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为诗】
文/龚讯
昨天,有位网友发来信息:“龚老师,麻烦你给我们平台写首律诗吧。”我回复说:“实在抱歉,我不会写律诗。”这并非过谦之言,的确是事实,真的我连平仄都不懂。
我喜欢诗词,因为从中可以领略到无限的美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多么的豪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又是何等婉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多么唯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是何其洒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多么缠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又是如此惆怅……读诗犹如品茗,香气扑鼻令人神清气爽,甘冽润喉叫人回味无穷,那些或工整对仗,或长短不一的句式,都似汩汩清泉滋润心田。
我喜欢诗词,因为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解开了“局中人”的困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哲理令人茅塞顿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叫人心生禅意……读诗恰似与古人对弈,一言一句都是妙招,使人惊叹对手的深谋远虑,不知不觉间自己也能走出两步好棋。
可是,当我蠢蠢欲动也想写几句律诗时,才发现其中的讲究太多,押韵、平仄、对仗好像一条条高压线一般,在空中划出许多禁区,让人感觉身体要被无数尼龙绳绑缚住了,我便打了退堂鼓不再触碰,偶尔写些工整些的句子,也只讲是“顺口溜”。在平时交流中,也有许多朋友和我有着同样的困惑,到底什么是诗?
有人说“美石为玉”,尽管矿物界对玉石有着严格的界定,但没有影响人们对各色漂亮石头的宠爱,有的可能算不上“玉”,可同样被人视若珍宝般地盘玩。假如抛开诗词的“清规戒律”,是否可以讲“美文为诗”,或者是“美文如诗”呢?我觉得或许可以,只要文字的排列组合富有韵律饱含美感,称其为广义上的“诗”也无大碍吧。
我并不在乎吃牛排时,是左手拿刀还是用右手,只要能顺利地把肉切碎不影响享用就行,可如果是在餐馆,我还是得注意左右手的分工,免得让人耻笑自己“土老帽”。所以拒绝网友的邀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我的内心深处充满诗意,已把“诗”写在白云间任其随风飘逝,也将“诗”刻画到沙滩上任由海浪吞吃。
(2018.04.07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