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研会朗诵一群中秋朗诵会

尊敬的各位老师诵友们、家人们、大家好,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日、又是一个花好月圆时、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你等等,我怎么听说《明月千里寄相思》并不是古人说的,而是由金流作词、作曲、编曲,吴莺音演唱的歌曲。徐小凤、蔡琴等人都翻唱过

我看啊,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佳节是欢庆粮食丰收,亲人团聚的喜庆时刻,望着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借圆圆的月饼来表达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寄托企盼幸福和团圆的心愿。

好吧,就算您说的都对,但是现在最主要的是,我们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诵读团,京津冀主播团的全体成员、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在这喜庆的时刻、用饱满的热情,动听的旋律、迎接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到来。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线上中秋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请听自励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我站在中秋的门欄》作者:莲心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作者:莲心
诵读/自励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携一片云彩为你饰长发
捧一串红豆为你寄相思
左脚还踏着夏日的炎热
右脚已是清冷的深秋
你回眸的笑
依稀忆起端午的粽叶飘香
你倾城的颜
依稀可闻到月饼的扑鼻清甜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中秋节的念想总是比平常多了一些
团圆夜的期盼总是比往日浓了一些
团 一个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心符
圆 一个延续和传承民族情谊的心结
明月啊 你是多少岁月的一面镜子
照耀着人世间的万物
照耀着痴情者的心田
故乡啊 你是多少游子梦里的期盼
都说水是故乡清
月是故乡圆
故乡是我们的情
故乡是我们的根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脚步不知不觉
停留在落雨的窗前
任思绪随着步伐飞舞
透着腼腆的一束清辉
在我的诗行中徘徊、流连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跨过那些神奇的传说
嫦娥带着她的玉兔
吴刚捧着他的桂花酒
还有那痴情的后羿
又过了一年
你们都还好吗?
我站在中秋的门槛
别过了夏花的绚烂
迎来了秋叶的静美
生命中 一个难忘的季节
一个心动的人
转瞬走远
唯有一颗永恒依恋的心
在永恒依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当中秋月圆之前后,人们都会生出许多遐想,现在我们听听绽放老师朗诵的《中秋月遐想》作者:云草

中秋月遐想
作者:云草
诵读/绽放
又是一年中秋月,
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
给人以遐想和力量,
空气中也仿佛飘散着桂花
淡淡的馨香。中秋的明月,
在世人眼里是高洁、温柔、多情、
美好和团圆的象征,
是一块世上最甜、最香、最圆的月饼。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又在耳畔回响。
千百年来,
那轮皓月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穿行于唐诗宋词的平仄间,
深情荡漾。
“月是故乡明”!
因为故乡才是心中的月亮,
故乡的山水、花草,
故乡的炊烟和村庄,
还有那儿的亲友和悦耳的乡音,
以及故乡的一切都映照在那轮皓月中,
也高挂在心上。
“明月千里寄相思”!多少文人墨客,
多少漂泊天涯的异乡游子
总想在朦胧如月的梦境中,倾诉
着内心的思念和渴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
所以,阖家团圆,举杯欢畅,
才是最美妙的趣事。
异乡的月亮
再美再亮,
也不如陪伴在亲人的身旁,
陪伴是对父母和亲人最深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高的孝道,
最珍贵的礼物。
此刻,中秋夜月,秋高气爽,
望月凝思,露水沾润,
思念的情愫在微凉的秋风中悠然飞扬。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我们深知:风雨人生,
除了一轮满月,
世间事业从来不曾圆满无缺。
所以,人要学会乐观、坚强,
学会拥抱不完美,
要拥抱残月待明月,
珍惜和感恩眼前的一切,
以爱和宽容等待“月明”!
或许,我们的孤寂守望,
就是为了等待蓦然回首时的圆满和辉煌。
愿祖国富强合家欢,
共庆盛世大团圆!

有这么一个大诗人,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他呀,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水以活脱脱的生命。这个诗人是谁吶?现在请听陈晓梅老师朗诵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诵读/陈晓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每当八月,大地硕果累累。江山如画,分外妖娆。天气凉爽,气候宜人。这种景像使得古今的文人墨客笔下生辉,赞美的话语 不径而出。下面我们听一下张树勤老师带来的《赞美》作者:欧震

《赞美》
作者:欧震
诵读/张树勤
当我挥动风的手指,
弹响阳光的竖琴,
当我骑着梦的白马飞越时间的草原,
当我放飞心的鸽子,
翱翔在广袤的天空,
当我以白云的高度俯瞰蓝天下的祖国。
我发现,
我发现有那么多的风景,
值得赞美。
一朵花,
一只恋花的蝴蝶一棵树,
一片树上的绿叶,
一座城,
一个城市的传奇,
一片田野,
一颗像稻穗一样闪烁的汗珠,
是的,
有太多的风景值得赞美。
山林起伏的松涛,
河流泛动的波浪,
襁褓中婴儿的啼哭,
阳光里老人的笑容,
毕业季的学生,
芬芳的桃李,
军营里的战士,
无谓的青春,
还有慈善的捐助,
爱心的接力,
还有窗口的面孔,
春天的温度,
还有舌尖的美食,
故乡的味道,
还有耳边的旋律,
激情的歌声,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风景,
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赞美。
我对今天的祖国由衷的赞美,
我常常觉得他就像一个父亲,
而我就是他的孩子,
他的肩膀扛
着沉重的担子,
却依然给我们坚强的依靠,
他的胸怀流淌着对儿女无私的爱,
谁也无法取代。
他的伟岸和不凡的气质,
让我引以为荣无比骄傲。
我知道我的祖国也会有些薇的瑕疵,
我知道我们还有一些尚未根除的症结,
但我想,如果把
正在成长的祖国当成一个孩子,
而你和我、
我们就是他的父亲和母亲,
我们就会有足够的耐心相信,
幸福的到来需要时间,
我们就会满怀热爱对他的明天充满期待,
我们就会为他的每
个小小的进步而鼓掌加油,
我们就会流出激动的泪水
陪伴她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因为这是一个让人崇敬的伟大的时代,
我必须对今天的祖国由衷的赞美。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的酒,诗人的酒杯里,缀满了诗人浓烈的豪情。请听顺其自然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血脉里的诗行》
作者:王瑞

《血脉里的诗行》
作者:王瑞
诵读/顺其自然
每到中秋,
中国人都会有一次凝望,
那凝望,
有时在水里,
有时在天上;
每到中秋,
中国人都会静静的遐想,
那遐想,
有时是泪水,
有时是诗章。
更多的时候,
中秋是一次团聚。
团聚在乡音的倾吐,
团聚在久别的故乡。
是的,中国人啊,
不管你是耄耋老人,
还是懵懂儿郎,
不管你是初识人事,
还是饱经风霜,
当中秋来临的时候 ,
你会脱口说出这样的诗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说起来,这已经不仅仅是诗行,
这是华夏血脉的接续流淌。
这里有故乡之爱,
这里有祖国之情,
也有先辈对儿孙的提醒,
特别是在这个中秋的夜晚,
不管你是在国外客居,
还是在异乡旅行,
仰望明月,
总有一个声音会洞穿时空,
带着杜甫和李白的思念,
反复叮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朋友,
中秋是中国人血脉里的诗,
它上下流动,
已穿越了千年的历史,
它是文化之根,
滋养着华夏文明的果实。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来临,
都是要我们进行一次根的追思。
是啊,
你在诵《关山月》的时候,
我也在吟《静夜思》。
你看,那回家的人海,
仿佛就是一行行流动的诗词,
那份对团圆的渴望,
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如醉如痴——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举杯吧,
有什么酒能比家乡的更烈更甜。
团圆吧,
有什么情能比家乡的深切缠绵。
还是青瓷汉瓦,还是画栋雕栏。
中华的美,已经更胜从前,
如果你一时忘记了团圆的地址,
没关系,你可以问道长城,
也可以快马长安。
朋友,这块土地,
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们眷恋,
而中秋是祖先很早以前
就预留的团圆驿站。
如果你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此刻,请举起酒杯,
在炎黄尧舜,
古圣先贤的土地上,
向天地发出我们的祝愿:
祝——中华昌盛,家国团圆!
中华昌盛,家国团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是古代诗人赞美祖国的诗句。现在诗人笔下的中国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听牧歌老师带来的《月光下的中国》作者:欧震

《月 光 下 的 中 国 》
作者:欧震
诵读:牧歌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
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
在夜色里她银装素裹
仿佛无数雪花的绽放
散发着梅的清香
在我的故乡
在江南的古镇
我曾经生活的那个老街
就像一片茶叶
浸泡在如
水的岁月里
即使到了子夜
在银色的月光下
青石板上依然有异乡的游客
用稀疏的脚步独自品尝
明月当空
其实无需举头仰望
只要透过柳树的发丝
看一看小桥下的流水
月亮就会与你脉脉对视
让你感到 怦然心动
让你情不自禁、流连忘返
近处的长亭,远方的古道
那些美丽的传说
真挚的友情、纯贞的爱情
那些倾国倾城的美人
那些临别折柳、相逢一笑
就像一首无谱的音乐
在月光下随风起伏
我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月光下的中国,大河奔流
白浪溅起满天的星星
月光下的中国,长城巍峨
绵延万里的巨龙
砖的鳞甲闪着银光
如果你站在城墙上
还依稀可以听得到遥远的回声
那些兵器的撞击
那些战马的嘶鸣
英雄逐鹿万丈豪情快意人生
壮士报国一腔热血化剑为犁
五千年,仿佛就是一 夜之间
衰草枯杨淹没了多少王朝的背影
明月清风中走来的是家国的兴盛
再悠远的历史,折叠起来
不过就是一本线装的古书
不必红袖添香
因为在月光下会阅读得更加清晰
因为月亮还是那轮月亮
千年万年她都始终高悬天空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这个夜晚
我在北京,
在一家酒店的房间
凭窗眺望
我感觉到了中国的心跳
我看见了车水马龙流光溢彩
我看见了月白风清一扫阴霾
我看见了崛起的城市万家的灯火
在月光下,
做着同一个 晶莹的梦
我在憧憬着
一个纯净的 崭新的黎 明诞生
这个夜晚,在北京
我为月光下的中国写着一首诗
窗外的月亮 正在上升
如挂起的云帆
驶入我的心海
今夜我这首诗,
今夜我这首诗,
献给月光下的中国!

中秋诗作古今吟唱,中秋月圆,古今共赏,让我们伴着月圆皎洁的月光一起欣赏。现在请听舒心快乐老师的。《中秋节》作者/妙馨

《中秋节》
作者:妙馨
诵读:舒心快乐
月亮有多么古老
好像中秋节就有多么古老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
在八月十五这天祭拜月亮
因此便有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月亮是古人心中的图腾
人们给月亮起了很多崇高而美丽的名字
祭月节,月光诞,月夕,
拜月节 ,月娘节
人们对月亮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从古人的祭祀演变成团圆的象征
是啊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
月亮是圆的 月饼也是圆的
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今夜月未阑
月高云淡
廊榭之内
一个人与月亮
独享一下温馨而浪漫
玉杯一盏让月光斟满
仰望夜空冰轮玉盘
水面月影如梦如幻
举杯邀月
凭风依栏
嫦娥吴刚是否还居住在上面
不禁哑然
早已不是懵懂的童年
仿佛闻到桂花酒的香气萦绕身边
不由得吟咏起古老的诗篇
那滋味静谧安详又荡气回肠
仲秋夜啊!
还有谁沦落天涯人未回还
家宴酒盏等你举杯祝团圆!
逝去的亲人啊!
正直团圆佳节怎不让人挂牵!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邀,淡淡的忧愁遥寄深深的思念,让我们一起举杯,共赏一轮明月思念之情。现在大家欣赏益壮老师朗诵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诵读/益壮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它历经久远,几经演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现在请听殷玉老师带来的《大雪中的中国》作者:欧震

大雪中的中国
作者:欧震
诵读/殷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但是,寒冷
是封锁不住中国的
那傲立在群峰之中的
树根深深扎在岩石缝里的苍松
他们已经存活了百年、千年
他们已经习惯了突降的风暴、
飞渡的乱云、冷酷的严寒
他们的枝干挂满了冰凌
如张开翅膀的银色羽毛
仿佛要等着明天的太阳
一起出发,一起飞翔
在冰雪覆压的原野上
是无数的匆匆行走的
中国人的脚印
那一行又一行晶莹的诗句
和无数条道路一同铺展、延伸
你能从他们挥发的汗水
和永不弯曲的脊梁上
感觉到他们的热血从未冷却
你能感觉到这片土地上涌动的滚滚热流
它们呼啸着、呐喊着,
万马千军不可阻挡
你似乎已经听到了大地咚咚的心跳
像激越的鼓声
传向更远的地方
在寒冷的夜里,
即便天黑如磐、乱雪如箭
那些长高的树木依然顽强挺立
高举着手臂拥抱着世界
每一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
每一个乡村的每一扇窗口
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梦里
还有每一个母亲凝视孩子的目光里
都有明亮的灯火
点燃我们的憧憬
增加着幸福的温度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
是无法封锁中国的
你看那一盏盏迎春的灯笼在风中摇摆
它们快乐地舞动着新年的节拍
高耸的大厦就像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聆听着我们的歌声和祝福
嫦五回家,
捎带的礼物是月亮上的一抔泥土
高铁穿梭,
在辽阔的大地上编织酷炫的花朵
而在雪中,
最抒情的还是梅的绽放
她如此惊艳
就像每一个中国人的笑容
是的,今天的中国
寒冷是封锁不住的
当我站在泰山之巅
蓦然回首——
哦,中国,大雪纷飞中
你就是最灿烂的一朵鲜红!

在这秋高月朗佳节将至的日子里,我们畅想一年四季的美好时光,品一盏茗茶,读千古名句,嗅遍野飘香。用感恩的心馈与大自然的恩赐。现在请听韵味老师带来的《一茶一书一知己》作者:白落梅

一茶一书一知己
作者:白落梅
诵读/韵味
我喜欢春天,
暖阳微好,樱花落雨
踏一路青色,
拈一缕花香
美好,就住进心里了
品一盏香茗,读一卷诗
梦想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喜欢夏天
树茵清凉,荷开潋滟
满目苍绿,
散发着青春的朝气
此刻,
若有清风徐来
那一定是
你想我的讯息
我喜欢秋天,
鲜果丰硕,月桂飘香
农忙的身影穿梭于麦场
悠远的诗意,盎然在远方
花落成泥,北雁南飞
以一首诗的名义吧
定格这时光 最美的剪影
我喜欢冬天,
看白雪纷飞
舞一场季末的苍凉,
踏雪寻梅
寻一纸婉约的墨香
那么,
就住进诗里吧
寻一个知己 诗意地栖居
你看,四季那么美
倘若你也在场,那该多好
如若你来,
我要和你去看四季的颜色
等春秋变换,看细水长流
用这一世的光阴
把风景看透
如若你来,
我要写一首诗给你
诗里,有你的名字,
和我的影子
还有,
那无比珍重的情意
如若你来,
请带上一颗真诚的心
以诗意的情怀,
做我文字里的知己
那么,
就让我们 相遇在诗里
守一颗诗心
不离,不弃
一茶,一书,一知己
你若来此,便是知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游子的乡愁里,思绪如飞,归心似箭。可在现代诗人艾青笔下的思念是这样的。请听,喜山乐水——小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作者:艾青
诵读:喜山乐水一小妞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 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诵读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液中流淌,诵读经典,让民族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现在请听黄大康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中华诵》作者:王瑞

《中华颂》
作者:王瑞
诵读/黄大康
有人问:“哪里是你的家”?
我回答:向东方走,
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
那是一方灵秀的土地,
盘古开天留下了久远的神话。
黄河水在那里孕育了黄皮肤的儿女,
时代巨人缔造出社
会主义国家。
四大文明有我中华,
四大方明始于华夏。
星汉灿烂,
筑起了多少璀璨的灯塔。
紫气东来,
点染出江山如画。
翘首强汉,
你能听到金戈铁马,
回眸盛唐,
你会看到威仪天下。
可强汉盛唐,
只是先辈的潇洒。
青春中国,
才是真正的风流年华。
是啊,
改革开放,
一次大
手笔的抒发!
宏大的谜面要用宏大的篇幅才能解答!
春天的故事,
唱响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港澳回归,
把屈辱的历史洗刷。
百年奥运,
是中国精神的升华。
嘹亮的国歌,
仿佛还回响在
北京的盛夏。
神州飞天,
又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太空里的一面红旗呀,
你映红了地球上
的万朵云霞。
也许在那之前,你还看到了一场大灾难。
但大难之中你才会真正了解我的中华!
就在那一刻,
全天下的龙族儿女成为了一家!
亿万人的牵手,
创造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神话!
这就是我的中华,
五千年的史诗随你妙笔生花。
这就是我的华夏,
新时代的画卷任你挥洒勾
画。其实,复兴的谜底不难解答,
和谐社会,一定能让中华民族繁荣强大。
我的中华,你是
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喜马拉雅;
我的中华,
你是炎黄子孙心底里永远的牵挂!
薪尽火传,不用
问我们“忠诚是什么”?一声召唤,
龙族血脉都将会排列在你的旗帜下。
有人问:“哪里是你
的家”?我回答:“向东方走!
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
请记住,中华是我的家,
中华是我们的家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但那些不曾归来的亲人,却牵动着家人的思念。现在请听金娣老师为我们带来的
《起风的时候》
作者:佚名

《起风的时候》
作者:佚名
朗诵:金娣
起风了,
我依然站在风中
凝望着远方的你,
你是否也在风中把我想起,
是否看见我的泪水滴落在风里,
你可知道,
我的心是一只飞出去而飞不回来的风筝,
因为远方有你,
我怕你孤寂,
就让我的心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你!
起风了,
你过得还好吗?
天气凉时别忘了加衣,
忙碌时,
请多注意身体,
日子就这样在思念中一天天过去,
每天翻过去的是等待,
翻不过去的却是你,
总是不经意间想起你,
总是放不下那份思念,
你知道吗?
我的牵挂是悬在屋檐下的风铃,
每当风起时就会把相思摇起,
而每次也会记起那次含泪的别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是说,孩子即将远行,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孩子赶制新衣。一针针密密地缝,怕衣服不结实,儿子等不到回来衣服就破了。像小草那微弱的孝心,能报得了母亲像春晖一样的恩情吗?但是儿子也无时不在挂念着母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现在请听刘国明老师为我们带来《今夜秋风吹过故乡》作者:付志勇

《今夜,秋风吹过故乡》
作者 :付志勇
诵读/刘国明
梦里听见树叶的声响
我知道,今夜秋风正吹过故乡
风声一阵紧似一阵
声声叩响老屋的门窗
也叩痛我内心对故乡的怀想
母亲,我白发苍苍的母亲
此刻您一定已在风声中醒来
神情落寞地向外张望
多少孤独 多少牵挂
只能在心里轻轻说给月光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奔波在他乡
可万水千山阻挡不了我对故乡的回望
我多想现在就走在回家的路上
像风一样突然出现在母亲的身旁
不为别的
秋风至,夜色凉
母亲,让儿为您紧一紧身上的衣裳

秋风送爽,中秋月更圆,皎洁的月亮代折人们深深的思念,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欣赏那圆圆的月亮,倾听大自然的的声音。现在请听,冯继婷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月亮升起的地方》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 小岛
诵读: 悠悠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眨眨的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中秋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它历经久远,几经演变,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现在,让我们欣赏艺虫老师带来的《中秋牵着年轮思念涌动如潮》作者:史建琴

《中秋牵着年轮 思念涌动如潮》
作者:史建琴
朗诵:艺虫
儿时的中秋是一轮明月,
和一块舍不得吃的月饼
少年时的中秋是望月生情,
为赋新词强说愁
当了妈妈后的中秋
是满满的母爱,
讲着嫦娥奔月
如今的岁月
中秋牵着年轮思念涌动如潮
月亮藏在我们的心里,
它在心里亮着月亮追随我们回家的路,
它在天上照着月亮瞧着我们团聚的脸庞,
它在杯盏中映着古时的月啊,
是日日思君不见君,
且把相思寄明月的那轮明月
千古的月啊,
是父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且把思念话深情的这轮明月。
小时候盼中秋,
因为,
有一块属于自己支配的五仁月饼
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
清冷秋夜,
空旷之地,
手拿月饼,
仰头望月。
浮云时而掠过明月,
我就担心看不到玉兔了。
如今的孩子们不似我们的懵懂去望月,
不似我们的执着,
担心嫦娥的饥苦,
桂树是否疯长,
吴刚是否劳累,
玉兔是否好......。
如今,
远方的亲人即刻送来问候。
月下闲步久无言,
月饼已无儿时味。
小女来电嘘寒暖,
天涯此时共明月。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离开家了,
远方是他们的故乡吗?
我们的父母老了,
他们的故乡在河北、河南、
江苏、山东......,
那儿是他们的故乡吗?
妈妈说,
家在哪儿,
故乡就在哪儿。
幸好,
有一轮明月,
寄托我的相思。
夜半雨惊梦,
今夕是何夕。
但问梦中人,
今夕是何年。
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021年 9月 15日

你如仙境的村落,你如星光的如诗如画的,是你的万里山河,望江山史册,展人民杰作,方圆九州的沃土,耕耘你新的传说,这是戚建波作词 作 曲:常思思演的歌曲《我爱我的祖国》歌词够美的,还有比这更美的,请听,梅林、赵玫 老师合诵的《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作者:爱 国

《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
作者:张锲
诵读:梅林、赵玫
甲:我曾经
不止一次地想过,
祖国,
到底是什么?
乙:我想啊,想啊,
每一次我想起
祖国”这两个字,
血管里
便奔腾着一股股的热血,
眼里便泛起
一片片晶莹的泪花,
心底便泛起
一阵阵温柔的浪波……
甲:祖国是什么?
它是山、是海,
是森林、是草地,
是村庄、是城市,
是绵延起伏的丘陵,
是茫茫无垠的沙漠……
乙:祖国是什么?
它是炊烟、是鸽哨,
是端午的龙舟,
是中秋的火把。
甲:是情人在木栅栏后面
热烈的亲吻,
是婴儿在摇篮里
咿咿呀呀的呼唤,
是母亲在平底锅上
烙出的煎饼,
是父亲在远行时的
殷殷叮咛。
乙:祖国是什么?
它是孔子、老子、
庄子的思考,
是屈原、李白、
陆游的诗,
是韩愈、柳宗元、
苏轼的散文,
是李煜、李清照、
辛弃疾的词。
甲:是八大山人、
郑板桥、齐白石的画,
是米芾、黄山谷、
林散之的书法。
是我们心目中
那些最智慧人的创造,
是我们最尊崇的
那些大师们的劳绩。
乙:祖国是什么?
它是一次次的屈辱,
一
次次的抗争,
一
次次的失败,
又一次次的奋起;
甲:她是战士手中的枪,
是志士颈上的血,
是胜利后的狂欢,
是历史书上
一
页页不朽的篇章!
乙:世界上
有许多美丽的地方,
但是,
那里有黄山、黄河么?
有长江、长城么?
有襁褓里母亲哼唱的
摇篮曲么?
有我一步步
艰难跋涉过来的足印么?
甲:有我和我的亲友们
都已经习惯了的
那些难以尽说的
民风民俗么?
有我一开口哼唱
就觉得荡气回肠的
乡音黄梅戏么?
乙:没有,
既然这些都没有,
那么,
祖国就是一个
不可替代的地方。
甲:祖国,
它是一首
唱不完的恋歌,
一
篇写不尽的美文。
乙:它是我们的祖先
和祖先的祖先
赖以繁衍生息的地方
也是我们的子孙
和子孙的子孙
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
甲:让我们更多的了解
祖国的昨天,
也更加努力的建设
祖国的今天和明天。
乙:未来属于中国,
中国的未来
属于青年!
甲:未来属于中国,
中国的未来
属于青年!

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承续着中华文明。请听 菩提
树 老师带来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
作者:毛泽东

七律 送瘟神·二 首
作者:毛泽东
(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中国是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精神文明的国家,母慈子孝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每当佳节备思亲,我们人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诵读经典,让中华飘满书香,诵读经典,让我们的人性熠熠闪光,现在请您欣赏 月亮泉老师的《中秋思母》
作者:月亮泉

中秋思母(四首)
作者:月亮泉
诵读:月亮泉
一、又到中秋月圆时
(2018年 9月 24日)
中秋夜气爽风清,
星辰闪玉兔当空。
望银河倚窗寻母,
捧宫饼泪眼朦胧。
想去年阖家聚首,
今月圆相思无穷。
觅云衢心起涟漪,
无灵槎怎述衷情?
二、梦中见娘亲
(2018年 9月 25日)
寅时万籁寂无声,
娘走七月入梦中。
笑容可掬拉儿手,
喜极展臂与儿拥。
瞬间幸福从天降,
睁眼却是一场空。
天地遥遥无相望,
团聚只能盼来生。
三、 思
(2019年 9月 14日)
中秋无月悬,
伫立空望天。
阴阳不同界,
如何共蝉娟。
四、寻
(2019年 9月 15日)
十六宝镜圆,
时隐巧云间。
天穹如烟海,
娘在哪一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的诗句。看来爱情的坚贞自古流传至今,这也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体现。现在我们欣赏平凡 老师的作品《我愿》
作者:蒋 勋

作者:蒋 勋
诵读/平凡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我愿是那月,
为你再一次圆满。如果你是岛屿,
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
我愿是轻轻吹动的风浪。
如果你远行,
我愿是那路,
准备了平坦,
随你去到远方。
当你走累了,
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栈,
有干净的枕席,
供你睡眠,
眠中有梦,
我就是你镇上的泪痕。
我愿是手臂,
让你依靠,
虽然白发苍苍。
我仍愿是你脚边的炉火,
与你共话回忆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应和你的歌声;
你是泪,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当你埋葬土中,
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
我便成尘。
如果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
我就再许一愿,
与你结来世的姻缘。

聊中秋,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颂中秋:古往今来,无数有关中秋的千古绝唱。请听大宇老师带来的作品《秋夕》

作者:杜 牧
秋夕(唐)杜牧
诵读/大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诵友们,今天的中秋晚会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借一轮明月为我们的亲人送去一缕思念,为祖国的日夜守护者送去一份祝福。让我们以秋风为媒为远方的战士送去一声问候,以明月为介踏着时代的旋律为祖国高歌。在这月圆之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愿我们的祖国日益昌盛,愿我们的人民永远花好月圆。晚会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