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喜欢圆
——写在农历中秋
作者 任学路
圆盆、圆盘、圆碗……
生活中圆形用品触目可见,
只是人们早已习惯,
不会总看见圆就浮想联翩。
圆融、圆润、圆满……
这一类词汇只褒不贬,
一念到有圆字的词,
脑海就是美好的画面。
天上的月亮一个月一圆,
那里寄存着人们的情感,
每次到满月的时候,
就取出来重温一番。
月亏月盈,
月亮的形状每天在变,
上弦下弦,
在天上高悬添趣夜晚。

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线。
月亮收藏着父母的惦念,
月亮寄存着子女的期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月亮上有中国人的祝福,
月亮上有老百姓的祈愿。
月亮是感情的驿站,
情感在这里收转,
凡是它收到的美言,
都会增值后返还。
每年的元宵节中秋节,
是月亮最温情的时段,
圆圆的元宵圆圆的月饼,
每年的这两天情满人间。

正月十五的元宵,
香甜的滋味不变。
煮熟的元宵从锅里一捞,
温馨的亲情就盛满一碗。
八月十五的月饼,
用各种馅料充填,
有月饼在饭桌上一摆,
这才是中秋一顿佳宴。
每月有一次农历十五,
从亏到满往复循环,
只要是没有云层遮掩,
就能看到圆月高悬。
正月十五一家人围坐一圈,
吃着热元宵谈新年打算。
八月十五亲朋们聚在一起,
品着香月饼赏满月在天。

今晚肯定有情侣手臂轻挽,
依偎着漫步在月下花前,
今晚还会有挚友推杯换盏,
品尝为中秋摆下的美餐。
《彩云追月》的曲子委婉悠然,
“花好月圆”的祝福吉祥温暖。
中国人喜欢明月当头,
中国人喜欢星光灿烂。
多少民间故事与月亮有关,
世世代代接续着流传,
多少诗情画意与月亮关联,
诗人吟诵出不朽诗篇。
一天一天月月年年,
从亏到圆往复循环。
就这样岁月如梭,
就这样时光似箭。
又是一年中秋,
祝福阖家团圆。
我们为正在圆梦的人民放歌,
我们为正在巨变的祖国点赞。

作者简介
任学路
资深记者、编辑,原《为您服务报》总编辑(代理)。北京市朝阳区作协会员、曾任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会理事、现代管理大学国青国际学院客座教授。
曾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晚报》等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过新闻稿件和评论、散文、杂文等;曾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社《市场报》
《中国文化报》和《赤子》《光彩》等杂志发表过诗歌作品。
近几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被几百位朗诵者配乐朗诵并登台表演,经常被知名网站转发,多家微信平台特约编辑、作者、顾问,举办过多场个人作品朗诵会,有个人诗选《生命的交响》出版。

诵读者简介
燕归来
悦读诗苑主播
首钢退职人员,北京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热爱生活,喜欢诗歌、朗诵,摄影。愿用心传递爱、传递温暖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