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糊涂面
大山
下午,在楼下买了一把芫荽、两棵大葱以及两元钱的面条,回到家后下了碗汤面条,一个人兀自吃起来。吃着吃着,忽然想起了奶奶做的糊涂面,感觉好像无意中竟然找到奶奶当年做糊涂面的密码。
记忆中,当年奶奶居住的院子里充满生活的气息:崭新的蓝砖灰瓦门楼,两边院墙上指甲草、玻璃翠、金针花争奇斗艳,院中间东南角有一棵根部丛生鲜嫩枝条的石榴树,旁边是几丛色泽艳丽的大泡花,院墙西南猪圈边种有一小片芫荽,旁边两米多长的土槽坑里种有一圈绿油油的大葱。为防止鸡子啄食,在葱和芫荽的上面经常覆盖着几棵干枣刺。石榴树旁,拴着一头灰毛驴。
印象中奶奶一直跟着叔叔一家生活,心里总觉着和奶奶之间有一种距离感,心里一直认为奶奶是表姐、表弟们的奶奶!尽管自家的姐姐们经常去奶奶那里找温暖,而我却只有在春节和姑姑们来给奶奶过生日时偶尔可以去奶奶的院子里转转瞅瞅。因为有一个当教师且严厉的叔叔,平时,我是不敢轻易往奶奶家里去的。
让我对奶奶家产生向往的根源,就是隔墙从奶奶家漂荡过来的那诱人的饭香。我曾多次站在自家的院子中想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当年的奶奶到底使用什么样的食材把普普通的家常便饭做的那么香!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长的时间都没能想明白。我有机会去奶奶的家里看了一次,发现当那种饭香味飘荡过来时,叔叔一家都在吃糊涂面。从那时起,吃一碗奶奶做的糊涂面便成了我心底最大的愿望和最美好的梦想。更让我禁不住诱惑的是每年的暑假期间从奶奶家的院墙下走过时,经常无数次被这熟悉的饭香味频繁袭扰。我们家人口多,我们年轻人的饭量大。吃饭时除第一碗饭要盛给父亲外,如果不是妈妈在盛饭时额外关照,弱势的我很有可能在吃饭时遭遇不利局面而引发争执。当我盛的饭不理想时,我就想,奶奶家的饭为啥就那么香呢?那年月,每家的粮食都不够吃。父母怕我们去别人家吃饭是会被人瞧不起,在我家,没有经过妈妈允许,兄弟姐妹是不允许在别人家里吃饭的。只是,我又实在经不起奶奶饭香的诱惑,多次下决心一定要尝尝奶奶做的糊涂面。

当我又一次在奶奶家吃饭时站到她老人家门口,看着奶奶和家人们在吃饭,就盯着奶奶的饭碗。奶奶问我吃了没,我说:没有!奶奶说给我盛碗饭,我说不吃。却盯着奶奶的饭碗站在门口不走。奶奶大概明白我了,于是,八十岁高龄的奶奶就从坐着的门口炕沿边上直立站起身,把她手里的小饭碗缓缓放在炕边倚墙上,再把筷子轻放碗口上,转身,迈开历史遗留给她的那双三寸金莲,晃晃悠悠地走到距离门口三米多远,靠右边墙角处的灶台跟前,微微欠身,手从灶火边的案板上碗摞上取下一只小黑碗,放在灶台上,右手掀开灶火口小铁锅上的木锅盖,左手握着锅左边耳朵使铁锅后边高前边低,微微向前侧立,用放在锅里的勺子把锅里仅剩的糊涂面条全部盛到的小黑碗里。又微微欠身从筷笼里拿了一双筷子,横放到碗口,右手端着那碗糊涂面条,一步一晃地走到离我不远的地方,把饭碗放到小煤火台上,笑着喊我说:“娃,赶紧过来,把这碗饭吃了,不吃可就没了”。 我看了看奶奶盛的那碗饭,转身跑到院墙上磊有二尺高石头的小门口处,给妈妈喊话说,“奶奶让我吃她的面条呢,我是敢吃还是不敢吃?”妈妈回话说:“你奶奶让你吃你就吃吧!”得到了妈妈的同意,我才又快速跑回到奶奶的屋里,给奶奶说:“奶奶,我妈叫我吃啦!”奶奶笑着对我说:“吃吧,赶紧吃吧!”我就用最快的速度把糊涂面条吃完,然后给奶奶打了一声招呼,就飞快地跑回自己家了。
那碗面条,是我印象中唯一吃过的奶奶亲自做的糊涂面条。现在回想起来,奶奶做的糊涂面之所以那么香,应该是在糊涂面里同时放了适量的葱花和芫荽,与母亲做的味道不同的缘故;是与我们饥饿难耐温饱难以解决有关的缘故;更是碗里盛满亲情和关爱的缘故吧?!
所以,当年,奶奶做的那碗糊涂面条的香味,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作者简介:大山,本名李虎山,河南陕县柴洼人。诗文业余爱好者。