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姿勃发的王立力
《王立力政委生平简介》
王立力,男,中共党员,祖籍安徽,大学文化,出身于革命军人家庭。
1968年底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知青;1972年底弃农从军,成为一名军人。先后在云南省军区边防九团、前哨排、团司令部、团政治处、保山边防军分区、老山前线守备一师、文山边防军分区、蒙自边防军分区等部队任职,参加老山地区边境防御作战,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1997年底从部队正团职转业,成为河南省洛阳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摄影属于个人爱好,由于爱之太深,不能自拔,所以,从七十年代初接触摄影并开始拍摄至今,一直关注周边的人和他们日常生活状态,关注他们与社会、与生存环境、与历史文化复杂而有趣的关系。
1989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0年成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出版《云之南·河之南》、《云南戍边军人影像志》、《走近洛阳(上、中、下)》等专著。摄影作品获得过:全军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原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 “人类贡献奖”年赛一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第三届河南省摄影艺术金像奖;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第21、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实类”优秀作品奖;全国纪实摄影大奖;大理国际摄影节优秀出版物奖;德国徕卡公司优秀中国摄影师奖等。部分摄影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
王立力战友于2021年9月12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9岁。
一一战友李友诚
《怀念战友王立力》
战友:梁蜀生
作为同龄人,又是老边防老战友,王立力的早逝令人惋惜和悲伤。昨日一夜总难入睡,老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想起那久远的,似乎又像是昨天才见到的他的音容笑貌。
△ 70年代的王立力
立力战友大我一岁,当兵也比我早两年,同在边防服役,他在腾冲我在盈江。也许是有过共同的经历吧,一条绵延不息的大盈江成了我们相识的纽带,一场历时十年的战争成了我们相知的缘份。他的早逝令很多熟悉他的战友有一种揪心的痛,是他谦逊的人品令人敬佩,是他出众的才华令人赞叹,是他敬业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事军事新闻摄影的王立力在边防
在跟随他一生的镜头中,留下了七彩云南的美景,留下了千里边关的雄姿,留下了战火纷飞的场景,留下了民族之花的倩影,留下了市井生活的百态,更留下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选择。

△作者与王立力等战友
立力战友这一生虽然短暂但很精彩,就像出自他手中的千万幅作品,执着、守正、飘逸、浪漫、潇洒,占尽了时光的行云和时代的风釆。在民族和军旅的影坛中,立力战友的形象是光辉的,独居一席名符其实。
△在老山战区的王立力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尽管我们感叹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但活着的人们总是要生存下去的。故此,但愿立力战友的英魂永驻九霄彩舞长空,也祝愿活着的人们善待自己过好每一天!

[编后]1982年3月,我作为驻保山95团的新闻摄影报道员与时任保山军分区宣传科干事王立力相识于保山地区科普美术摄影协会成立大会。之后一直保持联系。1997年他在成都军区守备一师任科长时,我去文山战区采访,与他喝了一次酒。此后他转业到河南任过副县长,工作之余他拍摄了大量地方题材的作品。他的作品展出和出版都给我发来信息,出版的《 云南戍边军人影像志 》通过军区李友诚老师转给我,我一口气看完之后给立力老师电话祝贺。
这部影像志是军旅摄影家王立力留给大家的宝贵遗作了!
艾宗升泣送立力老兄一路走好,三叩首!
打开群看到艾主席对王立力政委的介绍 看到大家都高度评价王立力政委 怀念王立力政委 我心情也很不平静 我虽是二炮的 但老领导老革命老哥们的好战友就是我的好战友 在那个年代 从一名 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 那都是人品 敬业 能力 实绩 奉献的结晶 王政委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部队领导干部 而且还是在部队这座大熔炉中摔打出来的摄影艺术家 有着丰硕的摄影成果 我从内心敬佩王政委 向王政委学习 向王政委致敬 愿王政委一路走好 军礼[强][玫瑰][流泪]
国际摄影协会云南分会副主席张录学(火箭军某旅原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