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内容显示,四川达州渠县一所学校门口,两名学生蹲在地上,从旁边一牛奶箱里拿出里面的牛奶,喝了一盒又一盒。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为何学生在校门口却不进去,而是蹲在地上狂喝牛奶呢?

经过河南全媒体调查了解,事件发生在9月11日,四川省渠县的达州外国语学校,有知情人士称两名学生带牛奶准备进校时,而保安表示学校有不准带校外受食品的规定。于是便有了视频里的那一幕,两名学生想喝完再进校。围观家长纷纷劝阻,最后只能将剩余部分放在了门卫室。学校保安称:“我们看到两个学生一起喝的,一人喝了5盒,一人喝了6盒。他们喝太多了,我们看不下去了才过去劝的。”
视频一经流出,引起了不少人的愤愤不平,质疑学校这个规定不合理。“牛奶为啥不能带进校园?”“过分了,没必要这样。”同时,也有网友质疑学校是为了照顾校内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的生意。还有网友认为,不能一刀切,学校制定相关规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就是“霸王条款”。
资料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校创办于2006年6月,原名渠县东方外国语学校,2008年5月更为现名,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通过走访学校附近的超市我们了解到,校内开设的超市、小卖部以及学生食堂,都是“有关系的人”开的,被校方垄断,校外的门店,顾客几乎没有学校里的学生。

达州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做出回应,“学生在校外喝奶,的确有那么回事。但是网传的视频内容,只是一个片段,不全面,也不客观。”两名学生是该校初一年级新生,军训结束后调休,周六返校。“牛奶是其中一个学生的婆婆(奶奶)买的,准备带进学校。还没进校园时,有路人提醒他们,学校不准带校外食品进校园,这个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才和同学一起打开那箱奶,准备一口气喝完,免得浪费。”
“我们学校虽然有规定,不准学生带校外食品进校园,但并没有一刀切。例如,水果就可以带进校园。”以上负责人称,学校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规定:“学生不得自带食品进入校园”。在校门口张贴的《新生入学须知》上,也可以看到有“拒绝校外食品”的规定。“我们学校有1万多名学生,学校又在城乡结合部,学生在外面买食品,若吃了过期食品、霉变食品或者不卫生的食品出现食品中毒,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所以我们才出台这样的规定。”该负责人说。

对此事件引发的舆论,渠县教科局法规股负责人称,“拒绝校外食品进校园,学校的规定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本身无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更加人性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学生家长或社会提出的改进意见,学校也应当吸纳,从而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和优化,让它更科学、更人性化。”
渠县教科局已约谈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同时针对学校规定存在的相关问题,也要求立即整改。达州外国语学校发文表示,此事发生后,学校立即召开行政会,就今后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学生自带食品进校园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同时,将通过学生干部、班主任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