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致初心 做放心好面粉
--记巴州谷川粮油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永祥
作者:冯忠文
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西北部的和静县,是一个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的地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很早以前就成了巴州、乃至新疆的粮仓。巴州谷川粮油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崛起在这片热土上的龙头粮食加工企业,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业路上,该公司始终坚持履行“以匠心致初心”的从业之道,“狠抓产品质量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为原动力,“做放心好面粉”取信于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良心企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筑梦人正是敬业创新、与时俱进的公司总经理马永祥。

一
马永祥,1982年3月18日出生于和静县乃门莫敦乡,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家。他看上去精明、干练、果断,长得不胖不瘦,身材匀称,中等个头,很敦实,留着小平头,鼻子高挺,棱廓分明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多年来,面对拥有的非凡成就和炫目荣光,马永祥平和的语气之中充满感恩:“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与农村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办好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业生产做点贡献,是我应尽的本份。”他的脸上绽放着企业家的从容与大度,让人无不感受到诚信、稳重和务实。
说起来,马永祥似乎和面粉加工销售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这其中的故事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4月,迫于家庭人口多、地少,生活压力大等困难原因,为给家庭做些生活补给,马永祥的父亲抱着试一试、闯一闯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不顾家人反对,在和静县城一繁华地段租了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开起了和静县第一家榨油坊——老马榨油坊。他起早贪黑,勤勤恳恳,苦心经营着榨油坊,为了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都要坚持。数年的坚守忍耐,这个小小的榨油坊不但为老马家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还渐渐有了积蓄。谈到这段创业史,马永祥说:“言传身教是最简朴的语言,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我,教给了我做人做事,父亲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我的成长。”
小本生意做在灵活,赢在精明。对于商家来说,客户的需求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许多客户对老马说:“你这里如果有面粉,我们就可以不往远处跑了。”老马恰恰懂得客户的每一句简单话里所蕴含的商机。1998年4月,老马又租了一间门面房,扩大了经营,增加了面粉销售,取名“腾达粮油店”,寓意“飞黄腾达”。哥哥马永华和父亲一起经营着店铺,父子俩凭借薄利多销,而不是少销厚利的经商之道,生意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大,甚至邻近村里和附近团场连队的人都会到这买粮油,二人忙得不可开交。当时,上初中的马永祥每天放学回来,第一间事就是去店里,摸摸这,动动那,规整一下零乱的物品,帮助忙碌的父亲算账收款,心甘情愿当起了父亲的“助手”“伙计”。父亲高兴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我娃行,我娃行,毕业了可以帮助达达经营生意喽(“达达”,即爸爸)。”
殊不知,父亲无意中的一句话,却决定了马永祥的一生。

二
2002年,在内地上大专的马永祥毕业后放弃了有可能在外地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一起和哥哥、弟弟承包了一家面粉厂。头脑灵活的马永祥一边苦心经营面粉厂,一边谋划着未来。他从电视里看到许多年轻人怀揣梦想,闯荡社会,或离开家乡踏上艰辛创业的历程,或怀着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梦想,守着“金窝窝”创业。面对创业初期的艰难,马永祥的思想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去?是留?最终,他选择了后者,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融入这块热土,成为建设这个地方的一分子,这里有自已的立足之地,必将会有属于自已的事业!他这样想。功夫不负苦心人,马永祥兄弟三人承包的面粉厂,仅仅数月就净挣了近十万元。这让马永祥有了更加大胆的决定:扩大生产,自己投资建面粉厂!
2003年,积累了一定经营经验的马永祥征得家人同意,拿出30余万元的积蓄,组建起了一个日产32吨小麦的小型面粉加工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靠着积极向上不认输的闯劲儿,用心打造团队,潜心钻研技术,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后,又相继投资60余万元,对厂房、设备再一次进行了升级改造,达到了日产小麦60吨。
市场打开了,原来的生产能力跟不上需要了,随着人们需求档次的提高,产品质量也需要不断提升,马永祥抓住时机利用自己的积累将面粉厂一点点滚大。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头脑敏锐、目光独到,会思考,会总结,会权衡利弊、扬长避短,能先人一步捕足到市场信息和商机而捷足先登。对于马永祥而言,眼前初具规模却也带给他不菲收入的企业,并不是他理想中应该有的企业。他自己已有更高远的“鸿鹄之志”,那就是做更大的面粉加工企业。直到有一天,马永祥了解到新疆北疆有很多地方的粮食加工企业都是新厂,而且规模大、设备先进。面对还处于“原地踏步”的窘态,企业加工的产品因设备相对落后,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等因素,而达不到市场要求,马永祥夜不能寐,思考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市场如战场,设备不更新,技术不改造,永远不会有竞争优势,只能被市场淘汰。面对企业面临的种种危机,马永祥认为,作为一个创业者,不遇到困难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2009年,他又一次不惜投入资金,对厂房、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引进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产品达到了市场竞争要求。
转眼到了2012年,随着市场发展需求,在商海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马永祥又一次对厂房、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他们一方面引进更好的机器以保证面粉质量,另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创业艰难百战多。工厂开工了,又出现了面粉卖不出去,或本地粮食原料收不上来或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马永祥他们吃住在厂里,一方面研究市场,一方面钻研技术,最终采用“配麦”的方式打开了市场大门。所谓“配麦”,就是南北疆不同小麦科学、合理搭配,叫“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样生产出来的面粉色泽好、口感佳、有劲度、柔韧性强,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果然,产品一上市,订单就源源不断,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他们靠着质优价廉的面粉、优良周到的服务、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在此后几年里,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
企业一定是一个用心做的事业。从2003年到2012年,马永祥的面粉厂前后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虽然每次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是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带动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使得企业一直不断地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使企业实现了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发展的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发展态势,就像磨辊,滚滚向前,彰显出市场竞争的活力……

三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2012年11月16日,马永祥的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他注册成立了巴州谷川粮油制品有限公司。
新成立的公司位于和静县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5亩,目前已建成面粉加工厂房六层3000平米,两层办公楼1000平米,库房1000平米,厂区采用通透式铸造铁花栅栏,购置引进了张家口公司磨粉机,磨辊300mm和布勒高方平筛等国际与国内先进、高效、低能耗的制粉设备及附属设施,采用PLC可编制的自动化控制生产线,节能、降耗、环保、高效,达到了年加工小麦100000吨的规模。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场,开发生产高档馒头粉、切面粉、挂面粉、拉面粉、高档饺子粉、高档民用粉及各种特制粉等多种专用面粉,副产品开发生产富硒小麦胚芽和高档膳食纤维麸皮等。产品畅销甘肃、陕西、内蒙、山西、西藏、东北三省等地。厂区绿化采用多层次立体方式,绿化率15%以上,厂区供暖采用电锅炉设施,保证了厂区干净、整洁、环保。“我们是面粉生产企业,办公场所够用就行,不需要多么豪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涉及到收购、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金,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马永祥经常这样说。在厂里负责设备维修与技术的刘军操着浓浓的甘肃武威口音感慨地说:“别看马总平时抠门,但只要说到用于技术方面的投资,大方得很。”
将日加工小麦15吨的家庭作坊式小厂,发展到现在日加工数十万吨的面粉生产企业;从“小打小闹”起家的面粉行业小老板、小厂长,到拥有国内先进生产线面粉企业的“掌门人”,二十多年来的坚守、拼搏,实现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到今天规模化的龙头企业的蜕变,不论是产品数量、质量、规模、效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能不说,马永祥不断创造了巴州面粉生产行业的传奇。
“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是马永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作为企业决策者决胜市场的密码。把一个财力紧张、技术缺乏、设备落后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产品生产及销售于一体,年产值数百万元的企业,马永祥的创业之路走得虽步履维艰,但最终马到成功。产品变了、客户变了、时代变了,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他踏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人生信条。企业运营几十年来,每年保持稳定的盈利,通过积累一点点扩大生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从经营之道中积累经验,以创新的路子获得市场的竞争力。
走进巴州谷川粮油制品有限公司,干净的园区、统一工作服的工人、全自动生产的设备,构成了一幅明快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劳动景象。所有车间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利用电脑控制。新上的包装自动打包设备,打包速度更快、更稳定产品,打包后可以直接到运输车上,省略了装卸环节,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工干预,确保产品安全……精心而又严格的管理流程,辅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100%合格。走进公司,尤其能立即感受到一种团结和谐和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马永祥经常教育员工要有爱心,有责任感,要以企业为荣。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得益于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他说,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知出门打工不容易。因而他总是把工人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与他们平等相处,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最大的可能为员工提高福利和工资。每天中午,公司职工餐厅都会为20多名员工准备可口的免费午餐,什么抓饭、拉条子、包子、米饭……每天都会变着花样准备可口的饭菜。“人是铁饭是钢,吃好了才有劲干活。”马永祥说。致富不忘家乡,是马永祥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数年来,他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愁,积极投身扶贫济因等公益活动,自2016年起,每年都为社会儿童福利院、红十字会和家乡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公司第一时间与社区一道,走访慰问贫困户、最美逆行者……为共同抗击疫情,用辛劳和汗水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公司先后为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捐助善款物品达百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无论是“人道” 或“商道”,马永祥都是可评可点的。
销售经理孙晓禹说:“我从1998年起,在二十二团开了一家粮油店,从卖老马家的面粉,到后来又卖谷川面粉,现在我又受聘到公司。长期的合作,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谷川公司就是做放心面粉,用户说好才是好。”
2016年12月,巴州谷川粮油制品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州“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贸易县《民族贸易企业》;2020年7月公司生产的“腾达缘”“东归雪”牌面粉列为新疆巴州富硒产业协会指定专用面粉;2020年12月公司被列为掌上粮油新媒体推广平台“金牌合作企业”;2021年4月公司被评为“自治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马永祥赢了,他的赢,在于他敢“弄潮”,他是时代的弄潮儿。
马永祥在这一片热土上,孕育着新的希望……

[作者简介] 冯忠文(笔名:逢时;中文;笨笨),男,汉族,作家、诗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系中国当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新华社》《时代报告》《诗词世界》《文学月报》《诗中国》《诗意人生》《人民诗界》《齐鲁文学》《中国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