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毛主席同一天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
作者:焦寿轩
诵读:如海
1958年5月13日,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数百人,一大早便分乘多辆大巴车去京郊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头一天下午接到通知,学院马上编队分组,准备工具,落实任务。时任院务部军务处助理员的我,被上级指定担任当日工地指挥员。劳动任务是按工地总施工的图纸要求,在分得的地段高处取土和沙石,挑运到大坝基础处卸下修整夯实。我虽然没参加挖掘、挑运、夯实等力气活计,但也绝不轻松,不停地来回穿梭在整个地段上,紧盯住工程程序与质量要求,跑上跑下,累得通身大汗。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任务进度很快。中午时分,单位派车送饭到工地,每人一个半斤面粉做的杠子馍,十人一组一盆炒青菜,白开水管够。饭后休息半小时,每组趁机研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以保证顺利完成任务,并力争超额。午后开工之前,军务处领导突然通知我去参加挑土劳动,由我处王助理员接替我担任工地指挥员。当时我还纳闷儿,后来才知道,午休时,有人提出,我有右派言论,还在被批判中呢,不应该出任工地指挥员一职,尽管尚未定案,起码应该和大家一起劳动才是。下午我便转换身份投入到挑运沙土的行列里。约在午后三时许,忽然间远处工地上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一时间,全工地沸腾起来,原来是毛主席来到中央机关所分地段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远远眺望,都想看到毛主席。第二天,北京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的消息,并刊发了数幅相关照片,中央和地方电台亦作了全面报导,很少有条件的单位还播放了全程录像!这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让人们都投入到大跃进的火热年代里。

从我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回来,处里便决定将我负责管理的学院“关防”大印和制作部队各种证件压盖的钢印移交给曲助理员。在这之前的一月二十三日,我由保密处调往军务处时,就把配给我的一只双剑二号小撸子手枪及所有子弹收缴了。至此,我的处境,一天比一天难熬。几乎三天两头由朝鲜停战谈判中方首席代表,学院教育长,我的专案小组组长解方将军主持召开批判大会批斗我,直到八月二十六日定案公布我被划为右派送往天津静海团泊洼河北省干部建设农场劳动,我便永远告别了我热爱的军装!

八十岁那年,女儿给我找出来平反落实政策补发的一套军装,还配上了抗美援朝纪念章等奖章,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好像又闻到了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年轻的汗味儿……
——作者简介——

焦寿轩,男,1931年生于陕西省户县。幼年读私塾,高小毕业后,于1949年7月读高中二年级时报考西北军大参军入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十九兵团保卫部任政治侦查员。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时调任十九兵团留守处保卫科和军法处工作。1953年至1954年,先后在解放军第五政治干部学校保密室和解放军六十三速成中学政治处干审办公室工作。1956年进京分配到总参高等军事学院保密处任助理员。1958年8月26日被总参临时军事法庭划为右派下放团泊洼劳改。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回归干部队伍,在天津河北区宜兴埠农场工作。因两地分居64年自愿放弃干部身份安家黑龙江省勃利县。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临时军事法庭撤销1958年原错误判决,回复军籍,同时补办转业手续。落实政策后先后在县百货公司和商业局任职。1992年离休后读书为乐,颐养天年。
——主播简介——

如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写作、诵读、旅行,崇尚云上的自由,有海一般的胸怀。座右铭:把周围的一切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你就会轻松面对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