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抗日根据地东大门何官镇石家庄
作者/刘炳义
1939年10月,中共清河特委苇子河会议后,清河特委将益寿县撤销,在现高柳镇赵家营村组建了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益北抗日根据地始称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理论上的四边抗日根据地很大,南起胶济铁路,北至小清河,东起寿光五区,西达淄河两岸。实际上,我党控制范围很小,1942年2月日伪千人大扫荡后,四边抗日根据地更是缩小到了,东起石家庄,西至上下庄,南起赵家营,北到吴家庄,南北不足10里,东西不到20里,被日伪戏称为一枪打得透的根据地,中共四边县委只能活动在阳河村一带,阳河村东的石家庄,实际上成为拱卫四边根据地的东大门,至到现在石家庄还流传的鬼子汉奸不敢过甘河西,(现名龙泉河)八路不敢到石家庄东的传说。
为了确保根据地首府阳河村的安全,四边县各救会干事张士欣,经常来村里发动群众堵街截巷,大挖抗日沟,寿五区队常年在石家庄放一个9人的班哨。为震慑顽军张景月部对四边根据地的觊觎,确保根据地东部安全,三支队拳头连队钢八连,也时常在石家庄,大孙,张高一带村庄活动。
1940年胶东通往鲁中的滨海交通线被日伪遮断,从大泽山经昌邑北部沿海到寿光榆树园子的秘密交通线勃海走廊,成为胶东联系鲁中的唯一通道。
中共清河党委为了适应抗日斗争新形势,掩护这条通过四边区的秘密交通线,1941年2月,分别于寿五区的石家庄,辛旺村成立了南寿五区区委和北寿五区区委,南寿五区受四边县领导,北寿五区受寿光县领导。承担掩护人员物资通过日伪封锁线沧潍公路的任务。被护送的人员物资从石家庄东杨家坟,进入抗日沟直达根据地腹地,然后伺机过胶济铁路进入鲁中。
1942年7月1日,日寇拚凑了益寿临广博行五县的日伪军5000余人围攻四边抗日根据地首府阳河,形成了40公里的包围圈,6月30日晚11点左右,从寿光方向来的日本鬼子在到达石家庄东杨家坟时,被寿五区队设在杨家坟的暗哨发现,立即飞报县委,几乎同时县委也接到内线情报,敌人这次是四面铁壁合围,为掩护四边县委突围,公安局长陈太恒,寿五区指导员张士欣率公安局和寿五区队60余人首先在阳河村西打响,待村西打响后,县委书记李荆和,县长赵治安的带领县委驻阳河人员利用豆地,高粱地做掩护,向村东石家村方向突围,中午时分涉过甘河,进入石家村西一片高粱地,神不知鬼不觉的跳出了鬼子的包围圈,并于当夜在这片高梁地中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县委书记李荆和,县长赵治安率县独立营一个排坚持四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其余撤到清水泊根据地,已暴露的县区乡村干部全部撤至小清河以北抗日根据地,会议结束后,县委各成员立即分头执行,10天内撤走县区乡村干部300多人,为1944年四边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准备了干部。
日本鬼子七一大扫荡后,四边抗日根据地陷入血雨腥风中,抬头见炮楼,遍地闻哭声,英雄的石家人民沒有被日寇的淫威所吓倒,我们的党还在中共南寿五区区委还在,他们隐蔽在石家庄刘金钥家里,继续领导抗敌斗争,无论环境多个险恶,这条从东向西通过石家村到阳河的红色秘密交通线从没有中断。石家村民曾将发现这条秘密交通线的日伪特务活埋在石家村西。用铁血手段保证了这条秘密交通线石家段的安全。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朴实勤劳的石家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掩护了党的领导机关,掩护了红色秘密交通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英雄的石家庄,没有像其它抗日名村一样标柄史册,但是当年先辈传下来的爱党爱国红色基因,已深深地渗透在石家村民的血液里。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