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图片/网络




凤升,我的家乡
作者:庞水定
凤升,是凤凰升起的地方;凤升寓意着吉祥;凤升象征着美丽。凤升其实是凤升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村民们生息繁衍的根。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的家乡发展的会如此惊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连温饱都很难以解决的破旧村庄,现在成了美丽乡村。家家住上了别墅一样的农居房。小弄小巷拓宽了,主干的村道像国道,而且都是柏油路、水泥路。村管辖的地藏寺、中山林、白龙潭和周家祠堂等古迹换然一新。每当想到我的家乡,那种自豪感由然而升。

凤升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应征入伍,离开了家乡。这一走竟然在外从军、工作近半个世纪。我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双鬓染霜的老头。虽然逢年过节我会回老家看望家人、亲朋好友。从中感受到家乡在变,先是缓慢的变,这几年是飞跃。
改革开放前,村民们看不到希望,真的想远走天涯,寻找自己的方向。在生产队干活的,总在盼望天会变,日子会好起来。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办企业做生意,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但环境污染严重,因缺少规划,村子有点凌乱。但村里很快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进行了各种整治和规划。于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为此,我真的骄傲。我也觉得,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又有这么多历史遗存,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应该展示我们的变化和特色,让村民们有获得感,成就感,自豪感。我还觉得我们村是适合做乡村游加民宿或度假的。因为村里的特色资源摆在那里。

萧山东片人大都知道,航坞山山岙里的地藏寺很有名气,算是浙江省最大的地藏寺。每年地藏菩萨生日和春节期间,远道而来的香客数以万计。寺院里的三棵大樟树树龄达几百年,让你感受到岁月的悠长,静静地坐在树下,你会感受到大地的宁静,世界的平安详和。而现在,不仅地藏寺进行多次扩建,沿途小寺庙一个接一个,一派佛教圣地的景象。
小时候,我们村虽然穷,但有一个山水池塘(后来叫白龙潭)叫人难忘。那里的水呀,甜蜜蜜的。夏天可以当饮料,冬天泡出来的茶,可以说,鲜而爽,喝不够,完全胜过农夫山泉。这是我永远的乡愁啊!

航坞山顶上的中山林亭子,觉得有点神秘感。因为山有点高,所以只是偶尔去一趟,有时是砍柴,有时是挖蕃薯,是顺道去看看。心里有一种好奇,在这么高的地方,有这么宏伟坚固的建筑。至于我们的先人为何要建造,材料怎么搬上山的,就没有深究了。现在终于明白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是当地人不忘国父,拥护三民主义。通往中山林原来是土路。现在辟有水泥石板路,要好走多了。而且这个亭子已成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祠堂在我们村西侧,像老底子一个大户人家的住宅。那里曾办过一个造纸厂,那是我小的时候。据说萧山第一中学解放前在这里办过学。现在有许多资料在展示。上面还拨出专款进行修缮,是又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关于周家祠堂,我有一种猜测或者说分析吧。它可能为绍兴的周姓人所建,因为我们村是没有周姓家庭的。那么这会不会是周恩来总理的先人或者鲁迅先生的先人所建?因为周家祠堂一出门就是一条通往绍兴的河。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其实,我们村周围观赏的地方还真不少。周家祠堂向前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凤凰山(此山我们村有一部分),就有衙前农民运动会纪念馆,馆内有许多辛亥革命和农民运动的先驱。

在我们村东侧,是航坞山的主山,爬上山顶,那里有个龙王庙,规模很大。小时候去过。据说多次扩建,真想今年过年的时候去看一看。
再说向南翻过航坞山,就叫王步山,那又是一个新天地。
这些年,我们村已经为乡村游做了许多工作。但搞不搞民宿和度假不得而知,我希望村里有所考虑,因为这是乡村游的延伸,是发展休闲度假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我是经常回老家的,除了过年热闹点外,平时总感觉村里有点冷清。乡村游和民宿度假的展开,一定会让村子活起来,沸腾起来,也可大大激发村里人的热情、激情和干情。
还有一点,我们那里的土菜,以绍兴风味为特色。绍兴菜的特点是酱、腌、霉,清蒸等,以入味为主。鲁迅先生和绍兴师爷等对故乡菜可是念念不忘。记忆中比较出名的是十碗头,也是我们小时候要过年或办喜事才能吃到的。另外,我们那里也有许多类似杭帮菜。
我们村的地理位置,介于杭州绍兴的中间,原来可以说是一个穷角落头。而现在,可以说是杭州与绍兴之间的一颗星星,尽管这颗星星还不很明亮,但拨开云雾,必将闪光,必将耀眼!
2021.09.10.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