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涑河岸边有个村庄,庄里有户人家姓刘,刘老头两口和一个独生儿子,住着几间草房,靠着开荒得来的几分薄地过日子。眼看儿子老大不小了,也没有人上门提亲,亲戚们给张罗了几回,都嫌他家穷不成事。老两口愁啊,可愁归愁,在外人面前刘老头却显得很乐观。
每次出去,人家问他:“大爷,你干啥去啊?”他总是实话实说:“忙啊,北湖里凉快,南沙汪边扒苘啊。”(苘qǐng,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茎皮的纤维可以做绳子,苘在泥水里沤几天,容易扒皮。)大家听了就说:“你家地真多!”然后大家便是一阵快乐而祥和的笑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的话被一个过路的外村财主听到了,心想:“北湖两块,南沙汪边八顷,地比我家的还要多!”他便主动跟刘老头搭讪,了解到刘老头还有个没娶媳妇的儿子,财主心里暗自高兴:“有地就穷不了,如果女儿嫁过来,往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好。”
果然,第二天就有媒婆登门说亲了,老刘两口子满口答应,他儿子也非常高兴。时间不长,两家交换庚帖,在年底腊月,择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这回老刘两口子算是除去了心里的一大愁事。
时光飞快,转眼到了年后。春耕时节,新媳妇眼看着有地的人家都开始忙活了,可夫家却动静不大,晚上媳妇问丈夫何故,丈夫说:“忙得差不多了。”“不是北湖里两块,南沙汪边八顷吗?这么多地,就你和爹两个人怎么能干得完呢?”妻子不解地问。“那是爹实话实说,天热,北湖地阔,凉风习习,当然凉快。”“那南沙汪边八顷呢?”“爹在南沙汪边泥水里沤了苘秆子,沤好了当然要扒出来……”
六月六,媳妇回娘家,给财主爹说了这事。财主才感到凭一句听来的话就嫁闺女真是太草率了,但古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不能反悔,可又不能眼瞅着闺女受穷,为了闺女只得帮衬亲家,又加上老刘一家善良勤劳,日子慢慢过得好了起来。
于是,这个有趣的故事便在涑河两岸流传了下来。
(图片/蓑笠翁)
(故事搜集整理/蓑笠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