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中秋再赋
精华热点
中秋再赋
文/姚新省
中秋月,故乡云;
中秋夜,黯伤神,
岁岁中秋月满轮,
红尘几多圆梦人?
我的心,月夜云;
翱星汉,索索寻,
身心疲惫你在哪儿?
万里长空泪飞淫!
桂花酒,奠星辰;
嫦娥舞,盂兰盆,
多想同咬一块饼?
来世还是一家人!
注:
1. 盂兰盆,‘盂兰‘’为梵语,意思是‘’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家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之苦。
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
2.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戊戌年中秋写
辛丑年中秋再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