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女诗人风采:

六十块钱的代价
文/吴春艳(陕西)
“你咋现在才回来?”母亲站在村东头的路口,老远看见像是我就问我。
“啊”,我说。
“你姑给你吃了吧?”母亲继续问道。
“吃了”,我回答。
“你姑给你吃的啥饭?”母亲接着问我。
“没吃”,我说。
“到㡳是吃了还是没吃?你姑在家干啥哩?”母亲着急地问我。
“再别问了”,我有点不耐烦地对母亲说。那天的风特别大,天都已经黑了,只能隐隐约约看见母亲在朝我回家的方向看,母亲一直在寒风中等我。
那是九九年大年初三的早上,很早吃完饭,母亲让我去二姑家走亲戚,“我不想去”,我跟母亲说。往年都是我跟弟弟一起去走亲戚,那年弟弟上班没在家,我又穿得这么寒酸(过年时家里没钱,给我连一件像样的新衣服都没买),况且以前背着母亲借姑姑的六十块钱也一直没啥还,都不好意思去姑姑那儿,等什么时候有钱了给姑姑还钱再去她家,我心里暗暗想。“这娃,你姑哩么?你姑平时见你稀罕的跟啥一样,过年哩你不去你姑家?”母亲反问我。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带上母亲提前买的东西,并带上母亲给姑姑蒸的出门馍骑自行车去姑姑家。
到姑姑家时,姑姑正在厨房里收拾东西,她对我说:“迎,西边房子里有麻叶,你去吃去”,我去西边房子转了一圈,地上的大笼里有好多吃的,但是我一个都没吃,毕竟在别人家里,大过年的人家又没往桌子上端,我也没那么气强动人家吃的,等姑姑忙完了,她便带我去她们村里转悠,这儿转转那儿坐坐,冬天本来天就短,不知不觉就快黑了,见她没有给我做饭的意思,我告诉姑姑我想回去。“我现在就给你做饭,你咋回去呀?”姑姑问我。“姑,我不吃饭了,天都快黑了”,我对姑姑说。要是再不回去,路上骑自行车都看不见路的,我心里想。说着跟姑姑走进了厨房,我看见案板上放着一块深颜色的东西,就问姑姑:“姑,这是啥呀?”姑姑说:“肝子”。“这能吃吗?”我接着问姑姑。“那是熟的,能吃”,姑姑回答。“我吃呀,姑”,我想征得姑姑同意。“你吃”姑姑同意了我的请求。
实在是太饿了,吃了一小块冷的肝子垫垫肚子,我就骑自行车匆匆回家,天已经黑了,一路上风特别大,骑自行车都很费劲,后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大概晚上十一二点左右,我感到肚子特别痛,浑身发冷,想吐又吐不出来,想上厕所又拉不下,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开始小声呻吟,企图叫醒对面房子正在休息的父母。父亲听见叫声后在对面房子不停地骂我,骂我黑漆半夜把人都要害死哩,还是母亲看我难受就请求父亲去瓦窑村叫医生,好不容易等到医生来了,医生简单问我哪儿不舒服后给我量了体温,接着给我打了两针肌肉针,说是消化不良,还有点发烧,并说第二第三天要继续打针。约摸半个小时后,我才稍稍缓了过来。
凌晨三四点钟左右,母亲给医生做了些吃的,当他们正在外面的大方桌上吃饭时,我听见有人叫“妈,妈”,我对母亲说:“娃(我弟)回来了”,母亲说:“你听错了吧?”我让他们仔细听听,的确又有人叫:“妈,妈”,这次他们都说:“就是娃回来了,快给娃开门”。弟弟进门后看到家里有客人就问:“这是怎么了?”母亲说:“给你姐打针哩”。弟弟感叹道:“这虫娃咋一天老得病哩!”
虽然这些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我现在依然不能忘记。这是我跟母亲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九九年五月三号夜,贫病交加又感情受挫的母亲永永远远离开了我……。
那是九六年放暑假前,母亲担心上大学的弟弟生活费不够,在家整整哭了三天,第四天早上我去同学家借了五十块(一个月以前刚借过二百块),去姑姑家借了六十块,顾不上吃早饭就去邮局给弟弟邮了一百块,邮费四块,剩余六块给了母亲,母亲当时问我借谁的,我一直没有告诉她。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感激姑姑当年借钱于我,直到二零零九年有一件事让我回忆起以前,才明白了那次姑姑不给我做饭的原因,到九九年春节时弟弟参加工作有五个月,姑姑以为我们有钱不还的……。
这就是家里穷时借姑姑六十块钱没啥还应该付出的代价!


(作者简介:)
吴春艳,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喜欢把自己泡在文字里的感觉,崇尚有诗意的人生,浅歌文学之路,近年来有数篇作品散见于《世界诗歌作家文集》、《诗韵墨语》、《世界作家园林》、《魅力作家》、《渭南文坛》、《作家风采》、《作家家园》、《渭南文坛今日头条》、《墨韵馨声》、《幽兰飘香》、《塞上文化》等网络平台。《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巜华夏诗词文学社》通告: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总社长:鲍桂芊-管玲玲
社长:石生
特邀顾问:石生
国家级作家,编剧,文化名人。
特邀文学顾问:
付凤云、王相利、段清华
副总社长:王炳华
总监:王炳华
现代诗歌终审: 任泳儒
古诗词总监:终审: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陈艳丽.
任泳儒.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王兴文
二分社社长: 张大千
诵读投稿群社长:陈艳丽
宣传部长:王兴文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诗歌朗诵团队:
智昊-梦露-惜缘
并非不同-(男主播)
周莉莉-细细的雨
编委会收稿人: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平台投稿人:管玲玲
13969166185
头条编辑: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