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都——大西安
作者║孙建民
2021-09-20
陕西的渭河流域(关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中心,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塞为固”、有“天府”之称。大西安地处这八百里秦川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创建国都立业之风水宝地,是久负盛名的我国千年古都和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首。
大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西安地区是110余万年前远古人类蓝田猿人、6000多年前半坡先民的栖息地,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古代文明,为历代帝王在此建都奠定了深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
悠久恢宏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古都西安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秦中自古帝王都”,从3000多年前的西周算起,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王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3个王朝在这里建立都城,历经72位帝王,城市建设历史3100年,建都历史长达1131年。
辉煌卓越的历史功绩。在西安历史上,曾经有过周成王、周康王“成康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隋文帝“开皇之治”、唐高祖“武德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至唐玄宗“开元盛世”时,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国民经济繁荣昌盛,进入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外交上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与新罗(朝鲜)、日本、天竺(印度)、波斯(伊朗)等70余个国家交往频繁,在国际上声名远播,雄居世界东方,西汉时期张骞两次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凿空”了中西交通,开辟了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中国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一代英雄帝王秦始皇嬴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政治清明的唐太宗李世民等多位帝君在西安建立霸业,他们统一了分裂的中国,对外名族族侵犯予以坚决反击,确保了国家安全,致力于巩固和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威名万世流芳。
中国英语名字:China就是“秦”的音译。西周时期,京城已有大学。学校教育已初步形成;以古代咸阳为国都的秦代首次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以长安为国都的汉时我国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形成了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汉民族,所用文字成为汉字,所用语言成为汉语;以长安为国都的盛唐享誉海内外,国外称中国为“唐”,将中国人成为“唐人”。西汉时出现造纸术,隋唐时出现雕版印刷,唐代时火药用于军事。西安是中国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的“重镇”,宗教的“圣地”。中国的政治制度、农业、水利、手工业、教育、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等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西安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西周崇“礼”,“西周礼仪”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代创立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至制,“强秦制度”百代效仿,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汉代强大,“大汉雄风”铸就了中华民族凝聚团结、英武雄威、奋发图强、自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大唐鼎盛,“盛唐气象”呈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巅峰和极盛时期的和谐繁盛景象。西周、秦、汉、唐四大王朝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调。
雄阔壮美的都城。国力强盛时期的西周秦汉隋唐各朝,奴隶社会的天子、封建社会的皇帝把自己的都城建造无与伦比的美丽。强秦咸阳的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殿”;雄汉的长安都城规模宏大,人口密集,街道“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特别是1300年前的盛唐在西安建都289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隋朝大兴城基础上修建的长安都城,面积84平方公里,“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唐长安城由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的宫城、皇城以及外郭城组成,布局及其规整。北面中央太极宫巍峨重叠,富丽堂皇,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紧附宫城之间,是朝廷百官衙暑所在地;外郭城位于皇城、宫城东南西三面,人口密集,街坊繁荣,东西横排14条大街,南北竖排11条大街(其中朱雀大街宽达150米),将壮阔的城区整齐划分为109坊。人口100万以上。全国著名人物云集,各国使节、商贾、宗教人士汇集,唐长安城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宏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壮阔的京都。
珍贵丰富的遗存。闻名天下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秦铜车马青铜之冠,唐太宗昭陵六骏浮雕、马踏匈奴石雕、佛祖释迦摩舍利子等珍贵的遗存。……
作者简介:孙建民(蓝田玉、秦剑),系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获得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