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铁生简介:辽宁凌海人,现居深圳。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诗歌痴爱者。出版诗集十二部,散文集一部。

短款的影音
卫铁生
1.
雨后,相与色,不说途经
水银过滤镜子的光影
带毒的眼神在看谁
多余过的肉和附属物
突然的缄默,像庞大的牺牲
空荡,接着还是空荡
不擦泪珠的一刻
谁忘了转身救红颜
2.
水从桥洞中流下来
湍急的奔赴,都是归去
我站在石板桥上
早已弃绝断水的刀
哲理死了,带着细碎的草沫
泥沙的人民混于流淌
无法辨认的速度
在其中,我比来时消失得更早
3.
落叶落花足够装饰安谧
雨停,走远的雷
足够忘记灿烂的小径
闲置的自行车
模仿一轮日一轮月
不见轮回里的长衫短褂人
在大白天数星斗

4.
局部坍塌,如小恙
正如大堤蚁穴,属于正常
某大人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腐才见廉,无朽,清怎么活
所以,我赞美坍塌
正是赞美前程完好无损
5.
中草药无处不在
可治百病,可当良饮
熬药的大厦很商机
大集团,小门户
给如草的人生坐诊
我经过水火加工的夹层
回身吐一口自然
或许也得一个时代匠称
6.
野草开始解剖秋风
一转身,呼吸就沉下去
我睡过的一片安眠药
在过晌后,生死都失效
翻看前朝埋葬砥砺的地方
茂盛的荒芜很拙劣
一个隐不住白发的实习生
剩下寓言,催斜阳

7.
用花做桥,别说过河就拆
我微不足道的小施舍
还有一些善,傻子般红艳艳
用余香消费将枯的世界
别说挣扎,别说全民保健
只是我野得有些传奇
站在灰之中
8.
下午,光照有些啰嗦
稀碎的脾气找不到重点
我把眼睛调成静音
在某个角落,昏昏噩噩
不知能在红尘熬多久
对着反光镜头,负累的一棵树
不见菩提
9.
秋叶从几千年前的古道
落在此刻的脚边
在这条路上
有人不停地说病痛生死
漏风的嘴,哲理与废话混杂
我拉黑过也屏蔽过投影
我对自己说声抱歉
与他人无关

行走夕阳的现实与象征
——简读卫铁生组诗《短款的影音》
榆钱儿
人生过了正午,秋水斜阳,该是怎样一番生命图景和心理气象?人非圣贤,即使走了大半生,夕光渐黯,亦只能且行且感悟。
九首诗,款制短小,诗人将生命的体验与觉悟,都还原为现实中相遇的一个个小场景,一幅幅小画面,唤起读者身临其境的回忆,朴素亲切。此谓写实。
而作为一位阅历千山万水,且饱学善思的优秀诗人,特别敏感于小镜头中微妙的心灵悸动,聆听到亘古无解的浩渺叹息,聚焦于瞬间的点滴感悟。此谓写虚。
生活现场与心灵感悟,实与虚,是互为镜像的。诗歌的重要特质之一,正是以艺术象征的手法,类譬隐喻,让思想穿透琐碎庸常的片段,将生命灵光从混沌斑影中透析出来。所谓弦外之音,就是诗歌美感与欣赏价值所在吧。
分享我的读诗随感,愿和你一起品读行走夕阳的短款音影。
1、
《红楼梦》有偈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又有《好了歌》,都是警世之训。这首小诗,也说的是此类感悟。
一场暴雨,把繁荣世界冲刷得空空荡荡。人生亦如此,灾害劫难,令“多余过的肉和附属物”赤贫如洗。身外之物淫欲之贪被时运意外抄卷,落得空空荡荡。这一瞬,踌躇满志嚣张一时者都成了傻子,“不擦泪珠的一刻/谁忘了转身救红颜”?
“相与色”阴晴无定,命运玄幻谁能说清? 而光影“带毒的眼神”看着你我与众生,能不惊出冷汗涔涔?
2、
个体的力量多么渺小!决定命运的客观外力与社会环境,往往如“湍急的奔赴,都是归去”。
谁能抽刀断水?泥沙俱下的漩涡中,虚幻的 “哲理死了”,主观能动性死了,何况沙粒小民与我?只能是被卷裹被冲刷。单薄美好的谋愿,往往“比来时消失得更早”!
3、
读出时空旷远的悲凉。
一切都将过去,归于安谧。包括此生惊悚骤降的雷雨,包括曾经灿烂的小径,包括单骑拼命日夜兼程,包括长衫文人和短褂役夫,包括大白天数星斗的日夜不眠心事重重……都变成了时间中的“落叶落花,足够装饰安谧”与荒寂……
惟敬畏,永恒时间。

4、
“赞美腐朽坍塌,就是赞美前程完好无损”,这到底是一分为二冠冕堂皇的辨证呢,还是对错误过失甚至罪行的诡变?其中委曲,真个值得明察之,细思之,深究之也。
5、
草民之苦痛,有多苦痛?小诗一层一层剥开给你看。
其一,本是草芥人生,何必愚昧到要那些精于谋利者来安排摆布,“给如草的人生坐诊”?
其二,草民一粒,本来就生活在“水火加工的夹层”,残喘奔命了,为何还要被利用被役使,被迫帮凶于“大集团,小门户”行骗的商机?
其三,君不见,天下有多少“吐一口自然”之幌子的伪精英,“伪匠人”!
呜呼!为草民愚弱和难言苦痛,一哭!
6、
诗人啊,你太直面生死命题了!你不回避人生苦短的悲凉,你直言生命“过晌”就是呼吸渐噎渐沉的夕光。喝不喝安眠药“生死都失效”,因为距永恒的睡去已经不远。
“翻看前朝埋葬砥砺的地方/茂盛的荒芜很拙劣”。短短两句,包含了大半生的经历总结与慨叹,以及温暖深情的自嘲与憾悔:年轻时的那些发愤图强,那些幼稚拙劣的狂热,那些层出不穷又一无所成的想法,竟恍如隔世……
但是,人未必愈老就愈聪明。夕照余晖中,关于活法与死法,我依然是“隐不住白发的实习生”。但是,我独特的经历也许会是一则“催斜阳”的“寓言”,给赶路的后生们一点点标记提醒和默默忠告吧——余生倘能如此,便也是意义了。
7、
谁说人老了就该活成一堆灰?我偏不认这个歪理。趁还有些微光,我能美则美,尽力“以花做桥”渡余生,悦己且愉人,此其一。再者,以“微不足道的小施舍/还有一些善,傻子般红艳艳/用余香消费将枯的世界”。此其二。
别说这样的晚年活法不过是“挣扎”,是“全民保健”,谁能理解我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 “野得有些传奇/站在灰之中”,缓缓谢幕,却明亮的惊世骇俗!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若此,晚年没有理由不活的美且善啊。

8、
生命已至夕照,一些人竟还是挣不脱利欲杂念的捆绑。
浮生诱惑太多,该拒绝则拒绝!“把眼睛调成静音”,这个句子妙用互文的手法,言约意丰:拒绝声色功名贪欲,自然心静神安。
而那些被“啰嗦”光影绊住的人,仿佛“负累的一棵树/不见菩提”;灵魂促狭“在某个角落,昏昏噩噩”,迷途不知觉悟,此生不知所终。叹叹!
9、
自古及今,病痛生死的论题,引出多少感慨著述,而“漏风的嘴,哲理与废话混杂”,哪一句能颠覆自然律令的秩序?
罢了,在玄奥伟大的自然面前,我闭嘴,并且对所谓的经典劝诫“拉黑过也屏蔽过投影”。
我的活法“与他人无关”——唯愿夕阳余生,走出权势桎梏与说教光影,活得本真质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