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雨
作者 白丽君
朗诵 李卫
凌晨先是被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了。心想,你们哪儿那么高兴啊,这大清早的。但是并不反感它们的聚会,也不知道它们聊的什么话题,总之,感觉麻雀们都很兴奋和激动。我还没有来得及再次入睡,忽听下起了雨,麻雀们的叫声立即消失了。
我看到窗外天色已亮,雨下得挺急……我最喜欢下雨天,一听到雨声就兴奋,仿佛所有的思绪都为雨声而凝聚。我情不自禁的从床上起来,坐到落地窗前细细的端详雨落下来的情形。

雨不大不小可是挺急的。大概有一个时辰的的时间,声调、力度、频率都是一个级别,好像是机械设定的一样。雨滴“刷刷刷刷”的落在院子里月季花的叶片上和樱花树的叶片上,只见叶片“忽闪忽闪”颤抖的样子,那是被雨滴砸的像飞着的蜻蜓的羽翼拍打气流,在空中原地不动的飞着,密密麻麻的叶片的颤抖整齐划一,好像受过训练的仪仗队齐刷刷的。
再看月季花的地里,有一块洼地,这块洼地偏偏月季花种的有点稀,雨水积存了一片儿,雨滴直接落在地上的水坑里,溅起微弱的水花向外一圈一圈的形成三五层环状圈,反反复复好看极了。

我就这么静静的坐着,注视着窗外的所能视野,怎么看都看不够。你说,这到底有啥可看的,诶:可就是喜欢看,舒服,恬淡,惬意,享受。王籍诗“鸟鸣山更幽”有人说奇怪:鸟不鸣山不是更幽静吗?
山里这样的体验我没有,但是屋里这样的经验我还是有的,我觉得“雨响室更幽”。看着这雨也没有停的意思,干脆起身去冲一杯速溶咖啡,端过来坐在落地窗前直面窗外,更是细细的端详这雨景……
心里还想着要是天天都下一场这种雨多好啊,外面的任何事跟咱没有任何关系,屋里就是我的全部世界。
又不禁想起了养生的事儿,养生究竟应该怎么养呢?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就是心要静吧,不操心不管闲事,把自己的心管住。
第二就是气要平吧,不急不躁少说话,不耗气。所谓的清心寡欲就是如此。
第三,多做善事,有些举手之劳的事还是尽力而为之。

例如:我前几天坐公交车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孩子(看不出男孩儿还是女孩),大概有十五六吧,寸头。头上有开过颅的手术刀痕,这刀痕还真不小呢,从前额头向后至枕骨将头部左右一分为二,另外,一刀从左耳向头顶正中央将左侧头部前后一分为二。
这孩子站立不稳,半身不遂的晃晃悠悠的上了车,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大概有两百斤,估计是吃激素的结果,看上去还是“满月脸”。
我旁边有个年轻人把座位让给了孩子,可是照顾他的中年男子像是他的父亲,站在孩子身边,还提着行李,莫非是刚刚接出院?我就赶紧把座位让给了这个中年男子,我说:“你坐在这吧,方便照顾他。”中年男子说:“有几站就到了。”我说:“我也快到了。”就这样把座位让给了他。当我站在一边的时候,后面的两位乘客赶紧说,这儿有空位您坐过来吧……
我知道自己的做法得到了别人的尊重,自己也十分欣慰,因为付出了爱,这不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吗。第四,心口统一。

无论何时何地,人前人后都老老实实做人,诚实守信,不做昧良心的事,坦坦荡荡干干净净,活的通透,凡事不纠结。第五,粗茶淡饭。不挑剔任何食物,适量鱼和肉,杂粮蔬菜多吃,顿顿八成饱。最后就是乐观的心态,欣然接纳一切,面对一切,凡事不斤斤计较,随自己的心愿活着,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事。看,已经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眼前的窗外浓绿一片,雨丝像玉帘一般,在一片浓绿中画着垂直的线。月季花的嫩枝嫩叶更凸显了,它们也张开了大嘴吮吸着从天上掉下来的甘露,为自己的成长储备能量。
观雨的同时还联想到了养生。生命的意义就是快乐、健康、长寿,关注自己关爱生命,使自己最大限度的活的舒适,坦然,精致。

作者简介
白丽君,转业军人。药监系统退休,曾任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心主任。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师从于陕师大文学博士青年作家刘国欣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