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42期 总第 042期)
本期诗人:吕森 上书房行走也 丁卫华
本期编辑:苏东山 校对:黄冬松

作者简介:
吕森(安徽),诗人,诗评人,《奉天诗刊》《中华诗魂》《华语诗典藏》《名家名人典藏》期刊及微刊编委,曾任《国际诗语》微刊编辑。诗作散见《诗歌月刊》《绿风》《诗潮》《中国文艺家》《参花》《鸭绿江》《青年文学家》《作家报》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及网络平台。
菊(外一首)
走过夏天,经过太多风雨
擦干所有的泪
把过往丰富成生命的内涵
参透生死,把痛一层一层剥离
秋如夕阳,时光越来越珍贵
活着,哪能一直背着伤悲
展开原野般豁达之胸
你用尽生命之力
孕育成尘世里的一只彩钻
绽放成大地的一朵微笑
你化身为茶
只为我们能再次相见
让我再次捧起你
永远是一朵花幸福的模样
落叶遐想
念完了最后一卷经
我在秋风里启程
突然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幸福
秋天把整个旷野都让给了我
把纯净湛蓝的天空都让给了我
我成了自由飞舞的彩蝶
投入新的怀抱,把梦寄存于树
撒播于泥土、祖国的河山
如果你来迟了,没能与我道别
没关系,在镜头里
在千千万万诗人艺术家的作品里
甚或在你的想象、回忆里
在年年春来的枝头
我们还会再见

作者简介:
上书房行走也,原名章旭。栖居安徽安庆,有作品数百篇散见《语文报》《中国文艺家》《中国新闻日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池州日报》《黄山日报》《山东诗人》《天涯诗刊》《安徽诗人》等报刊、文集及相关平台,偶获小奖。
寻隐者不遇
“自古仕人多落寞
唯有隐者芳其名”
在前世,在一千二百年前
我的名号更靠近唐朝的寺庙
我的心性更靠近山间幽兰,依靠白云
松涛、溪水、虚怀的芬芳生活
飞鸟相与,即使有落单的那一只
也没有靠近我的词根
缭绕在山尖的云雾
是尘缘,早晚盘旋在心头
而药草藏匿于石缝,如深深浅浅的念想
在日子深处练就隐身术
我需要用心才能发掘草木予人间的真爱
“找不到爱你的人,你就爱自己”
“找不到自己,你就渡众生”
松下问童子
老僧入定。风声盗走他的汉语
肌肤皲裂成百口,莫辨光阴的真相
蚁军深入其中,拿触角 小心打探事物的底细
唯松鼠一溜烟就找到故乡
它思乡的高度接近松子
低处的草木,荣枯接近真理
那个进山的人,他的疑惑接近云里雾里
只有小童子,眼神明澈,接近松针挑起的露珠

作者简介:
丁卫华,安徽无为人,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诗作散见《鸭绿江》《延河》《延河诗歌特刊》《绿风》《奔流》《诗潮》《大河》《浙江诗人》《上海诗人》《民族文汇》《作家天地》《岁月》《椰城》《湛江文学》《青年文学家》等。偶有获奖并入选多个集子,出版诗集《匆匆那年》和《隐喻》(合集)。
南苏寺
在沸腾水域的正南
一座古刹的雄伟淹没在尘世
香火很浓
浓得醉卧在江南烟雨中的信徒
不忍归去
残垣断壁是昨日齐梁的繁荣
醉生梦死的不仅是木鱼
钟的厚重
也悠扬几多春秋
南苏寺的瓦
油台孤枯
蜡烛是凡尘最后的那枚星辰
所有的虔诚和雕塑
被往事淹没
一片瓦被零落
水面荡漾的倩影里
那个没被历练
印痕里的禅
谁没有隐藏着几个春秋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已修改 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