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打工者的文学梦
作者:缪荣株
茫茫大上海,海量打工者。我怎么会和在上海打工的、湖北省《速读》杂志射阳站花林春站长交上朋友的?
说来话长。花林春从小喜欢听故事,却不轻易动笔。由于读得多,他在微信朋友群评文跟帖的观点都很到位、出彩。花林春不仅爱好文学,还创办湖北省 《速读》杂志射阳站,利用这个平台帮助作者将作品推荐到杂志社。花林春更是一个心地善良、 朴实憨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他在上海嘉定区物流部门工作,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公司提供食宿),还经常资助贫困的人和家乡敬老院。
花林春读了我的《人民日报》上《农民朋友》的文章,视古镇港口农民夏宝鱼的品德为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老师。他因文而认识了我并乐意和我交朋友。他说:“和您本不相识,如果不是爱好文学,一辈子也不会相遇,这就是缘分。看您的文章多了,也了解了您的人生经历,您无论作为一个基层干部,还是作为一个作家,都是最优秀的,人品、文品都值得我学习一辈子。”我创作的理念是,文学作品会影响人心灵的,心灵美才能出美文。为着出美文,作者的思想应终生修炼,净化灵魂,和农民交朋友可以加速和提升这个过程。这就是我和夏宝鱼、花林春交朋友的初心。
《速读》杂志看上了花林春,任他为射阳站站长。花林春是个尽心尽责的站长。他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由于见多识广,逐渐成为内行,尤其是对散文小说看得更加精准,每每向《速读》杂志推荐命中率极高。
2018年11月25日上午,我第一次和花林春接触,是泰州市作协副主席曹学林长篇《船之魅》的首发式,参加会议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都是泰州人。平时花林春在微信上读泰州、姜堰作者的文章较多,是想借此机会深入接触本地作者并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吧?那天正巧大雾,上午他赶到会场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了。
2019年春第二次和花林春接触,是我们泰州、扬州的作家在夏宝鱼家鱼塘采风,他听说后又第二次请假,从上海赶过来。他一直为夏宝鱼的那种善良、诚实、勤劳所感动,特别是读到《农民朋友》中夏宝鱼那句话“缪书记,我走了以后,你要来看我啊” 潸然泪下。所以他一直想见见夏宝鱼,听说这样的采风会,他当机立断参加了。
下溪是姜堰水产村,从文天祥抗元时经下溪买虾,留下《过泰州虾子湾》诗就知道下溪盛产虾。600多年后,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下,下溪农民夏宝鱼父子3年自发挑鱼塘14亩,带动致富了一方,下溪成鱼窝。如今他们追求养殖效益,发展养蟹4000亩,夏宝鱼实在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典型。
这次,我跟作家高泰东在宾馆和花林春谈心,后来高泰东在《泰州晚报》上发表了有关花林春的《凡人不凡》的散文。
2019年第三次相见,是夏宝鱼阴历六月十九日过生日,此时正是大伏天。花林春说他要来为宝鱼祝寿还要带礼品。他从上海来一次不容易,一个打工者能拿多少钱?我以为他说说客气话而已。谁知在宝鱼生日的 前一天他就来了。来的晚上干活到11点才下班,洗澡吃饭后, 又和几个朋友在手机上闲聊了几个小时。从上海到姜堰客车少,他怕误点,干脆一夜没有睡觉。他带着两幅寿轴来祝贺宝鱼生日,那两幅寿轴挂在宝鱼家堂前,他和宝鱼在寿轴前合了影。花林春的行动感动了我,感动了夏宝鱼全家四代人,也感动了下溪村的干部和群众。
对于花林春,我终于从心里蹦出个农民评论家的头衔。
花林春是从农村土地上摸爬滚打,借改革春风在大上海遨游的物流大哥。几十年来,他身上既带有泥土的农民工的底气, 又有上海人搏击风浪的眼力。文章从他面前过,几分成色精准。爱读书多读书善评文造就了一双文学慧眼。

缪荣株简介:1944年1月生,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江苏省作协会员,姜堰区作协副主席。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名人》主编。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出版小说、散文集5本。60万字纪实文学胡氏家族史《胡锦涛和姜堰》,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周五读书栏目发表,至 2021 年 8月 20日,已发表 1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