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白于天下
作者/马民权
天地浩浩,人海茫茫。作为个体的我们,在这浩茫之中何其孤独且渺小!
打从记事的幼年起,我对人从何处来又魂归何处,疑究始终。每当接触新的朋友,高谈阔论于灯红酒绿间,总会下意识地提及该题,引起议论纷纷,由此,让我识人无数,而入我法眼的则廖廖无几。于此同时,我这个“读书不多酒鬼,狂言无羁不东西”的“怪味豆”、“应急丹”,则成为人们眼中的“怪”心中的“魔”了。鲁迅有诗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己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正是今日之我的写照。
人们对我的疑惑甚多,而其中最大的疑问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经地义。而他,一生为别人为地方为党为国家做了那多事,却都从不图分文回报,他到底为了什么?”对此,我从未作详细解释,偶而应答,如:“退休未退党,难忘初心。”“舍其小我为大我,众生得乐我舒心。”“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云里雾里,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和脑”。今天,难得中秋节前闲暇,道出心曲告布于天下。

人,赤条条来自冥冥之中,赤条条而去归于时空,身外之物皆为欲求之妄见。我不为物欲困,而为精神乐。说白了,我追求人生三大价值。一谓身前,一谓身中,一谓身后,即:以前做过的何值?现在做的何值?身后留下的何值?四十年前,酒席间我口拈生挽,曰“宇宙空间,求真求实,探奥搜奇穷学者;自然社会,唯心唯物,点石成金富文人。”横额“归去来兮”。
无私则无畏,无欲自刚强。唯有如此,你才会:目光远大,胸杯博大,架构宏大,践行力大,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有这样,你才能:获人生定力,以静制动,无中生有,忙中纠错,乱中求治,饥中得食,暗中寻明,险中获救,急中避祸,绝中还生,穷中得宝,苦中有乐,天地中享大幸运。只有这般,你才将: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创造;虽睡犹醒,虽死犹生,躯壳消失,精神不朽,归去来兮,永亮星空!
2021·9·19中秋节前



马民权,男,1952年2月出生于湖北英山,中共党员。政教专业毕业于华师大、湖北自修大。历任英山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宫主任,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系湖北楹联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文化学会会员,国家注册高级咨询策划师。现任中国·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文化研究员、中国影像杂志社旅游天下主任记者、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创作音乐作品近500件(歌曲《等待》,歌舞《喜送劳模上北京》等分别获省、地文艺会演创作、演出奖并摄入文艺专题片《山花烂漫》,由电视台录播、电影拷贝发行。部分音乐作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歌》、湖北人民出版社《百花集》选载出版。独力担纲中国民间艺术十大集成中的民歌、民戏、曲艺、民间文学等《英山卷》的搜集整理工作,是《湖北卷》、《黄冈卷》编委会成员。被湖北省文化厅、湖北音协授予《湖北卷》民歌、民间音乐采编积极分子称号。与人合作的歌曲《大别山情怀》等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新人新作奖。先后有《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促进山区文化建设》、《走出迷阵,实现民族音乐的崛起》等多篇论文入选湖北省首届文化管理研讨会和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讨会并获奖。致力于毕升碑墓相关人文开发研究,系英山毕昇研究组成员,有《毕升故里在英山》、《毕升有了户口薄》等作品近20万字先后载入《炎黄春秋》、《爱我中华》等报刊。创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毕昇传奇》,并改编为46集同名电视剧在筹拍之中。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见诸《长江文艺》等报刊。《青春,在实践三个代表中闪光》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有《大别山文学讽喻家——闻筱辑》、《风物传奇》等多本专集出版问世。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湖北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