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岑参的一句诗聊起
文/ 张正军
闲來无事,遐想连翩,岑参的名句映入眼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愧千古名句,描述得何其恰切!

岑参的诗里"胡天"具体指哪一带?应为长城塞外,内蒙以西直至新疆。当然我这白山黑水必在其内。而我这明水通达亦不能外。岑诗中的八月,当然指夏历。夏历八月,按阳历算已近十月。中国北方长城塞外,并不罕见,北风卷地,白雪覆盖。
八月节一过,校田地里老师们自家那几根垅的土豆、葫萝卜,秧枯英黄早该收了。校方给串个礼拜天大家齐乎拉的都下了地忙个不亦乐乎。学校当时有个小破″手扶",它就是事务主任私人的权柄。这个车给谁先使,谁次之,再次之……这可是要看人下"菜碟"的。在一个百來人"同槽"的大学校里没有"背景"却有"阴影"的咱是挤不上槽儿的。咱要使这车只好耐着性子等吧!
人忙天找乱,一阵北风卷来一片乌云,一场早雪纷纷扬扬不期而至。秋收的人们更如炸了锅一般的忙。眼望着一个小破车不赶趟儿了,大家投亲靠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时间牛车、马车,″二八大胶轮"纵横校田。无人无能无势的我只有眼巴眼望干等着大主任给恩赐那个"小手扶"吧!可是那"小手扶"它在哪呀!王家拉完拉李家,你家拉完又他家,不知何时到我家。天上的雪继续下,地上的我心急一团火。眼看天黑了,地里的人稀了,车少了。还没轮到我!何况我家离学校还有十里地远哟!呼天不应,唤地不灵!"大"主任钢硬的心亳无半点悯情……
天老爷不会饿死瞎家雀儿。"上苍"可怜我,派咱的老同学驾着粮库"二八"车,帮我把困难解决。
这便是我这里"胡天"八月飞雪日,小门小户的秋收……

再说说"大家大业"的秋收,也同样是个"难"。"大帮轰″的年代,社员们"严格遵循"古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靠时间,熬日头,出工不出力。以夏锄为例:胡弄一会儿就歇气儿。坐下一溜坑,干起一阵风。草盛豆苗稀,谁人挂心中?不肯流汗,只图轻松。更有甚者,为应付检查,铲地铲两头扔中间,报捷锣鼓响喧天。如此劳动,收成能好吗?口号震天响: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实则掩耳盗铃!
再说个实际例子吧。也是秋來八月八,胡天塞外天又变。突如其來一场大雪把满地甜菜疙瘩捂地了。队长着了急,求助到校园。老付、老张、加老阮,带领学生奔富源(通达镇东的一个生产大队)。队长好吃好喝好招待,敬茶敬酒敬香烟。这就是那个"大帮轰”年月的事。具体时间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要问:″大帮轰"好不好?"懒蛋子"、″二溜子",齐声叫好!嘻嘻哈哈,晃晃荡荡,顽顽耍耍,打打闹闹。10分照样到家。老实肯干的苦了。秋收分红,泪眼巴巴。累个要死一丁点也不多拿,如果不"涨肚"那就挺好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改革了,开放了。地还是那个地,人还是那个人。不闻口号声,不见彩旗升,但见实干情,人人干劲增。亩产超千斤,只因政策新!喜看现如今,祝福全脱贫!
今后三农日益向好。中国人的饭碗靠自己端牢。米袋子,菜篮子,越來越丰饶!
居安思危,得丰想歉。无论关汉卿的六月雪,还是岑参的八月雪,今后都不会有了。科学家预测:地球变暖,气温升高。是今后的大趋势。森林、草原丶湿地……遭到人类无情破坏。大自然将要报服人类那也是必然的。近些年极端气象频频"演练":大难大灾,火山喷发,山崩海啸,大旱大涝等等不一而足这便是大自然向人类传递的一个个信号。人类当警醒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从我作起,人人有责,责无旁贷!将是人类今后永久的课题。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弄花香满衣
编辑监制: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姓名: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协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