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客评论○ 之三

别客主张:只推送有人间体温和干干净净的诗歌,拒绝一切假大空和无病呻吟的文字!

重磅 | 李自国诗歌写实的灵魂高洁
○别客视界评论员 逸西
与李自国是同乡。他是我们富顺“才子之乡”为数不多的知名才子之一。而我,不是。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李自国的诗歌,都曾有声有色、有盐有味地影响过我们富顺的众多“才子”和中国诗坛。
宁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发行的《号外:新写实诗歌九人集》中,收录了李自国16首写实作品,客观地说,我更喜欢他写家乡自贡、渗透他生命和灵魂的盐诗。
在这里,我重点说说这16首诗中的《悠悠盐场》,全诗共三节71行,我把每节割裂分开,发现每一节都是一首独立的诗,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整体。其诗意在大开大合中流淌。每一节蕴藏着一边“陈情”一边“送达”,且在“叠叙”与“承转”中,完成了诗歌的最佳表达。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一首写实中抒情意味较浓的诗!它有穿越时空的厚重感,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一种川南特有的地域气质,孕育了李自国诗歌的人文物象,且磅礴而出,恒久不变地萦绕在心空!
自贡井盐,誉满天下。盐工,一代又一代,在一条奔命的盐路上挣扎,摸爬滚打!而“我”的抵达,看见“你匍匐的路上/坠满了西边的晚霞”,李自国以盐都人民儿子的名义,不忘初心,与盐对话,开篇简笔勾勒出一幅盐场劳作、宏大又诗意饱满的图象,令人过目难忘。
随后,他又写道:“盐,是岩石的脱颖者/深入浅出,端庄而健康/就像这盆地里长大的孩子/具有锰、铁、铜、乌金/同等的蕴藏量”。
李自国把盐拟人化,古朴而新鲜。他写的盐诗,呈颗粒状,晶莹透亮!
我还发现:《悠悠盐场》整首诗,节奏感很强,内涵丰富,自始至终,都席卷着一股“李氏”诗歌意象气浪,把人卷入其中,一浪一浪,跟随他铺陈的诗意,波动和荡漾。
诗歌,讲究一种道场。在这首诗中,李自国把盐的灵魂,对盐的深爱与思考,融入了更为辽阔和深邃的诗歌道场:“在天车摇晃的日子里/一道黑卤在焦渴的目光下/跃出地壳,汩汩炸响”,唯有去过自贡市大安区燊海井,亲眼见证过天车提取黑卤的人,方能明了诗人对盐工在盐场过往的观察与出神入化的诗写。
第二节,诗人写了对自贡盐场的一种记忆想象:“如果母亲在西场生下我/世界将改变我梦境中的模样/缘于生活,我本是感恩的仆人/当凄寂的长夜挤压成黑暗/那架牛车推盐的情状,气喘吁吁/仍在缠紧每一天的绳索/孤魂灯掌在墙缝中间/去平锅里添水的人/……冽冽寒风为他们唱起了祷歌”。这种灵动“陈情”与“叠叙”交叉的细节,让人立体感知,全方位触摸到了盐工的生活、工作与生存状况,现场感与画面感极强,力透纸背!
据我所知,李自国在未成名之前,曾经多次深入家乡的盐场采风。听盐工们讲盐的故事与传奇,与天车对话,与井绳对视,与盐工们同吃同住,他把自己放牧盐场,发现和捕获盐的灵魂,盐的高洁与芬芳。写作了大量礼赞盐的灵魂诗作,并结集出版,曾引起中国诗坛广泛关注。一度时期,坊间赠予他一个“盐巴诗人”的美称!
第三节,诗人写盐的家族,盐花的渗透。在盐的晶莹剔透与明亮中升华,彰显和浓缩了一粒粒直观的盐,饱含命运之苦的盐,在我们的生命里,在我们的血液里,不可或缺的咸淡,给人以力量。同时,也丰腴了我们质感、丝滑的生活。
“这是一枚硬币中的盐场/我握住它们的光/如同谷穗齿轮深远峻洁的守望”“一个个冻烂的脚趾/全都迸发出异样的声响/倒下去的仍喘着粗气挣扎哀嚎/这么多来自天堂的意象/分不清是雪,抑或地狱里的盐花”。
盐的诞生,要经历怎样的砺炼,才能如雪一般,呈现我们眼前?这恐怕,也只有盐自己知道了。
“你敲打着每个烧盐工头顶/都将把竭尽苦难的咸淡饱尝/盐河带来的神奇月亮/使孩子们学会用卤水表达眼泪/用盐花将灵魂的颗粒珍藏/一个血液里流淌着盐的歌王哟/山岩震响了,撼天动地的轰隆声/逐浪而来的嘿唷声,拌和着卷扬机声”。
这排山倒海的诗情,井喷一样,一浪一浪,漫过悠悠盐场,弥漫人心。我仿佛嗅到了蕴藏地壳亿万年之久,盐的灵魂幽香。当然,这更是诗人李自国诗歌写实,呈现给读者的灵魂高洁,像波浪,不断扩向人间,散发着有温度的气场!

2018年3月,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自流井采风。左起:诗人李自国、李加健、祁人

左起:广东诗人倮倮和四川诗人李自国、逸西在活动中参观自贡燊海井车间现场制盐。

附:
《悠悠盐场》
李自国 /文
1
我们如此珍爱过的
每一条场,自你匍匐的路上
坠满了西边的晚霞
盐,是岩石的脱颖者
深入浅出,端庄而健康
就像这盆地里长大的孩子
具有锰、铁、铜、乌金
同等的蕴藏量
那样豪情而又河水汤汤的原野啊
在天车摇晃的日子里
一道黑卤在焦渴的目光下
跃出地壳,汩汩炸响
千百年了,破旧行囊
扔下的又重新打点
而群山被季节一个个照耀
不顾一切阻挡——
你说过,很多人在我之前
怀揣心愿,抵达被遗忘的岸边
就在为 《煮海歌》噙泪吟唱
即便是最现实的一天
我们已回到时间的隧道中
将久远的岁月默默端详
2
我现在已经注意到了
平添一点记忆想象,那会儿
如果母亲在西场生下我
世界将改变我梦境中的模样
缘于生活,我本是感恩的仆人
当凄寂的长夜挤压成黑暗
那架牛车推盐的情状,气喘吁吁
仍在缠紧每一天的绳索
孤魂灯掌在墙缝中间
去平锅里添水的人
爬上天车闪现于鸟骨的人
将灵与肉带往四面八方的人
冽冽寒风为他们唱起了祷歌
终于有那么一天
盐庄里冒出的一缕又一缕生命绝响
将悲怆的天空擦得雪亮
是时候了,黎明醒来
我正瘫软在父亲们用过的草席上
大盐呀大盐!你使我们坚强地忍受着
并以你同夜晚融化的身躯
跟随世纪的叶片一起荡漾

3
这是一枚硬币中的盐场
我握住它们的光
如同谷穗齿轮深远峻洁的守望
贵如盐的年代,人
不能没有生存的需要
寄寓
从祖先围猎野牦牛的早晨开始
盐啊!你像不可扑灭的铁
悄然地遗留在朝圣者的胸膛
唱尽祷歌,我深深知道
在盐场与坟场的虚无之间
路,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我要说呀,依靠天车轮回生命的人
你送给我的这个不眠之夜
灼红的眼珠,皴裂的嘴唇
一个个冻烂的脚趾
全都迸发出异样的声响
倒下去的仍喘着粗气挣扎哀嚎
这么多来自天堂的意象
分不清是雪,抑或地狱里的盐花
你敲打着每个烧盐工头顶
都将把竭尽苦难的咸淡饱尝
盐河带来的神奇月亮
使孩子们学会用卤水表达眼泪
用盐花将灵魂的颗粒珍藏
一个血液里流淌着盐的歌王哟
山岩震响了,撼天动地的轰隆声
逐浪而来的嘿唷声,拌和着卷扬机声
正一点一点地撩开这块土地的苍凉

诗人简介:李自国,笔名西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星星》诗刊编审,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先后毕业于中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学专业等。1983年弃医从文,1988年就读于第四届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近千首。出版《第三只眼睛》《告诉世界》《场——探索诗选》《生命之盐》《西村诗话》《行走的森林》《我的世界有过你》《骑牧者的神灵》(中英文)等专著14部。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入选百余种选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生命之盐”系列诗和“森林诗”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

附:《号外:新写实诗歌九人集》
○李自国卷○
在衢州,兹被三爿石游走/73
遂昌千佛山/75
低头礼佛/77
在遂昌以远,回望我的来路/79
多依河,你沿河的风景正爆炒出锅/81
油菜花在罗平劳动,我在游泳/83
我走,但不一定是写罗平/85
油菜花在罗平人民医院就诊/87
戊戌岁末:越王楼搜狐耳/89
游仙——修仙/91
苍天之神在理塘/93
格桑花的名字叫无名氏/95
变虫记/97
爬:虫草大酒店的痴心妄想/100
稻草人/102
悠悠盐场/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