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都市文学社
<总第517期>
《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组诗
作者:李春艳,飘,许刚,阳光波
《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主播‖鸿云


【题记】今天,中国许多城市拉响防空警报。
警钟长鸣,震撼八方
再一次提醒我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牢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寸土虽窄,皆用鲜血守卫;
中华梦宽,共襄正义和平。
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厚重的历史,不是让我们只是喊喊口号,爱国要真正做到不怕外来强国的侵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警钟长鸣》
作者:李春艳
一声长鸣
划破苍穹
三分钟
是如此的凝重
我们屏住呼吸
血液也似乎停止了流动
森林在怒吼
大海在咆哮
苍天开始哭泣
大地为之动容
撕心裂肺的长鸣
把我们带入了战火硝烟的场景
曾几何时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急剧膨胀
九一八事变
东北迅速沦陷
七七卢沟桥事变
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
掠我国土
杀我同胞
蓄意独霸中国
日本侵略者
犯下了
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撕心裂肺的长鸣
仿佛让我们目睹了
侵略者烧杀掠夺的情景
多少人
无家可归
骨肉分离
多少民族英雄
毫不畏惧
英勇抗击
浴血奋战
倒在了血泊中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正义
十四年
如此漫长
那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那是一段悲壮屈辱的历史
那是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
那是用民族团结换来的和平
让我们铭记历史
努力强军
努力强国
弘扬中国精神
走中国发展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维护世界的和平
缅怀先烈
不断警醒
那长鸣是警钟
那长鸣
更是向英雄的致敬
2021年9月18日



《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
——警钟响起的感想
作者: 飘
一声长啸划破天空
九一八的日子我们铭记心头
日本侵略者的屠刀
多少同胞遇难
无辜人的鲜血洒满街头
无端的劫难死去的冤魂
这样的血债
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声讨
突如其来的灾难
是旧中国的耻辱
这仇恨会在中国人心底扎根
它永远时刻的提醒我们
自强不息发展壮大
只有强者才没有屈辱
只有强者才能傲立苍海

如今的警钟
是历史屈辱的终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团结奋进和谐安宁
无论是美帝国主义的觊觎
还是强大病魔的张狂
我们的国家
都安定的大踏步走在前进的道路
警钟长鸣
拨动这我们每一根爱国的神经
我们在哀痛中反思
悲伤里凝聚更多的深情
我们向往和平热爱美好
中华民族博大的爱和无私的情怀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绽放溢彩
——2021.9.18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九·一八”90周年祭
作者:许刚
防空警报拉响
这一声声深沉哀怨的笛鸣
让人们驻足凝神
开始猜测为什么拉响警报
是哪里发生了险情
那呜咽的笛声撕心裂肺
那是在哀悼90年前“九·一八”无辜的人亡灵
1931年的“九·一八”
倭寇的铁蹄践踏了那盛产大豆高粱的松花江
刺刀、坦克蹂躏东北的大地
唇亡齿寒的父老乡亲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三光”政策让东三省沦陷
血流成河,堆尸如山,哀鸿遍野
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
国共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坚持八年浴血奋战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90年后的今天
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
参拜靖国神社
频频在钓鱼岛寻衅滋事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
新时代的中国人挺直了腰杆
我们不在是东亚病夫
在强国强军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正告一切敌对势力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休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主权
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能力
如若来犯定让他有来无回



一声长鸣
作者:阳光波
一声长鸣
你是否记得九一八的侵略
731的残忍
是否记得慰安妇的凄惨
14年中国人民的浴血抗争
一声长鸣
是否在告慰长眠的英灵
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还有无数先驱的壮烈牺牲
是他们使中国获得新生
一声长鸣
叩问世人的灵魂
是否在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
依然保持着那份觉醒
不忘国耻,有战必胜
我们是幸福的
幸福得快要忘记了曾经的痛
把爱心和热情奉献给自己的国家吧
国富我们才能有更幸福的生活
国强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牢记的历史使命



松花江上
作者: 张寒晖
朗读:鸿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张寒晖,原名张兰璞,河北人,出书于书香门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在读初中的张寒晖,走上了街头,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抵制日货,招致被学校开除。于是他转到了另一首学校,在保定师范附中,他接触了到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受到了革命的熏陶。
中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北京戏剧学校,学表演,对艺术的表演理解和感受力很强,在著名的音乐专家赵元任的教授下,他广泛的涉猎了各门艺术,对民族音乐、河北梆子、昆曲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创作了话剧《黄稠衫》,参演了很多的话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寒晖义愤填膺,决心用音乐作为革命斗争武器,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日寇的愤怒,他创作了《可恨的小日本》和《告我青年》等歌。从此,他开始了用歌曲唤醒民众,投身抗战革命艺术生涯。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张寒晖在西安任民教馆总务部部长,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立场极为愤怒,他在西安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的声音,日寇在祖国大好河山践踏,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于是,他经过几个不眠之夜,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松花江上》诞生了。




总编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