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我的老伙计
——赵南方印象
文/刘玉伟
近日,我在小区门口又一次见到赵南方。他住在离我们小区不远的太华北路上的百花村社区。他原来也住在铁路小区的西区,后来把房子让儿子一家人住了,老两口就搬到了百花村社区。我每一次见到老伙计们就觉得很亲切,就诚挚地邀请他去家里坐坐。他却摇一摇头说:“谢谢,不麻烦你了,我在这儿要等一个人。” 马路边放着的还是他那辆去哪里都要骑着的自行车。
我和他告辞后,就朝家里走着,却又忍不住地回头看了一眼我这个老伙计。心里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去年秋天,他听别人说凤城二路有一家超市的负一楼有卖金鱼的,他喜欢养金鱼,就稀里糊涂地走到那里,也没有向其他人问清楚那里有没有卖金鱼的,坐着电梯就到了负一楼。他走出电梯后就傻眼了,负一楼别说没有卖金鱼的,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他返回想要再按电梯时,发现电梯外面的按键早就坏了。
赵南方就想再等等,看看有没有其他人乘坐电梯下来。但他等了好久也没见有啥动静。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栋楼上除了有几家培训机构外,并没有多少人居住。而且他乘坐的这部电梯很少有人上下,他又在负一楼,拍电梯,大声地喊叫,上面的人根本就听不到。他赶紧打电话给我,因为我住的地方离那里最近。当我赶到那栋楼下时,只看到了我熟悉的,他经常骑的那辆自行车孤零零的靠在楼房外面的墙上。
我急忙从一楼下到负一楼,当电梯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脸上的慌张和内心焦急的神情。事后,我是越想越感到后怕。如果他那天没有带手机,或者是手机没电了,如果……我不敢再往下想。他如果真的是求救无门,他又能够在负一楼坚持几天?他的事也提醒我们老年人,去哪里都要问祥细了再去,最好叫上一个同伴,出门相互陪伴,有啥事时也好有人帮忙。
赵南方是我的老伙计,1970年8月,我们一起从陕西省旬邑县招工来到西安铁路局三原工务段(现在的阎良工务段)。我们同时被分到了宜古村(现在的铜川南站)线路领工区。我在道岔工区,他在王家河工区。他1951年2月出生在西安,也和我一样都是老家在河南,从小在西安长大,又在西安上完小学和初中的知识青年。
赵南方有一米七五的个头,脸上时常流露出自信的微笑。他也是一个英俊结实的小伙子,他也很能干,从养路工到班长、工长、领工区的领工员和党支部书记,从工务段多经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再到阎良工务段的工会副主席。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劳肯干,吃苦奉献地为铁路运输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赵南方是一个爱钻研业务的人,尽管养路工工作比较累,但他在晚上总要抽空学习工务规则和技规,他几乎能背下工务规则里有关线路方面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他不但会背,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场的工作中去。1979年西安铁路局在安康举行的工务职工业务技术大比武时,他和其他两名同事代表三原工段参加业务比赛中,他个人取得了综合成绩全局第一名的好成绩!
赵南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他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他在铜川线路工区当工长时,每天早上总是提前半小时走进办公室,将室内的桌椅板凳都擦得干干净净,室内外卫生打扫的是一尘不染,然后又烧好开水,等待着工友们前来上班点名。有一天早上点名时,有一个职工端着饭碗就进了办公室。他狠狠地把这个人批评了一顿,他说:“你这样做合适吗?大家都端着饭碗进办公室,这里不就成了公共食堂了。”那个职工也觉得自己错了,但又觉工长没给他面子,因为两人都是从旬邑招工来的。那人当场就生气地把碗摔在了地上。
赵南方知道那个伙计心里有气,他就幽默地说:“好啊!你这也是和迟到来了个彻底决裂,你好有志气,值得大家为你称赞!”那个伙计一下子就笑了,从那以后这个职工就改掉了爱迟到的老毛病。
赵南方不论当工人还是当工长,就是他后来又当了铜川南站线路领工区的领工员(也就是工厂里的车间主任),他自始至终对工作都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那时每个工区都有几名巡道工,有道口的工区还有道口工。这些单独作业的职工,对铁路运输安全尤为重要。晚上不定时间地对他们进行夜查,也是领工区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王石凹工区是领工区管内最远的一个工区,他下午六点多乘通往王石凹煤矿的闷盖车上去,晚上8点巡道工交班后,就尾随在巡道工的后面,看他们在值班中对已知的伤损夹扳,钢轨是否进行检查?是否按巡回图进行巡回?是否在两个工区的结合处进行换牌作业。
赵南方有一天晚上,又悄悄地跟在王石凹工区一名老巡道工的后面。他知道这名老职工一贯对工作认真负责,基本上都能按要求作业。晚上快零点时,老巡道工走到王石凹工区和柏庙沟工区的交牌处时,整整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柏庙沟工区的巡道工过来。按照规定不能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影响下一班的巡道时间。当老巡道工正要往回返时,柏庙沟工区的巡道工就快速地奔了过来。
赵南方知道那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他虽然说一直在暗处,但他已经 看到了柏庙沟工区的巡道工是骑自行车过来的,这可是严重的违章违纪行为啊!这人是一名新工,一见到他就说:“赵领工我知道错了,我在工区睡着了,怕影响对方换牌,就骑车过来了。赵领工,我保证今后再也不犯这种错误了。”小伙子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赵南方见此情况,就没有再严厉的去批评这个小伙子,而是当面把那个老职工表扬了一番,要求小伙子要好好向老职工学习。他还陪着这个小伙子一起朝回走,他边走边巡道边给小伙子讲巡道在铁路运输上的重要性。小伙子后来成了工区的业务骨干,还是安全生产上的先进个人。他那一天晚上从王石凹走到柏庙沟,又走到铜川,步行了十多公里,还经过了两个隧道,回到铜川南站的领工区时天已经发亮了。
赵南方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后来在段多经公司任党支部书记时,还是经常会出现在各个工地的现场。他说:“党政不分家,我就是养路工出身,保留初心,坚持下去,活成连自己也羡慕的样子!”1998年7月咸阳北站改扩建工地上,有他指挥职工更换道岔的身影;1999年8月在富平庄里铁路立交桥施工工地上,也有他忙碌的身影;2007年在延安火车站的铁轨上,还有他手提轨道尺在检查的身影。他几十年心系铁路,他几十年都在为铁路运输流汗出力。
赵南方在担任阎良工务段工会副主席后,更是把职工群众的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职工群众解决各种问题,真正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他就是在退休以后,依然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过去帮忙。
2020年年初,铁路局又给每一个退休职工发了一张春节的购物卡。但是领卡要去阎良,对我们这些家在西安,又都是六七十岁的退休职工来说,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赵南方有一天去阎良办事时,就顺便来到段退管办把能领的购物卡都领了回来,三四十个人的购物卡他除了要一个个去签名代领外,回到西安后还要挨个打电话让他们去他家里取卡。他知道有些年龄太大,或者是身体不太好,行走不方便的老退休职工,还会主动把购物卡送到他们家里去。但是,又有谁能知道,他也是一个快七十岁的人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写得一篇随笔《我的入党经历》,在未央区作协的内部刊物《文心》杂志上发表后,又被区和西安市总工会推荐到陕西省总工会,在未央区报送的23篇作品中,只有我的这一篇作品入选到网络投票的50件征文类之中。在为我投票的那几天里,他除了每一天都积极地为我投票外,还在我们的退休职工群里,写出激励的文字来支持和鼓励我。
赵南方在微信群里写着:“刘玉伟几十年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于收获满满。为你不忘初心,不停耕耘,不断传递正能量而骄傲,为我们一起下乡的老伙计而自豪!你是咱们宜古村线路领工区128人中的佼佼者,更是一起从旬邑奔向铁路建设50多名知青中的翘楚,更是三原工务段一千多人中出类拔萃之人。我为你长期的坚持而点赞,为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高兴,为你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加油!”
我那天看到这段话后,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我没有他说得那么好,写作也仅仅是爱好而已。但他的那些话又像一支强针剂,既让我感动,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赵南方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孙子孙女也都是他和老伴带大的。如今,他们幸福的一大家人,日子过得也是红红火火,和和睦睦。他也积极参加合唱团的活动,还经常在全民K歌平台上一展歌喉,也赢来不少好评和点赞。他说的真好:“你喜欢写作,我喜欢唱歌,我们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我们晚年的生活更加的精彩!”
回忆往事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感恩。有时候,我的思绪经常会飞得很远……回头看看这几十年里,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他真的是我最好的老伙计!我从他的身上也深深地感到,每一个人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就一定能活出连自己都羡慕的样子!唯愿我的老同事,老朋友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祝福我的老伙计们生活越来越好!

刘玉伟,2021年9月14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