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七个教师节中午,阳光如墙上的领袖像和工作规划图,璀璨耀眼。
学生家长来了,村委老领导来了,在外工作的人来了,教体局的领导来了,乡政府的领导来了,洛宁县小界乡卡村村委会议室,济济一堂。
他们今天只有一个目标:向一所不足百人的乡村小学致敬。这让人想起那句话:人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在这个不同凡响的夏天,卡村村干部和村小学的教师就是这坚持的人。
二十多年来,城镇化如潮,一浪接一浪。大多数村民被裹挟在其中,随波流动。有条件的买房进城,安居乐业;没有条件的租房也要进城,学生寄住在公寓里,家长回家背粮食;更有一些村民刚靠着国家资助脱了贫,却把子孙送进城里私立学校。竭泽而渔,看似热热闹闹的生活实则危机四伏。越是生活在困难中,越要依赖着希望去生活,眼前的孩子便是能看得到的家庭希望,加上教育见效周期漫长,自己当下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负担之重,压垮了一匹又一匹坚韧前行的骆驼,万村千乡看,十村九相同。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日渐萎缩,乡村教师也灵台无计。其他工作好说,每一年暑期,控辍保学像是紧箍咒,他们行走在乡村街道,冷遇如乞缘的僧尼。可他们也是教育人,身在乡村,责任一样在心:新时代教育要求立德树人,如果一个孩子现在连自己村庄——自己的出生地都不爱,将来何谈爱父母爱国家;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成才,只是帮助他们逃离落后、将来何谈担当、 何谈作为。爱家乡就要留下来,有了感情,待孩子们学成归来才可能把它建设得更好。
卡村村新一届班子看在眼里,决心加强村小学建设,减轻村民教育负担,为村民破除困惑。今年夏天,村三委出台有力措施促使流落城区的小学生返回村子上学,摸底走访规劝,日复一日,晒黑了皮肤,拨亮了信心,新学期学生人数翻了番,工作成效初见。
驻村第一书记张国阳主持会议,正式大气。听取汇报、表态支持、今昔对比、赋诗祝贺。教体局副书记吴生涛同志讲的当下乡村教育振兴两步走一一第一步先有量才有质,第二步有了质了才有量一一成了会场上的热词。

会场热情如潮,其中的主角无疑是村支部书记曲红文同志、村小学校长李莉苹同志,和他们身后的两个团队。曲书记从县公安局领导岗位上自愿回到家乡驾辕,他代表三委说: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卡村村的教育,自然件件是要落地生根的。李校长从教三十年,已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她代表学校的教师表态:在卡村村干教育,无怨无悔,一定拿村里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待,创建独具特色的卡村小学。这面对面的承诺,无疑是这个开学季最响亮的话语。
还有一个细节,让心生向往。一位学生家长主动发言:孩子在家上网课,一个问题没闹明白,学校的老师打开视频辅导了将近半个小时。这样的教师我信,孩子交给他们我放心。
卡村向来有着良好的传统。赵守义守着一块旱地,硬是干出了一个全国劳模;卡村人靠一双赤手,七十年代末平地建起了崭新的五条路中小学校。大队改制分流之后,实干重教的基因得以赓续。
建党百年,初心使命彰显,卡村人正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跑道上,奋勇争先。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启新程,卡村小学还是个小小的团队,他们深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长空寥阔,水花飞扬。
风正一帆悬,合力好行船!

作者简介:金丰先,笔名金家,洛宁县金家庄人,教育工作者,中共党员。工作之余喜阅读爱散步,有文字发表在多个网络平台,偶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