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月芳
儿子抽烟了。他爷爷不抽,他父亲偶尔应酬时抽抽,没有瘾。可是最近,儿子似乎抽的很多,我怕他会上瘾。
第一次发现儿子疑似抽烟,是大二那一年,他宿舍盖的被套上,有一个烧焦的烟窟窿。他说是室友抽的。我确实没有亲见他抽过一次烟。其实他抽与不抽,我并不介意,毕竟孩子大了,他想做足男人的劲。但抽烟有害身体,且他爷爷、他爸爸的爷爷都有支气管炎,常常会咳嗽,出于健康考虑,最好不抽,这一点我都告诉过儿子。儿子似乎对烟也真的不感兴趣。
大学四年匆匆荒度而过,学习曾经不如他的孩子考上研究生了,考上编制了,同班的孩子大都有了去向,上海、南京、苏州、无锡……,他开始慌了,考研放弃,编制未考,现在何去何从?卷起铺盖,打道回府,思索近一月余,他警醒了,决计考研。自己购买了考研书籍,开始进入备研状态。这一次,从小到大,这一次真的是他自发的要学习了。“为什么我总比别人慢一步?”是啊!“孩子,你是一个开窍迟的孩子。男孩子,什么时候开窍都不迟,只要你自己想学、只要你自己一心想干的事,都能成功!你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妈妈都支持你!”孩子开始认真系统地看书了。

看书的日子是清苦的。前面几个月儿子尚能调节好,健身、会友、打球,但进入11月,明显感觉儿子紧张起来,只偶尔去一下健身房。晚饭后,我去瑜伽馆前问他回来时要给他带点什么吃的吗?儿子总是说“给我带包烟吧”“作为母亲,我怎么可能给你带烟呢?抽烟对身体是有害的,我能害你吗?”儿子不再言语。健身回来,推开他的房门,一股浓浓的烟味,烟灰缸里已经灰灭了几支烟蒂,我知道,他自己出去买了烟。 “记不住。考不上怎么办呢?”儿子总是反复问。“没事,只要尽力了就行,考不上就拉倒。只要现在认真尽力,记不住,整理一下思路,换个方法,再记,实在记不住,就用笔写写。不要有任何压力,考不上如果想继续考,明年再看书,不工作在家里看或者先找个工作,工作之余再看书,你爸爸就是这样考的,他考了两年。俞敏洪考了四年才考上大学。不要有压力,妈妈在你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还考研呢!”“可你这种考试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啊,你反正有工作了,有工资拿了。我不能做个废物,靠你养啊。”儿子的压力原来在这里,他抽烟,不仅是因为他记不住,还因为对能否考上有担忧。
或许抽烟真的能缓解压力?特地为他买回的缓解压力与疲劳的香蕉,儿子没有兴趣吃。那一呼一吸的、升腾飘渺的烟雾,真的能集中思维、忘却烦恼、提高专注力、提升智力?很多男人在做学问、看书、写作、谈生意、签合同等各种社交活动中,都离不开烟。烟是兴奋剂?镇定剂?凝神剂?减压剂?

男人抽烟我是能接受的,可能是传统观念的影响,适当抽烟未尝不可,两指夹烟,娴熟的吞云吐雾,更增添了一种男人气。女人抽烟我不能接受,抽烟的女人,在我印象中都是不学好的三陪小姐或者老九条。母亲原本是不抽烟的。前几年,她开服装店时,两个开着奔驰来的女顾客,让她大意了,她忙着为其中的一个女顾客试穿衣服,没有注意到同来的另一个女的,结果当这两个女顾客一件也没有买,开着奔驰扬长而去后,她回头转过神,发现她抽屉里的钱不见了,三万块啊!辛辛苦苦常熟、淮阴,赶东赶西进货卖货挣来的血汗钱没有了,她当时可能怕我们批评她,不准她再做生意,没有告诉我们。可能就是那时候她开始自己独自抽闷烟了。她是个要强的人,总以为自己未老,又是老知识分子,识文断字,走南闯北都不是问题,自己还能动,不需要子女负担。的确也是的,她一闲下来,就这里疼那里疼,做生意做惯了,闲不住。虽然那年,她已63岁,她执意要做生意,我们看她身体精力尚好,便默许。过了好久,她悄悄告诉了姐姐,姐姐立即告诉了我和哥哥,这下还得了,我们都知道了,立马不许母亲继续做生意了。母亲关了服装店以后,便来常州我家。一天,我儿子神秘地告诉我,外婆躲在洗衣间抽烟。我悄悄跟过去,母亲正走出来,我说,“妈妈,你抽烟了?”母亲起先掩饰,她知道我是个老古董,最反对女人抽烟。“没有抽烟?那哪来这么大的烟味?”母亲见瞒不住了,坦白说“心情不好,想想就气,抽支烟好一点,这包抽完就不抽了。”母亲说话算话,抽完那一包她果真没有再抽。
这一次,看着儿子又买了一包烟回来,母亲说“考完研,就别抽了。”
她是理解他的。
人生各有不易,我的两个抽烟的亲人啊!我希望你们健康!我希望你们平安!我希望你们幸福!

【作者简介】
张月芳,女,高校教师,喜练瑜伽,爱好文艺。闲时读书练笔,以增修养,以文养恬。“静坐将茶试,闲适把书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