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一样的诗人,如今还有吗?
原创 搜韵诗词书店 搜韵 8月31日
关注搜韵
获取便捷的微信诗词查询工具
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的论赞中,有这样一段沈痛感慨: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每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伯夷、叔齐积仁絜行,宁饿死而不餐周粟,颜渊甘贫贱,处陋巷之中,箪瓢屡空。
这几位贤士固然怀抱非常之节,德行远出流俗之上。但如果不是受到孔子赞扬,恐怕也不能有令名高显如此而留于史册之中以受万世景慕了。
在司马迁看来,现实便是如此。夷齐颜子能以孔圣之片言而得名后世,免于没世而名磨灭,死而无恨,是极少数的幸运者。更多不幸者,则终生处于闾巷岩穴之中,即使困于恶衣恶食而不耻,砥行高洁而无悔,却无缘结交青云之士,是以风操不闻于君子,声名未达于后世,终于赍恨而没地。
这类让太史公嗟叹哀悯的不幸者,代不乏其人。
如果时间逆流,回到1987年之前,去到广东台山的乡下,见到一苍颜老叟,衣着褴褛,在田畴草野之间驱鸡赶豚,种地伐薪,担粪施肥。旁观之人能想象到,这竟是一位艰辛求生于当世却怀抱如陶渊明一般的人吗?
对于程坚甫这样的人,除了诗人,再无其他身份能准确概括他一生的经历了。
他当然也是个穷人。早年沉沦下僚,中年以后僻居乡野,一直养鸡种菜牧猪拾粪以为生计,直到老死。妻子在八十高龄时,还要为人做保姆以补家用。每一项生计的维持方式都表明,这是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困之家。
然而,贫穷的人遍地都能见到,能以诗歌吟咏言志抒怀,而从贫乏桎梏中解救精神以超脱物质与荣辱之外,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又有几人呢?
所以,程坚甫固然是个穷人,却是难得纯粹的诗人。
他一生始终都绝缘于富贵闻达。即便是安贫乐道无愧于上古之贤人,也不可能有青云之士为他扬誉。能不因贫贱而遭势利小人的冷眼诟辱,便已是不可即的奢求了。
而他所以能处困厄,历摧折,受浊秽,而不夺仁义之心,皆因有诗以撑拄其间。他相信文章可以不朽,贫贱困辱最多隐忍百年即随黄尘而逝,而以诗立言,纵使不借人声势,亦可以立名于万世。纯粹的诗人,岂会因一时之厄,而沮千秋之业。
程坚甫在世八十余年,去世之后,身后遗留诗歌有900余首,皆是他贫困生涯的实录。临川陈小辉博士偶然在网络上读到他的诗,深为感动,遂为他整理注释存诗,编成《程坚甫诗存注释》一册。
关于这册诗集,历史研究者读后,或许能从中考稽到以诗补史证史的价值;文学研究者读后,可能会发现他继承杜甫和陆游之处,又如何在写作题材上拓展了传统山水田园诗的境界;地方文化研究者读后,又肯定要让他做一乡诗贤、文化名人。
但这些都非关程坚甫所追求的不朽。程坚甫诗所以不朽者,正使后世轗轲失意之人,能从诗中获得不自弃的精神激励。
程坚甫诗选读
闲写七律四首 其一
幢幢冠盖满京华,半叟埋头养笔花。
似听风声催割稻,试凭月色照烹茶。
看书有悟饥忘食,舍杖能行健可夸。
寻得寒梅堪作友,未妨相约卧烟霞。
山居寄怀
久矣山居薄世荣,白头相对一钗荆。
愿无偿日心难死,兴到浓时诗易成。
病咳未能除茗癖,老聋犹爱听书声。
邻翁有约登楼去,好是黄昏雨乍晴。
贫甚感吟
贫甚日来将断炊,西江挹注又何时。
欲求郭璞生花笔,来写陶潜乞食诗。
剩有残躯供阅历,曾无健足效驱驰。
维摩病榻寒如水,鹿友鸥朋恐未知。
雨夜漫成
茅斋静听潇潇雨,入夜愁心欲结冰。
门外知谁惊睡犬,灯前顾我像痴蝇。
最怜尘架诗盈帙,无补寒厨米半升。
一事自嘲还自慰,年来傲骨尚棱棱
早秋有寄二首 其一
谁谓歧途多易迷,飞鸿踪迹遍东西。
十年空惹一头雪,独坐惭看双脚泥。
信是灌畦难学圃,何妨徙宅亦忘妻。
早秋未用伤摇落,杨柳依依绿满堤。
乡居杂咏 其二
一卧林泉素旧乖,不能离是手中杯。
迩来自觉难消遣,闲过邻家弄小孩。
漫写
醉亦无妨醒亦佳,贫家那有酒如淮。
风无可避姑开户,月不劳招早下阶。
惊蛰恰逢新节令,读书重觅旧生涯。
炊烟不断宁非幸,一饱何论荤与斋。
抒怀续咏三首 其一
底用前途问吉凶,余生万事付天公。
幸留老妻相为命,倘作诗人未碍穷。
粟酒飘香娱暮日,柴门送暖待春风。
迎年爆竹谁家早,欲借残声一振聋。
拾遗寄朗轩
其一
村前村后景清幽,芳草丛中伴豕游。
亦步亦趋关得失,取劳取值适供求。
虽无盥手蔷薇蓄,未免撄怀黍稻收。
寄语行人休掩鼻,请将肥瘠看田畴。
其二
老去犹争一息存,未妨营役博饔飧。
守株以待应无兔,执畚相随尚有豚。
予取予携心未懈,乍行乍止日将昏。
此时逐臭求温饱,半世儒冠不要论。
戏赠夷齐
登彼西山采蕨薇,夷齐高节古来稀。
独嫌兄弟惟求饱,忘却农民需绿肥。
田野寄闲三首 其一
清晨喜报竹平安,往事休提行路难。
尚有盐齑供口腹,曾无锦绣作心肝。
山林触景成幽趣,枕簟迎秋生薄寒。
顾虎头痴何似我,老年犹当少年看。

作者简介
程坚甫,本名君练,别署不磷室主,晚年自号山半叟、痴翁,广东省台山市台城镇洗布山村人,生于1899年10月20日,卒于1987年11月11日。他出身画工家庭,在广州中学毕业后,曾担任国民党广东省主席陈济棠辖下的燕塘军校图书馆管理员。1938年日寇侵占广,他随众撤退到韶关,曾任警察局分驻所文书。不久,他返回故乡,曾任于台城的广东省盐业公会秘书。1945年秋抗日胜利后,他出任中山地方法秘书,继任广东高等法院汕头分院秘书。1948年秋被解雇回乡,此后在农生活近40年直至过世,其间主要以种菜卖菜、养鸡卖鸡、砍柴卖柴为生,还曾担任过生产队的收肥员。著有《不磷室拾遗》《西山半叟诗集》等,共存诗词900余首。
陈小辉,字宏深,江西临川人,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诗歌及文人结社。已发表论文70余篇,曾先后主持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般项目等多项,已出版《宋代诗社研究》《参寥子诗集编年校注》等多部著作。

说明:为方便阅读,去掉了原文中的一则售书信息,另插入了陶渊明形象图片。敬请搜韵网站编辑和原文作者见谅。为了深入阅读此文与相关购书信息,读者可复制【搜韵】链接查找搜韵官方网页,一目了然。更多精彩内容,可进入搜韵网(https://sou-yun.cn/)查看。谢谢!
如原作者认为侵权,可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