名文化诗词学会会长张兆嵩讲话
八.武汉盘龙文化研究会会长任茂华讲话
九.南昌市驻湖北省卓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文讲话
十.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兰亭书院】院长叶海田讲话
十一.武汉盘龙城开发区黄花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东武讲话
十二.湖北省政法系统老领导刘伟新代表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杨斌庆讲话
十三.参加会议的诗友在会上会下自由发挥,献诗献歌或发贺词,他们分别是:
1.刘顶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常务副秘书长
2.李秀玲(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名人名流杂志主编)左一
3.陈玉华(深圳市京韵诗社社长)右
4.程新桥(湖北省黄梅县著名诗人)右
5.彭开全(湖北监利人杂志主编)中
6.辜文军 (成都市驻天门市好友)右
7.萧 军(湖北省洪湖市书法家)右
8.湖北省随州市书8.聂德仙(湖法家)
9.罗建华(武汉园林局退休干部)右
10.李必胜(武汉百步亭社区文化活动总策划)
11.李少华(三店村学校老校长、其子是中国书协党组书记)右
12.彭根林(武汉汉阳社区党委书记)右一
13.明清阶(武汉菱角湖读书会会长)
14.冯南征(武汉黄陂区滠口中学高级教师)右
15.冯明胜(武汉黄陂区横店中学高级教师)左
16.林明金(武汉黄陂区横店街原纪委副书记)右
17.谢作明(武汉汉口诗友)
18.秦玉珍(武汉诗友)左
19.何祥成(武汉蔡甸区诗友)
20.李焱芳(湖北省报告文学会艺委会办公室主任)
21.裴光华(武汉黄陂区诗友)右
22.李汉桥(武汉蔡甸区好友)右一
23.王 虹(江西厚达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左二
24.彭桂萍(黄陂区原前川街组织委员)
25.方小和(黄陂区天河街教师)
26.刘 林(湖北省文物考古收藏协会会员)
待录
27.殷琼霞(黄陂区社团业余歌唱家)右
28.李宝珍(黄陂区滠口街好友)右
29.丁国松(湖北黄梅县驻武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右
30.罗丽萍(武汉国药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左二
31.陈 勇(武汉诗词爱好者)中
32.三哥与南昌市驻湖北卓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萍(左二)全家合影
会后,诗友们前往【三清书院】参观,其中:
洪湖市著名书法家萧军、朱华志(下图左萧军、右朱华志)
洪湖市书法家朱华志老师赠送作品(右一)
【兰亭书院】常务副院长王桂红(右)
黄陂区书法家张幼安(中)
武汉市书法家李钦才(左)、吴新桥(右)
武汉黄陂区书协会员吴新桥(中)
武汉市黄陂区书协会员王康国(中)
武汉著名书画家周可兰(左)
张安宇等分别向书院赠送书画作品(中)
会议期间:
中国田园诗人金奖得主李刚明、
黄陂美篇制作人李志力
武汉楹联制作专家游金红进行跟踪拍摄
《古镇情》校对员潘波莲(右)
【古镇食府】老总张大辉、黄花涝文化旅游团团长王美鄂、顾问梅斌刚、
向导王治清
黄花涝村两委成员和武汉环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老总王武
及有关人士进行热情服务
左起:王武老总 王大华副书记
左起:廖萍 王三清 王清迪副主任
左起:叶桂萍(原副书记) 王雄飞(村委会委员) 王国华(黄陂区水务局工程公司副总) 王涛(帆顺达媒体负责人)
黄花涝文化旅游团团长王美鄂(左)、顾问梅斌刚(右)
黄花涝两委成员:
上图左起:王清迪(副主任)刘倩(支部委员)王东武(书记兼主任)王大华(副书记)王涛(副主任)叶桂萍(原副书记、聘干)
后排左起:王益凡(村委)王雄飞(村委)
在此一并感谢在此,祝会上会下所有朋友们中秋佳节开心快乐,全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十四,有关人士讲话稿
1.蒋城关领导主持
贺三哥《古镇情》新书问世
古镇黄花遍地香,农家白酒半生藏。
今朝酌献千杯喜,谁咏跻攀万卷狂。
敢入文坛寻巨笔,自归诗国慰高堂。
三清且把缘情寄,百代便随恋谱扬。
注:缘情指《古镇缘》《古镇情》,恋谱指《古镇恋》《古镇谱》。
2.张和平领导致词
三清书院 三清快意人生
——在《古镇情》新书首发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出席《古镇情》新书首发仪式,这是值得庆贺和令人高兴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三哥及《古镇情》全体编委对各位领导、诗友、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媒体界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千年古镇黄花涝欢迎你们!
值此《古镇情》新书发行之际,感谢你们的一路的支持与陪伴,没有你们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就不会有这本书的丰硕成果。《古镇情》是继《古镇缘》之后又一力作,《古镇情》的出版,是黄花涝和三清书院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黄花涝依河傍水,旧时曾是汉口外围的"水码头"。这里有商代沿河古石坡,古码头;明末清初居家古屋,古寺院,古教堂,古祠堂;清代古墙壁,三国古墓等遗迹都保存完好,府河岸边安静的矗立着一个古渡口。据历史记载,这里曾经是,“日有千人拱手(纤夫),夜有万盏明灯(帆船)”的繁荣富庶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每年每到三四月间,府河大草原上黄花遍地,河滩上一片黄花盛开,游人如织,这也是黄花涝风景最美的时候。你或许去过三毛到过的周庄,去过茅盾笔下的乌镇,去过商业繁华的西塘……那你不妨来千年古镇黄花涝走走看看。这里似诗如画,走进这里,仿佛就是进入了一幅美丽的中国画。浓淡相宜,一切是刚刚好。就如张爱玲说的,刚好就是遇见了你,原来你在这里。小船在碧波荡漾中划过的时光,安静地坐在小船上,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这大概就是山水画的构图,步步即景。夜幕降临时,河滩上每天都有不少野营和篝火晚会,仿佛就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当你从渡口乘船到对岸,会看到府河大草原一片一望无际的绿,河对岸的草地上一个个蒙古包,在大草原的衬托下给人营造一种真正置身于蒙古大草原的感觉。
吹着府河的河风,躺在柔软的绿草上,闻着紫色小花的淡淡芬芳,抬头仰望着飞机划过的蓝天,整个人融入在了蓝天碧草中。此时此刻让人早已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和城市的喧嚣。
这里是城市边缘的草原,广袤的一望无际的草地,堪比呼伦贝尔草原,不由得令人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这里是一个适合心情释放、心灵放飞的地方。
你可以这里撒野,寻春。躺在厚厚的草地上,头下面枕着的就是芳香的黄花,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和心上人、和孩子、和父母、和朋友,或野炊、或休闲、或钓鱼、或踢球、或放风筝、或露营、或烧烤、或挖野菜、或品茗,谈天说地……岂不快哉!
远远望去,府河岸边蓝天下的小渔村家家炊烟缭绕,一派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景象,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古镇令人爱恋。我们恋上了渡口边的依依杨柳;恋上了烟雨长廊的绵绵情怀;恋上了府河上的悠悠小船;恋上了古佛寺的沧桑历史.......在这里,可以品茗,可以静思,可以禅坐。背上你的行囊,白墙黛瓦,千年古渡,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让人们恋上的不仅仅是这里旖旎的风光,还有几乎与黄花涝几乎齐名的另一道靓丽风景线——三清书画院,它的主人名叫王三清,人称华夏三哥。
王三清,土生土长的黄花涝人,地地道道的黄陂通,中共老党员。这个铁打的汉子曾经在部队八次立功受奖,1975年回到家乡接任黄花涝党支部副书记、连任书记直至2014年底退职。40年从政生涯中,视乡亲为家人,为古镇建设呕心沥血,在广大乡亲的支持下,带领两委一班人,较好地完成了恢复商品粮,河坡整治,府河斟界,北教大堤,学校改造,五七工审报,家园建设,古镇文化宣传,引进博物馆和铁佛寺等重大项目,无数次荣获殊荣。退休后致力于古镇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心创作诗歌散文,成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武汉楹联诗词学会汉北诗社副会长、中国楹联诗词野草诗社华中第五院副会长、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三清书画院院长、吉林市雅风诗社会员、武汉盘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创办了《三清书画院》并得到全国各省市书画家的大力支持,如今这家享誉中国的书画院成了千年古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清书画院始建于2012年,距离汉口中心城区半小时车程,占地面积六百平方米,外有文化墙,展示着三哥撰写的百篇历史故事和诗词歌赋;内设藏宝馆,广收各界名流的千幅字画墨宝和楹联寄语。书画院是自己的民房,自建馆以来,已收藏了28省市,230多位全国著名书画家和省市区县以上书协会员的近千幅作品。古镇食府大字院内,文化墙上展示着来自海内外数百余人的诗词歌赋和照片,甚是壮观。
当你走进三清书画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书画。这间平凡的农家小院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屋子里都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书法家和画家无偿赠送的字画和友人的题词,且价值不菲。得到了全球380多位书法名家无偿赠送字画,每年要接待10000多人参观,上至将军,下至邻里乡亲都亲切的称呼他为三哥。湖北省书协党组书记刘永泽老师参观书画院后,称赞他为"黄花涝第一秀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却在文化圈里是有名的大咖,家中收藏了全球380多位名师大家的1000多幅墨宝字画,每一副字画背后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三哥常说自己无才,文不能测字,武不能担水。但是现实中,三哥的文笔却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曾经参军的他,在部队担任宣传报道工作,练就一手好文章。三哥的词、赋、文章被全国各大报社争相刊登。
三哥一生致力于千年古镇的宣传,默默无闻的奉献,淡泊名利。
三哥常说:礼义行天下,厚德续中华,谦和守根本,诚信情无价。千年古镇黄花涝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感受了府河的迤逦风光,感受了三清书画院的美丽传奇,感受到了三哥的古道热肠。
三哥已完成了《古镇缘》的编辑和出版,今天又欣逢《古镇情》的出版首发仪式,第三部《古镇恋》和第四部黄花涝内部的百家姓氏《古镇谱》也在同步进行之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愿三哥岁月静好,行稳致远!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和喧嚣,还有诗和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游吧,到黄花涝体验一番千年古镇那不一样的美!这里的胜景总是令人怦然心动,神驰心往。人生最曼妙的路,就是一个人的心灵历程,每一次岀游观览黄花涝,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慰籍。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关注黄花涝,情系三清书院,让我们以诗会友,以书结朋,以画结缘,用我们手中的笔书写时代的辉煌。无愧时代,无愧历史,无愧人民。
最后,我以一首诗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渺渺黄花若比邻,幽幽铁佛迎佳人。
新书高论多贤士,逸事深情尽宝珍。
日照矶头千古寺,水翻渡口四时春。
三哥共筑同园梦,风雨相随总是亲。
祝《古镇情》新书首发仪式取得园满成功!祝大家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21年9月19日
3,易凡领导讲话(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
祝贺《古镇情》出版发行
首先热烈祝贺《古镇情》付梓出版!在诗情画意的中秋佳节前夕,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王三清同志作为主编的《古镇情》大作付梓出版!
《古镇情》的出版,凝结了三个情节一是,凝结了王三清同志对黄花涝古镇满腔的热血和汗水。第二是《古镇情》凝结了各位编委会成员的无私奉献。第三是凝聚来了全国各位诗友的大力支持 !樱花诗社功不可没,楚凤诗社功不可没,野草诗社功不可没!
《古镇情》的出版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古镇情必将名刻百年,今年建党百年之际,发布这本书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在中秋节前夕发布此书,让各地诗友增加了诗意。
二是《古镇情》将让黄花涝名垂青史!
古镇情弘扬了黄花涝的过去,讴歌了黄花涝的现在!展望了黄花涝的未来。古镇是有幸的,一群文化人在三哥的带领下浓墨重彩对古镇的历史进行挖掘!
三是《古镇情》让黄花涝名扬四海!古镇情通过数副图片介绍黄花涝,图文并茂,必将让黄花涝走出汉北,走出武汉,走向全国。黄花涝一定会大放异彩!横向上,樱花诗社凝结了海内外众多诗人,是名扬海内外,纵向上野草诗社上至李殿任将军,下至普通诗人,参与了黄花涝的故事书写,尤其是楚凤诗社的女诗人参与本书的编写与吟咏,大题材上的气象万千,小题材上的漱玉浅唱,让《古镇情》别开生 面
总而言之,《古镇情》见证了大家的深情与厚谊,相信很多人克服了工作与家庭困难,来助推《古镇情》的发布会
最后我用一副对联祝贺《古镇情》发布会圆满成功!
贺《古镇情》发行会在武汉黄花涝召开
古镇情牵万里,恰共仰婵娟,有朋联袂黄花涝;
谁人辞赋千回,待平分秋色,此夕倾樽府水河。
4.张兆嵩领导讲话
话说三哥
最早认识三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时我俩分别在滠口镇下面的两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经常在一起参加学习和开会,一来二去,很快便熟了起来。
三哥本名叫王三清,最初给我的印象是身材高大魁梧、五官俊朗潇洒,说话妙语连珠,办起事来干净利落,豪爽的个性中给人一种很自然的亲切感。的确,他也是我们当地村官中的领头雁,但凡在村务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难题,我们常常是请教三哥帮忙破解。
对三哥进一步的认识缘于一份报纸。那时的黄花涝对滠口来讲就是一个偏远的渔村,一条崎岖不平的泥沙路通往早已冷落的小镇。有一天,我偶然翻起一份《楚天都市报》的第二版,一篇《古镇踏青》署名三清的散文吸引了我,文章中把黄花涝描绘成了天府之国,漫地黄花,曲径通幽,古埠码头,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渔歌唱晚,给人一种令人神往的冲动,真没想到三哥妙笔生花,给古镇披上了一件阳光的外衣。
彼时,三哥建了一座小楼,在小楼的前面打了一个小院,在屋内收藏了一些名人字画,随后美其名曰三清书画院,自己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院长。别要小看这小小的书画院,不管是到铁佛寺上香还愿的,还是去瞻仰古镇博物馆的,不管是到河边踏青釆风的,还是到老店中品尝土家菜的,一到此地,大多要到三哥的府上拜访。不知是古镇成就了三哥,还是三哥成就了古镇,一时间,声名鹊起,游客络绎不绝,从而打开了“千年古镇黄花涝”走向世界的通道。
笔才不才,在《古镇缘》一书中投了一首小诗,立马被三哥发现并收录在书中。从这时起,三哥就与我结成了文朋好友。
随后,三哥把我带到了樱花诗会,让我在那里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诗友,这也给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在一起时而把酒言欢,时而对月当歌,时而吟诗作赋,总之,有了三哥就有了快乐。
三哥是一名党员,做事兢兢业业,虽然退休了,总能为老百姓热忱服务;三哥是一名老兵,全国各地的战友中,不管是将军还是普通士兵,都与他拥有着浓浓的战友情,互通着音讯,保持着往来;三哥是一位诗人,他总是用他那刚劲的笔,书写着美丽的家乡和自己豪迈的人生,讴歌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实,三哥只是村头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把翠绿给了小镇,把芳香给了人们。如果一定要我实在的来评价三哥,那我说三哥是一条纽带,是他架起了古镇与外界互通的桥梁;三哥更是一个窗口,从他那书画院里可以看到精彩的世界和美好的未来。
任茂华领导讲话
5.任茂华领导讲话
在《古镇情》首发式上的讲话
黄花涝,是千年古镇,随着临空港经济的发展,黄花涝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古镇的历史也许慢慢被淹没在时光中了。《古镇情》,还有《古镇缘》的出版让我们了解古镇的过去辉煌的历史,快速发展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
“三哥”已经成为古镇的一个张片,一个与古镇一样的名片。他几十年倾情打造古镇文化,宣传古镇,是古镇的文化使者。他如古镇“文化之船”的船长,扬帆起航,通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通过文化交流,来传承和发扬古镇文化。《古镇情》、《古镇缘》,不是“三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他个人的传记。
《古镇缘》、《古镇情》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古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或者是来古镇的人的情怀,与古镇的交往,从不同的角度记叙了古镇人的奋斗历程,为古镇发展所做的贡献,可以看到古镇的足迹,看到古镇人文情怀的点点滴滴,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有文化,这个地方才有活力。乡村振兴,一方面是改善生活水平,美化环境,其实更重要的是文化,文化充实着心灵,有文化,才有内涵,乡村才能活起来,才能火起来。不论是“三哥”,还是“三清书院”,还是《古镇情》、《古镇缘》,已经成为古镇对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既增加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的活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凝聚力。
6.王东武书记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今天在黄花涝居委会办公室举行召开《古镇情》出版发行暨《古镇恋》研讨会,并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祝大家渡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
黄花涝村位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西北端府河之畔,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5户,全部居住在黄花涝居民区内,约占面积800余亩,户籍在册人口1745人,拥有劳动力930人,常年外出务工386人。黄花涝村拥有任凯湖、蓦家湖、涝家湖三大湖泊,主要以水产种养殖业和外河捕捞为主,外出务工为辅。养殖水面10500余亩,精养鱼池2000余亩,村湾占地面积600余亩,府河湿地面积2万余亩。
古镇黄花涝有“小汉口”之美名。旧时,黄花涝像汉口一样富庶繁华,热闹非凡,曾经具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辉煌,物阜民乐,商埠星灿,为各类人群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故称“小汉口”。
黄花涝依河傍水,历史上是一个水上交通要塞,更是兵家必争之地。门前府河流经,古代又曾经是江汉两水的交汇处。东、南与武湖、长江相通。西北与童家湖(白水湖)相连。旧时南可抵今日之姑嫂树,北达孝感及三汊埠。随着武汉市城镇化推进和发展,黄花涝府河西堤加固建设,黄花涝紧邻临空区天河国际机场,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每逢春秋时节,黄花盛开,黄花涝以独特的环境给游客带来了鱼塘垂钓的惬意和府河泛舟的乐趣,府河湿地万亩草原上放风筝、赛车、野炊、露宿和勾火,各地游客们都慕名来到黄花涝,参观旅游,文博馆,铁佛寺,三清书院等旅游景点
王三清老书记酷爱文学艺术,他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创作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成立创建“三清书院”,他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情有独钟,具有超前意识。一直以来大力弘扬黄花涝本土文化,衷心感谢王三清老书记对黄花涝文化事业的支持,提升黄花涝的文化宣传,传播正能量,为黄花涝古镇的明天付出心血和努力,同时为黄花涝的文化、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和指导,望大家在这次座谈研讨会畅所欲言,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预祝《古镇情》出版发
黄花涝居委会
2021年9月19日
十五,贺诗收录
1.贺诗收录贺三哥《古镇情》
张兆嵩(湖北武汉)
付梓新书又一篇,平生四卷度华年。
窗台劲笔歌难尽,街内孤灯夜未眠。
沥血曾经同古镇,呕心此去问高天。
黄花涝上风云事,独有三哥比圣贤。
2.发行会吟怀
程新桥(湖北黄梅)
应邀赴会笔难操,五岳群雄逐浪高。
一卷鸿篇彰魄力,千年古镇领风骚。
才吟绝句歌新月,又挹江流濡咏毫。
裁就清词舒鹄志,图三冀四再披袍。
注:图三冀四指第三,四集的研讨准备工作
3.贺《古镇恋》出版发行
周玉香(湖北宜昌)
感天动地古镇恋,鸿篇巨制头条缘。
三哥浩举世人赞,万代美谈话高贤!
4.参加<古镇情>出版发行暨<古镇恋>编辑研讨会
林明金(湖北武汉)
黄花村委聚耆翁,忘老痴迷立志雄。
古镇情怀拼日月,巨篇恋旧树碑功。
丹青诗句兰台册,字画风流梓里丰。
共赞发行研讨会,欢言笑语贺声同。
5.贺三哥《古镇情》新书发行
李雪莹(黑龙江)
诗花灿烂韵芬芳,妙笔灵心锦绣章。
古邑清辉萦瘦影,孤灯冷夜索枯肠。
湖山意气星辰近,侠客情怀日月长。
白雪阳春同俗雅,超然物外品疏狂。
6.题《古镇情》首发仪式
张和平(湖北武汉)
渺渺黄花若比邻,幽幽铁佛迎佳人。
新书高论多贤士,逸事深情尽宝珍。
日照矶头千古寺,水翻渡口四时春。
三哥共筑同园梦,风雨相随总是亲。
7.贺三哥《古镇情》出版
周可兰(湖北武汉)
人中豪杰看今朝,壮心不老书古镇;
凝聚有缘话千年,黄花涝村再辉煌
8.贺《古镇情》付梓
郭艾英(武汉)
古镇情缘故事长,黄花村委彩旗扬。
杏坛墨客高朋至,研讨发行传播忙。
诗卷楼头著书册,忠心赤胆爱家乡。
三哥鸿志铺茵绣,文化名流靓四方。
9.寄《古镇情》出版暨《古镇恋》《古镇缘》研讨会贺三哥
康怀信
府水悠悠桂酒香,三哥邀客饮秋光。
情缘古镇高朋坐,书出新刊雅韵长。
剑胆琴心挥劲笔,宏篇巨著载沧桑。
山河无恙丹青恋,灭疫雄风赋颂扬。
10.贺《古镇情》出版
李志力(武汉)
黄花涝里笑声甜,木阁石街古味绵。
汉韵楚音迎票友,茶楼棋社聚诗贤。
酒家食府名优远,肉店鱼摊价实廉。
向晚醉归情未竟,三清书苑听新篇。
11.贺三哥《古镇情》新书问世
蒋城关(武汉)
古镇黄花遍地香,农家白酒半生藏。
今朝酌献千杯喜,谁咏跻攀万卷狂。
敢入文坛寻巨笔,自归诗国慰高堂。
三清且把缘情寄,百代便随恋谱扬。
注:缘情指《古镇缘》《古镇情》,恋谱指《古镇恋》《古镇谱》。
12.《如梦令•遣怀》
罗仁发(武汉黄陂)
古镇风清良夜,
黄涝烟波月驾。
一网撒金秋,
千里相邀无价。
多谢,多谢,
早已秋风报罢。
13.赠黄花涝三清书院主人
明道华(湖北武汉)
三部曲缘情恋 谱古镇风物 名扬天下
清雅士侠义勇 写人生传奇 气壮山河
14.喜贺《古镇情》辛丑中秋付梓发行
李必胜 ( 武汉 )
滔滔府水透天香,风雅颂齐溯石阳。
古渡佛楼穿碧宇,状元榜眼撰华章。
三清书院五湖络,百载琴音四海扬。
巨著今朝添特色,黄花遍野永流芳。
注:琴音,指楚剧。
巨著,指《古镇缘》、《古镇情》、《古镇恋》三部著作。
题三清书院
李必胜 ( 武汉 )
黄花镇古府河长,尤以人文誉八方。
诗画千篇廊隽秀,深观细品永留香。
15.赠三清书院主人对联
游金红(湖北武汉)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16.贺《古镇情》出版发行
吴新桥(武汉黄陂)
万象千形笔端生,柔情美景纸上盈。
天上人间留永爱,惹得翰墨吟到今。
十六.友情照选登(已收录40位)
(友情照只收录为第三部《古镇恋》赞助和定购的人员,具体金额仅在个人反馈时和出版书中公布)
|
|
|
王三清 黄花涝三清书院院长、《古镇恋》编辑兼主编
| 蒋城关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社长、《古镇恋》总编 | 彭凤霞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社长 |
![]() |
| |
石 艳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专家人才智库专家委员、吉林市雪柳诗社常务副社长 | 曾宪杰 河南省驻马店市规划局支队长 | 潘波莲 武汉中天钢构有限公司办公室秘书、《古镇恋》校对员 |
|
|
|
王治清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谢 骥 武汉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
| 王洪涛 上海振华机械厂分公司经理 |
王菊年 武汉天线厂行政科长、退休后任服装厂厂长,现随子居住美国。 | 陈耀平 武汉黄陂区教师、签约作家
| 张兆嵩 湖北省地名文化诗词研究会会长、滠口街城管副主任 |
付坤照 黄陂区原企业局办公室主任,四中同学 | 胡一博 (右二)部队正团级转业、湖北省洪湖市原财政局长 | 胡圣辞元(左一) 武汉荣宝斋第三代传人,著名女画家 |
王玲玲 湖北省电力信息通信公司退休职工
| 周建文 湖北卓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昌市人) | 吴琼媛 黄陂区石油公司员工、黄陂诗词学会副会长 |
王辉亮 武汉市原中移铁通科技公司总经理 | 陶 醉 安徽省九华山市居民 | 彭明生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
![]() | ![]() | ![]() |
王娜 华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社驻马店分社副秘书长 | 欧阳萱萱 南昌市好友 | 刘秀明 武汉市第六中学数学教师 |
![]() | ![]() | |
陈玉华 深圳市京韵诗社社长 | 王建文 武汉黄陂区滠口供销社社长 | 王益民 武汉盘龙城开发区黄花涝业余剧团法人 |
| |
|
殷琼霞 武汉黄陂文化团体主持人兼业余歌手 | 王国华 武汉市水务局工程师陂、工程评标专家、黄陂区水务局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 李汉桥 武汉蔡甸区侏儒街项目工程负责人 |
![]() | ||
陈勇 武汉诗词爱好者 | 章腊生 盘龙城供电所片区负责人 | 彭建国 丁店村垸子湾建筑工程老板 |
![]() | ||
彭国俊 武汉市敏恩佳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 | 王大桂 武汉市统一街电器批发市场老板
| 罗勋斌 湖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监利县。 |
| |
|
王清迪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黄花涝村委会副主任 | 吴宏国 广东汕头市木雕工艺美术社法人 | 陈少莉 海南省海口市药理师 |
| ||
叶重豪 湖北省红安县红色文化传承人 | 郭 丽 吉林市雪柳诗社社长 | |
| 。 |
十七,古镇风景
(还在修改和完善之中)
1.千年古镇黄花涝
王三清题
谁说古镇偏,傲立府河边。
昂首二千三,历史上下连。
王三清题
题匾人向前,名家竞争先。
感谢陈䂀经,九旬把墨添。
王三清题
古镇水乡美,鱼虾食更甜。
每逢节假日,游客争向前。
王三清题
龙舟千年史,渔家万户歌。
每逢端午节,锣鼓喧天乐。
王三清题
昔时老街长,店铺商家忙。
白天人如织,夜晚灯辉煌。
王三清题
沙石留苍伤,痕迹记忆长。
千年车轮过,万家生意忙。
王三清题
梅园趣事多,名人喜落脚。
京汉楚三家,大师都住过1
王三清题
百年天井故事多,进士曾在家里座。
九岁打赢湖官司,留下美名传著作。
王三清题
老屋别小瞧,里面出英豪。
抗日立奇功,陈宅重任挑。
王三清题
草掩天主堂,百感交加伤。
昔时躲日寇,难民里面藏。
王三清题
古镇秋凉观石坡,如同城墙保民乐。
春观草原万般美,夏赏航船千帆过。
王三清题
上通涢水下达江,春开黄花夏汪洋。
天灵地宝降福祉,渔家唱晚喜气扬。
王三清题
夏秋渔家忙下网,春冬退水成晒场。
谁家美女立岸边,弹琴高歌笑意长
王三清题(思亲亭)
金燕为民绝食亡,闭门谢官锁门房。
后人记德修名亭,今日休闲忆史长。
2.黄花涝大草原(阳春3月12日至18日,漫天遍野的黄花让人陶醉)
王三清题
万亩草原遍地香,千倾黄花似玉娘。
笑迎牛郞来相聚,旁边早备蒙古房。
王三清题
莫叹武汉无草原,近在咫尺黄花涝。
携朋带友请您来,唯有此处最热闹。
王三清题
草原宽阔成赛场,车队竞争千人欢。
绿色之地气象新,别有风味不一样。
王三清题
莫看明星耀舞台,怎比仙子上草原。
灯光不如自然景,无数鲜花在捧场。
王三清题
半边河水半边坡,一个蒙包一家乐。
草原放飞你撒欢,随处绿草可仰卧。
王三清题
风筝赛车摆河坡,价格适宜任你座。
顽童上去请放心,就是跌倒更欢乐。
王三清题
朋友聚会哪里过,首选草原最快乐。
河水伴风吹身旁,花香献你送赞歌。
王三清题
草原服务千般好,留在心里十分笑。
邀上闺蜜来几串,自然鲜花添香料。
3.端午龙舟赛
王三清题
每逢端午情高涨,千家万户讲排场。
你请亲戚我邀友,只为节日表心肠。
每次龙舟赛最少有各地12个代表队竞赛
王三清题
精英十二队,观众万户鞭。
一声号令下,划船竞争先。
每次龙舟赛总是人海如潮几万人观看
王三清题
端午龙舟好看场,石阳古坡树下藏。
身在其中多凉意,观看比赛无遮挡。
4.古镇渡口
王三清题
古时巡查守河防,今日迎客到水乡。
故事传承几千年,草原景点誉四方。
夏季府环水涌上古码头
春冬落水季节码头可观赏古石坡
游客在码头等候上船
游客游玩大草原后上岸
游客通过古镇渡口进入老街
5.黄花涝博物馆
6.古铁佛寺
明朝朱元璋皇帝题字的古铁佛寺和松岩塔
王三清题
倒水斜影映府河,松岩名亭拥高坡。
大雄宝殿相陪伴,时逢盛世赐福多。
吸引游客的古铁佛寺大雄宝殿
王三清题
恢复重建续香火,只为居家来府河。
寻览历史问旧事,图过清闲求快乐。
黄花涝松岩塔和古铁佛寺西景
王三清题
临水伴河插云宵,看景疑似名岳阳。
它依长江洞庭湖,我望草原黄花香。
古铁佛寺大雄宝殿
7.【三清书院】
【三清书 院】内图书馆保持1997年国内外乡友建校捐赠榜
【三清书院】文化墙
8.黄花涝水乡四大鱼菜馆
王三清题老屋餐馆:
老屋明末生,风霜经年纶。
今作酒肆家,醉倒多少人。
王三清题码头渔庄:
酒馆倚府河,鱼船靠岸坡。
随时登码头,几杯最快活。
王三清题友华渔庄:
门前菜地多,随便摘几颗。
都是原生态,现炒上餐桌。
王三清题古镇食府:
百米长廊塑,诗词汇成河。
享受文化餐,土灶煨汤喝。
王三清题(亚元居)门前的古石狮:
康熙赐匾亚元居,门前傲立两石狮。
后移学校进食府,引来游客格外痴。
王三清题古镇食府内的百人百米百诗文化墙
百米长廊天下知,名流大家尽献诗。
三十一个省市来,就为欣赏墙上词。
【三清书院】三哥制作报道
2021年9月21日(中秋节)、国庆长假再次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