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李铁生,又名李铁声,生于1920年5月29日,原籍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系李洁庵胞弟。1948年随国民党赴台湾,先任台北市政府官员,后任台湾农业部门高级农艺师。
他长期身处异乡,思念故土,于1983年写下回忆录,记载家乡的人和事,抒发思乡之情。1991年曾从台湾回家乡探望亲人,并为家乡在礼小学建教学楼捐资100美元。退休后定居美国,2004年病逝于美国,享寿85岁。
李铁生在回忆录中写了洛宁当时教育界名人李洁庵的生活小事,讲述大哥虽有雄心大志,但生不逢时,饱受战乱之苦。

一位台胞的思乡情之六
——忆大哥(1983年)
济汴中学为河南名校,堪称“桃李满中原”。
抗战时期济汴中学曾一度迁往洛宁。当时,大哥也是地方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士,做过省议员,也做过县长。
大哥公而忘私,不善理财,穷了一辈子。他也很想经营点副业赚点钱,可惜都失败了。记得民国廿年(1931年)前后,他曾在开封鼓楼街开过冰淇淋店,结果赔本。最后在民国卅七年(1948年)在开封又租过电磨,磨过面粉,也赔了。
抗战时期,他在我们家土地上种过新品种桃子,民国卅三年(1944年)第一次结桃子,日本人来了,把桃园砍光用枝条搭作马棚,一切归零。
他也曾以学校力量在吾县境西北山区垦荒辟作农场,稍有收益,大陆解放。记得民国卅六年(1947年)第一次有苹果结实,好漂亮的大苹果,那时候他在开封,我看见过倡导种植的苹果,他没看见过。
大概是民国卅一年(1942年)吧,河南大旱。我们在河南大学上学,学生可吃军粮,能吃上白馍。寒假回到大哥家里,虽然只有小米稀饭和玉米面馒头,也没什么菜,那时他是县内最有实力的人士,竟然吃不饱,不禁令人哽咽。
大哥是教会学校毕业,英文程度不错,外国人到学校讲演,都是他当翻译。他口才不算好,不过是多年磨炼的结果。我大学毕业后曾听他有几次公开演讲,讲得蛮好的。
我们弟兄两个记忆力都不错,都很会记人名、地名。在学校很多新生报到后,和校长(大哥)见过一次面,第二次就能叫出他名字,使学生们感到很亲切。
大哥因事烦,香烟瘾很大。也消化不良,有胃病。我来台湾后,记得接到他最后一次信上说,开封战乱,学校停办,将远赴浙江谋生。并感叹人生,想尽力办点事业,可以很容易,亦屡次被毁于战乱,真无奈耳!
(周流宗整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马生彩,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19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19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