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土飘香情愫流云
作者: 徐家修
我对虞城县利民镇非常了解,因为我在那里工作10年之久。利民镇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产丰富:2200亩护城湖碧波荡漾,5公里周长护城堤风光旖旎,黄河故道大堤横亘东西:至今还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均墓”,“尚书林"等古代遗址:自古以来,这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
解放初期,利民镇原是虞城县政府所在地。就连《虞城县志》的原始资料,大部分都是利民镇的历史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利民一分为二,分设利民乡和利民镇两个行政单位,时光延伸到2000年省民政部门批复撤销原利民乡利民镇,设立了新的利民镇,可以说几经沧桑。利民镇英才辈出,镌写了这片沃土上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特别是改革开放近年来,利民镇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写利民,唱利民,大力宣传利民文化,讲解利民故事,编篡利民文史,先后在报刋上发表诗词2000余首,发表散文杂文数百篇:同时,他们还在虞城县政协编辑出版的《古虞沧桑》与《虞城文史资料》(第七辑)两部文史内部刊物上发表文史作品146篇,约50余万字。
尤其是我对南秀山老师更为了解。秀山老师是一个文学与新闻爱好者,他在豫西矿山工作时,就曾在《矿工报》《中国煤炭报》《豫西文艺》等报刋上发表过作品。1985年他被调到商丘市乡镇企业局任业务员,1987年又被调到虞城利民供销社任采购员,后又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专业写作。因秀山老师爱学习,爱写作,开始是在虞城县报上发表一些小作,为了让他写大稿上大报,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加大利民镇的宣传力度,1999年11月间,商丘日报举办高级通讯员培训班,我就推荐他到商丘日报社学习一个星期。他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回镇后,他精神焕发,积极写作,常常骑着自行车下乡采访。有时途中遇雨,他从不打退堂鼓。他的作品越写越多,越写越精彩。自1995年在镇里以来,秀山老师已在县市省及全国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9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300余篇(首),还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10篇作品曾获奖。
那时我在利民镇任党委书记期间,镇里还创办了《利民工作》《利民信息》《新镇风采》等内部简报。同时,还利用调频广播开通了巜利民新闻》栏目。这个栏目由南秀山老师负责编稿。利民简报基夲期期都有他的文章。虞城县广播电台也曾播出他的稿件30余篇:虞城电视台,商丘电视台也曾根据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报道前往利民镇拍摄专题片。他采写的《春游利民镇》与《神秘的商均墓》在商丘日报相继发表后,在社会上起到很大影响,迎来不少客人前往利民镇旅游观光。特别是他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等杂志上,2008年,2009年连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至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他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时,他还与毛泽东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留念,也是南秀山老师的最大荣幸。
秀山老师在镇政府任通讯员20多年来,的确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一篇比一篇写得精彩。我在利民镇政府工作10余年里,常常看到他发表的文章。尤其是在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每期发表后,他都要赠送我一夲,我总要耐心拜读。今年春天,秀山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出部书,把他多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拟出一部集子,约60万字,书名《忠魂》。他说我比较了解他,想让我为《忠魂》写个序。也好,一是我10年之年没有见到秀山老师了,很想念。二是以前我在利民镇工作时,常常看到他发表的作品,现在很少看到。于是,我约时间让秀山老师来商丘一趟我们叙叙旧。谁知他的书稿在半年时间里一连校对四遍才算定稿。前不久,秀山老师带着一夲几十万字的《忠魂》书样来到商丘市总工会我的办公室里,当我看到厚重的一夲书稿,对秀山老师不由暗自敬佩,数十万字的文章里,又不知掺染着他多少心血与汗水。多天来,我在断断续续中读完了《忠魂》书稿。此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说故事篇"大多数写的都是农村题材,有情有节,通俗易懂,每篇作品都包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第二部分是,“散文杂文篇",大多数写的他亲历,亲见,亲闻“三亲”经历。第三部分是“诗歌曲艺篇”,大多数是以直白传播正能量,讴歌时代风采。第四部分是“通讯报告文学篇”,大多数都是他采写的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典型人物,工作纪实文章。全书共文200余篇,约60万字。
俗话说,“诗言其志,文如其人”。拜读南秀山老师的书稿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秀山老师从小生长在农村,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当过采购员,他不管调到哪个单位,走到哪里,他都忘不了读书看报,默默写作。他的斡旋和朴实,他的精神风貌和作品风格,确确实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秀山老师对自己的一生爱好与追求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他凭着不畏艰难的拼博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深耕基层,躬身于故土,继续扬起生命风帆,用手中笔讴歌时代风采。不断更新知识,成为新一代乡土作家(商丘市作协会员)。在家乡的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铸造辉煌,奉献自我。
南秀山老师文学作品集《忠魂》的付梓,确实不容易,真正了不起,我们相信,今后他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我们期待着……
2016年8月1日(作者系商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商丘市总工会兼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