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子瞳 北京作家 金融人士 曾出版过《子瞳诗集》,诗歌创作以灵动与深邃著称。
菩提生根处
子 瞳(北京)
云鹤来时海水已干枯
大漠以风为桨
漫天的黄沙收入袋中
以此养育慧根
我没有翅膀禁飞天涯
那就安坐云下
寻一片绿洲化作掌田
种下心中百花
…
【今音点评】
四段八行,能围绕题目“生根”两字揣想,也有求之人生的四平八稳的洒脱。作为诗歌人物的预案和理想,其憧憬的类别则属于挑战自我一类的极限所思。比如思与自然匹配和适合的“以风为浆”的提法和感悟;以“寻”为手段;以“心中百花”为最终目标等,是诗歌人物的心境所置。诗歌题目中的“菩提”两字是佛教中的觉悟意思,具有豁然开朗之韵,能够在诗歌中出现,主要深化了内涵。
沐心 (王长海)重庆市作家 博士生导师 国际某书画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席。
灵魂书香
文/沐心
语言到不了的地方
文字可以
灵魂到不了的地方
音乐可以
美好的事物总是具有侵略性
不是入了眼
就是入了心
人与人的关系
简约则长
浓烈则短
我用致心待你,而非执着,活
在缘分中
而非关系里
生活,一半是诗意,一半是烟火
一半努力,一半随缘
不要羡慕任何人
想要什么
通过努力自己争取
【今音点评】
沐心的《灵魂书香》涉及到了执着、看重、凝重和飘逸等四个方面的指向和思考,都涵盖在三段十四行里。这首诗歌是人物已经放下了心中一些东西之后,做到举重若轻,已经证明了又上了一个台阶。比如“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涉及到执着与否,如果参考别人写这种类型诗就要先看诗意如何,其中的执着部分,有否过,如果凝重的话,诗歌就不会飘逸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论的内容来展开。诗意,就像出刀那样,一旦拔出鞘,便可以从中看出以上的那一些东西。
罗林 上海作家 曾出版诗集《拾日子》 创作题材广泛
中医诊疗 ,问
罗林
问,问你
今天电脑前工作了多久
你说,今天加了半班
问,问你
今天的空调开了多少小时
你说,从上班到下班
初诊
疲劳,虚也
寒热由表及里
你问
中华千年中医,如何
天地合一
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如何
互助
你问,感冒
是热,还是寒
是劳累,还是安逸
蒲公英的花絮,飞入
“本草纲目”
飞入中医学著
2019.7.26
【今音点评】
《中医诊 疗,问》采取的是对话形式的结构,是对遵循规律的理解方式,以所思为主。比如思规则,这时候的“问”,只仅仅作为表象,诗歌更重视的是及里。里是深度,但它又和表象所提供的广度组合部分,如现实中具体的“疲劳”、“寒热”,和历史文化的深邃部分的第二段,又密切相关。像这样的关联想说明的是一个“天人合一”道理(详见第二段)。然而,这种道理的形成以及被社会认知和认可的并不占多数,也就是说,在“合一”上,是有阻力和困难的。这也是诗歌所面临的难度,难在消化上。
王民元 笔名:永不为官。
诗 学
文/王民元
独白黎民浮上广场
吹着口罩在泡泡里摇摆
不必过多感慨
盛衰而已
君王弦粗于腰
就此跳跃
具象词沉下去
一曲抽象万千朝歌
虚拟顶新皇冠
无皇留白高挂
支点是隐喻是地球也是宇宙
是铃有系有解
【今音点评】
《诗学》是一首对现实独辟蹊径的思考,该思考高于常人的一般智商。是表现在对历史、对宇宙,和对人性的颠覆惯性的认识。所谓惯性是指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哄而上,在历史中这样的教训尤其深刻,比如,深刻至人的生命是否按规律运行,深刻在爱莫能助和孤立无援的现象循环往复。这样的历史现象被笼罩在诗歌人物的脑海里面,并“浮上广场”,其中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在其中,在诗歌里面只能以无语来进行表达人物的意志、立场和原则。这就是诗歌所蕴藏的深邃。像这样的深刻,并不要求人人都懂。如果只有诗歌人物一个人明白,他就是“解”铃人之一。

东方鹤 军旅诗人 曾出版过《东方鹤文集》擅长诗歌和散文创作 上世纪恢复高考首批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的大学生。
石榴花开爱浓浓
——致“母 亲 节”
东方鹤
春天,你
避开喧嚣,
辛勤孕育;
那时,你是我
微微萌动的希冀;
初夏,你
开出花来,
笑红天地;
那时,我是你,
腕间律动的脉息;
深秋,你
笑口一开,
大肚分娩;
从此,
你是我的慈母,
我是你的甜蜜;
…………
于是,再也
找不到哪个词语,
——轻言“谢你”;
于是,再也
挑不出哪件珍宝,
——跪下“敬你”;
只能请
昨夜的雨,
今日的风,
——装点你:
雨,
洗去你一身疲惫,
让你
葱葱茏茏,
清纯大气;
请你以绿色的锦缎,
缝纫爱意——
襁褓夏季秋季;
风,
摇曳你硕红花朵,
让你——
热情似火,
慈悲欢喜;
请你用红色的灵魂,
搀扶儿女——
再来壸范母仪;
【今音点评】
这首诗的断句处理和破节奏技法合并使用与体现,其实是诗歌创作技巧提高的一次突破。其实诗歌创作的技巧用法,当诗歌到达一定层次,则表现为无技巧。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到,断句处理已经和诗歌人物的情绪流露与表达,做到了一致。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诗歌的旋律是和作者的创作的心率是一致的。

根源 广东作家 曾有诗作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
脚 印
根源
从迈出稚嫩的脚步开始
就撑着两只小船
航行的路上
注定既有风平浪静
又有惊涛骇浪
曼妙的人生
仿佛
一只脚印在天上
一只脚印在地下
天上的变成了水中月
地上的记录了一辈子的快乐与艰辛
再轻的脚步
都留有一串脚印
再重的脚步
都踩不穿地球
何必计较脚步的轻和重
漫长的一生
踩出来的脚印
都会有歪歪扭扭的景象
哪一幅是浪漫的诗行
哪一组是曾经的彷徨
2020年4月30日,茂名
【今音点评】
如果从佛学的六道轮回角度看,地下和地上,还是有点区别的,比如地上能看见太阳。而在地下,是看不见阳光的。地下,和地狱有连贯意,往往和阴暗有联系,这时候的脚印就直接把阴暗踩了,那么,这首诗的眼睛在哪里呢。一首诗歌,能有一个金句,能挑起一首诗的大梁,但这首诗是哪一句或哪几个字,把大梁挑起来的。好比一个人的眼睛,如果有问题,这个人的形象,印象,就会打折扣。诗歌也是一样,它也是有眼睛的。

管龙根 中华知青作家学会理事 上海作家 早年下乡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 擅长诗歌创作。
改 变
管龙根
握别世界
转身已成墓碑
一位无名氏静卧
行将就木的警示词语
被石头一饮而尽
本想用目光点燃世界
本想用口号唤醒一座城
所有的想象穿过镜面
仅留下一节骨头守候
时间慢慢融化最初的利剑
追踪太阳的脚步
最终踩疼落日的钟声
收藏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每一刻呼唤迷途的羔羊
瞻仰者不知你是谁
你生前未曾改变世界
可是,你的留言震惊了世界
改变自己或许能推动家、国
甚至改变世界
曼德拉举起你的石碑
改变了南非
你身边的国王、牛顿和达尔文
等着你醒来
【今音点评】
由一篇转文 《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而感。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碑林中有一块无名氏石碑,碑文说,年轻时想改变世界,成熟后感觉实现不了,就改变自己的国家,暮年时觉得也不行,而且连家也改变不了。行将就木时,才醒悟,如果从一开始就改变自己,或许就能改变家、国甚至世界……这块无名氏石碑引发世界的高度关注。

显微镜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曾出版诗集两本 。
回胡琴说
显微镜
你的落叶寝在哪里
大山的荒野
你不怕狼的嚎叫吗
自己就是一匹狼
雪域的踪迹
是我用生命谱写的日记
漂下的枯叶暖我的心
春暖花开
是我深眠的季节
丑陋的脸
会沾污了绿水青山的美丽
狼的生活怎样
饿了摘一筐忍受来充饥
累了跳进溪河舞蹈
孤独就聆听风的歌唱
想家了拿出妈妈的影子
想一想就不弹泪了
让喷发的歇斯去对长空啸
要感谢奢望
不停的来慰藉自己的爱
明知道那是苍白
我还一直不忍心的放弃
生命的火焰
全靠母亲爱来点燃
狼老了还能跑吗
为追赶远方的阳光
欲望教会了我夜以继日
在挣扎中寻找
习惯了肋骨的武装
一路有毛发怒吼的庄行
不惧时光易老只等闲
痛是好友伤是挚亲
最懂我的莫过于他们了
同孤寂话说明天
与死亡探讨生存的意义
我明白路的尽头
在向我不停的招手
回头看了自己的旅程
已分享到了
没有遗憾的安慰
写于2020.3.30
注:听了今音老师点评我的诗《就在那一刻》的背景音乐《胡琴说》后,对一位老知青的热情,有感而发。
【今音点评】
《回胡琴说》一段四十行,是属于一首在启发和撼动下的人物视野开拓、开阔和重新认识人生征程的又一个开始。像这样的意识存在,有助于诗歌人物自觉练就豁达心境,也属于由人物自己找到的锤炼方法。世界上锤炼的方法千姿百态,而在这首诗歌里面所要看到的是,如何得到帮助的某种渠道的客观存在,其中含有知遇之恩,它也是一条呵护自身生命的有效途径。人生的天堑变通途,就是要把自己活得滋润。而“回胡琴说”至少能让人物心情舒坦一些日子。有这首诗作证明。这首诗甚至还有一个潜在的知识点存在:相信天道。这个天道就是良心,人不讲良心,早晚要遭天谴。它就是最后一行的“没有遗憾的安慰”。其中有信仰、有等待、有期盼和有信心。这就是这首诗歌的力量展现。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赛二等奖,全国知青文学奖赛长篇小说一等奖。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诗选各1部,合集3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